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后世对这个政权的褒贬不一,甚至于说,不同的人群对清朝的评价都是完全不同的。

难道真的是晚清,才导致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衰败吗?

当然不是,从清中期开始,乾隆皇帝就闭关锁国,为了维护腐朽的统治,后世的清朝皇帝更是听之任之。

但再往前追溯,回看当初明朝覆灭的悲剧,我们神奇的发现,如果这个人早到三天,也许清兵根本不可能入关,最后一个王朝也可能不会是清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吴三桂的选择

崇祯皇帝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如此倚重的袁崇焕袁督师,竟然没有守住辽东防线。

不仅如此,清兵直接绕过了山海关直取京城,这件事虽然没有让崇祯领盒饭,但却直接让袁崇焕领了盒饭,可谓是自己挖的坑自己跳。

许多人都以为明朝覆灭完全是因为清军导致的,但是实际上在当时,清兵的强大也没有强大到无所匹敌的地步。

从征讨后金的杨镐开始算起,辽东去了熊廷弼、袁崇焕,每个辽东经略都有自己独有的对金措施,但是都没能为明朝解决实际问题。

这也不是将领的错误,崇祯上台之后,国内农民起义愈演愈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乱导致的直接因素就是让赋税收不上来,国家没钱,自然也无法支付巨额的辽东军费,立马就出现了内外不稳的状况,朝廷上下,竟然只有崇祯皇帝一人在着急,大臣们都选择了明哲保身。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军逼近北京,崇祯预感到自己的江山岌岌可危,他立马下诏让全国的兵马进京勤王,此时距离京城最近的就是驻扎宁远的吴三桂

吴三桂得了皇帝诏令,随即带兵入关,他留守了一部分防范满清,其他的则跟着他去保卫京城,抵御李自成的天顺大军。

吴三桂的大军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到达山海关,随后又用了三天时间才到达唐山,就在吴三桂准备挥师入京的时候,前方传来了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的消息。

吴三桂不敢相信,派出了几批探子,在确认了真相之后,他恍惚了,只能先返回驻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帝死了,首都也陷落了,本来手握重兵的平西伯吴三桂,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块浮萍,自己未来的道路该往何处去?吴三桂一时之间很恍惚。

在此期间,李自成对吴三桂抛出了橄榄枝,称吴三桂只要投降,不仅高官厚禄以待,还让吴三桂继续带兵。

李自成给出的条件很好,对于吴三桂而言,如果接受的话,相当于兵权还握在自己手里。

但他不敢信任李自成这个农民起义头子,再加上流言称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看上了,已经被其掳到了宫里。

除此之外,李自成还拿吴三桂在京城里的亲人相威胁,这几件事让吴三桂对李自成彻底死心了。

但如果完全拒绝,关外的满清虎视眈眈,凭借吴三桂一个人的能力,是没有把握在两个政权之间斡旋的,权衡之下,他姑且还是同意了跟李自成的议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吴三桂的心机

满清也观察着中原王朝更替的局势,在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他们反而不敢轻举妄动了。其实满清只是骑兵厉害,真要让他们南下攻城,明朝的哪一座城池抵挡不住?

虽然答应了跟李自成议和,但吴三桂内心是不情愿的,他作为前朝的重臣,根本瞧不起李自成这样的农民起义领袖。现在落到了李自成的手里,还拿家人要挟,对吴三桂来说是莫大的耻辱,所以吴三桂耍了个心眼子。

他知道满清在关外也坐不住,也想来到中原分一杯羹,因此,吴三桂派人秘密联系多尔衮,提出双方联手一起对付李自成,一旦成功,双方就以黄河为界瓜分天下。

这个计划对吴三桂而言是最优解,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多尔衮是个多聪明的人呐,他怎么会让吴三桂牵着鼻子走呢,于是他表面答应,实则啥也不干,依然静观其变。

这边,虽然名义上是议和,但李自成还是带上了六万大军,看来他的态度很简单,谈得拢就谈,要是谈不拢,直接开战。

吴三桂还在跟多尔衮谈判,李自成的大军已经逼近山海关了,吴三桂为了拖延时间,让人在三河县招待李自成。

吴三桂的计划是,拼尽全力将李自成抵挡在山海关内,到时候多尔衮的大军南下,就可以一句击溃天顺大军,但多尔衮似乎看出来了吴三桂的小心思,他迟迟不发兵,故意看着吴三桂着急。

三天的时间,吴三桂派出的人将李自成在三河县拖延了三天,这位农民领袖终于发觉了不对劲,立马派出骑兵抢先攻占山海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历史的转机

李自成的大军将吴三桂团团围住,就在即将要吃下他的时候,多尔衮告知吴三桂,想要我派兵支援可以,但事成之后不是平分天下,而是你投降于我大清,吴三桂没有办法只能答应。

多尔衮趁着李自成向吴三桂全面进攻的时候,突然在其身后发起攻击,打了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吴三桂也开始反攻,天顺大军在内外夹击之下溃败,李自成带着三万残兵返回了北京。

可见,在本次政治游戏中,最大的赢家就是多尔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接到吴三桂第一次求援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个完美的计划,不仅可以吃下李自成,还能收服吴三桂。这整个计划,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而要抓住这个时间差,就必须让吴三桂先陷入危局。

李自成被吴三桂的人在三河县拖延了三天,三天时间,已经足够他打下山海关了,但李自成漫不经心的态度导致了他的最终失败,不仅把到手的江山拱手相让,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就是历史的转机,如果李自成早三天,哪怕早一天到达山海关,也许结局都不一样,至少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不会是满清。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论吴三桂降清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蔡洁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知网《论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内因》汤汶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