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据传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后建曹州之区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现在的菏泽市,就是由曹国及曹州演化而来的。产生于周朝时期曹国的民歌《下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中的一篇现实主义杰作。它被孔子收录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之中,并成为《诗经》的优秀名篇。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为我们认识中国的奴隶制社会,研究非遗项目《曹叔振铎传说》,提供了最直观的第一手资料。

下泉》产生的年代,已经比较久远,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它创作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个时间概念比较模糊,跨度较大。曹国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失国于公元前487年。上述说法,基本涵盖了曹国近六百年的历史长度,这明显是不太准确的。

还有人认为,《下泉》是在曹国灭亡之后创作的,是怀念曹国的作品。如果按这种说法,就出现了几个问题:从内容上看,《下泉》不是怀念曹国的作品。在本文的后面,我们还要论及这个问题。如果是曹国灭亡之后的作品,那就不会是“曹国”人所作,而是他国人的作品了。孔子把它收录于《诗经》中的《曹风》里,就没有根据,就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一个很大的笑话了。很显然,这个说法,不单单是个时间的问题,而且无形中也把《下泉》创作者的“国籍”也一并否认了。再者,曹国灭亡是在公元前487年,孔子去世的时间是公元前479年,前后相差仅仅8年。孔子整理《诗经》的时间,应该早于479年。如果是曹国灭亡之后的作品,孔子基本上不会见到这部作品,哪里还会收录到《诗经》里去呢?因此,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诗歌中的一些话语,为我们研究它的创作时间提供了线索。其中提及“郇伯劳之”,有很多含义,我们来分析一下:

郇,即郇国;郇伯,即郇国的国君。郇国,是周文王第十七子、武王异母兄弟的封地。据《竹书纪年》有关记载,郇国大约于公元前636年灭亡。由此推断,《下泉》的创作时间应该在郇国灭亡之前,至迟在公元前7世纪。劳,是指郇伯在战争中为周王朝立下的功劳,或者对什么人给予慰劳。从周朝建立起,不久就发生战事,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倾轧,引发社会动荡。一向忠于王室的曹国人民,“念彼周京”是情理中事。由此推断,《下泉》的创作时间比较早,可能在公元前9世纪。从其他资料看,这也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为了方便分析和研究《下泉》的内容,我们先看一下诗歌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译文

冽彼下泉, 冰凉的山泉水淌个不停,

浸彼苞稂。浸泡了狗尾草嫩嫩的叶和顶。

忾我寤叹,夜里醒来常常叹息,

念彼周京。不断地想念周朝京城。

冽彼下泉,冰凉的山泉水淌个不停,

浸彼苞萧。浸泡了蒿草嫩嫩的叶和顶。

忾我寤叹,夜里醒来常常叹息,

念彼周京。不断地想念周朝京城。

冽彼下泉,冰凉的山泉水淌个不停,

浸彼苞蓍。浸泡了蓍草嫩嫩的叶和顶。

忾我寤叹,夜里醒来常常叹息,

念彼周京。不断地想念周朝京城。

芄芄黍苗,禾苗要茁壮成长,

阴雨膏之。需要露珠和雨水的滋润才行。

四国有王,四方都有拥王的事情,

郇伯劳之。当数郇国国君的功劳最大,无尚光荣。

诗中的稂,是狗尾草;萧,泛指青蒿或者白蒿;蓍,是蓍草。这些都是荒草一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从全文看,这是一首反映战乱的诗篇,它的基本内容有三点:一是描写田野的荒芜,以此反映人民的疾苦;二是思念开国之君曹叔振铎。他拥戴周室,维护统一,发展生产,民众安居乐业。“念彼周京”,是曹叔振铎的国策,是曹国民众对周室忠诚的表达;三是歌颂曹叔振铎关爱民众。曹叔振铎去世之后,被基层民众尊奉为“有求必应,降雨保禾”的“大王爷”。这从山东省定陶区仿山曹国国君墓群里林立的庙宇和高大的神像,可以得到印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曹叔振铎传说》中,记录了民间的谚语说:“天大旱,愁死人,大王爷降雨喜煞人。”“芄芄黍苗,阴雨膏之。”正是对曹叔振铎仁君情怀的赞美,成为后人对清官良吏的一种期盼。

