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非高速公路取消收费趋势日益明显,多地政府纷纷提前结束原定收费期限的公路收费,甚至斥资回购高速公路,实现本地车辆免费通行。然而,这一趋势似乎正在发生变化。近期,部分地方开始恢复或新建国道收费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新闻周刊》)

非高速公路取消收费,不仅节省了公众出行成本,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自然受到欢迎和肯定。然而,也有部分国道恢复收费。比如近日某省发文,同意该省省会城市黄河大桥设置收费站,收费期限长达25年。据国家发改委专家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已有10个省份均发布过国道收费站开通收费的公告。

按照现有《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实施收费的这些国道都是合规的。比如其第三条规定“公路发展应当坚持非收费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收费公路”,这表明国道收费并不违法。上述黄河大桥设置收费站,也符合该条例第十八条规定。那么,相关省份明知道规定坚持非收费公路为主,为何仍要采取收费措施?

究其原因是,无论是正在建设的国道实施收费,还是部分国道恢复收费,主要是因为国道建设或养护都需要不少资金,而现在不少地方财政“吃紧”,没有闲钱投入国道建设和养护。而且,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燃油税收入将不断减少,那么支撑国道养护的钱就越来越少,于是通过收费来养路。

还有一个不便明说的原因是,大概是想在《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正式修订之前抢先收费,以造成存量公路收费的事实。2018年,《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后,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后只能新建高速收费公路,不再新建收费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独立桥梁、隧道,存量的收费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独立桥梁、隧道,会随着收费期届满或政府提前回购等方式,逐步有序停止收费。

也就是说,一旦该条例修订通过,新建的国道就不能收费了,而存量的国道收费还有可能拖到收费期届满,就能多收一些钱用于缓解养路压力。由此而言,部分国道恢复收费是在与这种修法“赛跑”,目前来看,前者跑赢了后者。随着该条例被列为“2024年拟制定、修订的行政法规”,国道恢复收费有望剧终。

虽然部分国道恢复收费或实施收费有法规依据,收费原因也情有可原,但仍然算的是“小账”,只看到国道建设和养护“差钱”,没有算“大账”,也就是说没有看到国道免费通行给经济带来的巨大活力。由于国道免费关乎物流成本、物流效率,对发展内循环有重要意义,所以算“小账”的结果会影响经济活力。

因此,想与《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赛跑”的相关省份,最好打消算“小账”的念头,让国道免费通行助推内循环加快循环。而已经对国道恢复收费的省份,最好早日进行提前回购变成免费。最理想的情况是,只有高速公路收费,国道全部免费。至于国道免费后养护资金从何而来,笔者认为,财政补贴是选项。

因为国道免费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就该用经济活力产生的税收来反哺国道养护。当然,车辆购置税和燃油税收入仍是养路的重要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