《下泉》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

首先,《下泉》所反映的主题是基层民众希望得到安定的愿望。诗歌《下泉》属于时政歌范围,是当时当地民众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曹国开国之君国君曹叔振铎的治国理念、政治措施以及与此有关的政治局势的认识和态度,用形象的语言编成歌谣,借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梦想。近3000年来,在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鲁西南一带,广泛流传着曹叔振铎“由人到君,由君到神”的故事。他效忠周室的治国理念,重视农桑的仁君情怀,倡俭去奢的清廉意识,有求必应的怜悯之心,为基层民众津津乐道。民歌《下泉》是这些内容的来源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曹叔振铎传说》的早期重要内容。后人对《下泉》诗的注释很多,虽然说法不完全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见乱思治,见恶思贤。这个“治”,就是曹国初期的“太平盛世”;这个“贤”,就是开国之君曹叔振铎。思治思贤,是《下泉》诗的内容主题,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曹国民众忠于周王朝,一心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美好愿望。周王朝建立初期,分封的诸侯国很多。其中,有的怀有二心,不听“中央”——也就是周室的号令,因争夺权力、土地和物质利益而引发的战争,自然不可避免,以至发生了“三监之乱”。由于长期的战乱,田野荒芜,杂草丛生,哪里还有什么庄稼?《下泉》从一个侧面,记录和反映了这种荒凉的景象。它引导人们关心时事,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劳动人民的疾苦。这体现出诗歌《下泉》的积极政治倾向,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第三,《下泉》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梦重要来源。我们从一些不同朝代的文学作品中,看到它的影响。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176年-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一说微山县)人。他的祖上都是高官。在他初离长安的时侯,在郊外看见难民抛弃孩子的惨状,感叹于盛世的难得。于是写下了著名的《七哀诗》(三首)。在第一首中,他发出了“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的哀叹,深刻反映了汉末动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强烈倾诉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哀思,真实地描绘出一幅悲惨的离乱的画面。宋朝诗人郑思肖(1241~1318),在德祐二年(1276年),他35岁时,元军南下包围了宋朝的临安府。在国家危亡之际,郑思肖写下了《德祐二年岁旦》这首诗。在诗中他发出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的叹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他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一统故国。那首历来被人们传诵的《下泉》诗中所表达出的情思与愿望,也正是有志之人所日夜盼望的。大批南宋遗民在故国沦陷后的心灵创伤和悲痛,以及渴望中原一统的满腔热望,郑思肖借千年前的一首诗,给传达了出来。

第四,《下泉》语句简短,篇幅短小,格式灵活。以事寄情,以情说理,动人心弦。它在写法上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形式,深刻揭示战乱的危害。可以说,这首诗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达到了作者的创作目的。

与诗歌《下泉》有着密切关联的“中国梦”,这个在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的词语,其影响力,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是不言而喻的。国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一词,成为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前进目标。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从某种文化,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地域的,或者某个国家的文化,就可以窥探出那个时期的,那个地域的,那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尤其文化诸方面的景况,以及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曹国文化同样也不例外。诗歌《下泉》充分反映了广大民众对黑恶势力的鞭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明君良吏的期盼,具有古代先民向上向善的基本元素,是早期“中国梦”的一种存在形态。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珍贵的艺术价值。它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之一,是菏泽大地上古代人民对于中华文艺宝库的巨大贡献。曹国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曹国文化并没有磨灭,依然闪耀着它的灿烂光芒。

作者简介

曹恒顺 ,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山东省菏泽市发改委退休人员,曾担任菏泽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职务。现任菏泽市村镇志研究院院长,《曹口村志》主编。

曹连成,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祖籍山东菏泽,现任河南商丘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虞城县工信局四级调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