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聘撰稿人:王铎

统筹:胡明月

视觉:王文超

老青岛人说:过去是锻炼身体靠劳动,现在是锻炼身体靠运动。过去是风景在梦中,现在是风景在脚下。过去是要啥没啥、有啥吃啥,很多人没出过青岛市;现在是想啥来啥,吃啥有啥,一调腚就能逛一圈儿东南亚。

呵呵,可不是么!所谓现代城市的“逸趣时光”,当然是指中老年人的休闲、旅游、度假、运动和娱乐时光。而在青岛,由于山海城、港岛湾的独特风情与过往,这种时光便愈显丰富多彩,激情四射,炫目而灿烂。

1985年海泊桥公园遛鸟的大爷(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海泊桥公园遛鸟的大爷(图片 |逄淑才提供)

上大学,只为圆梦

同全国一样,青岛人退休之后上“老年大学”,为的就是要圆一个儿时的“大学梦”。

改革开放初,年轻人们业余时间在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初,年轻人们业余时间在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学习

多少年来,从“老年大学”走出的女画家、舞蹈家、歌手和朗读者,还有书法家、摄影家、诗人、吹拉弹拨的、搞打击乐的,还有曲艺行当和民间艺人等等,非常多。有些,还成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

可以这样说,“老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五光十色、争奇斗妍、桃李芬芳和自我完善、勇攀高峰、重打锣另开张的快乐的桃花源和大世界!

“每周一讲”如灯塔

改革开放后,全民学文化、学知识的浪潮席卷全国。198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便发起了振兴中华的“读书活动”。为了响应号召,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即在上海路6号,适时开办了“知识就是力量‘每周一讲’”的知识讲座。

1984年青岛中山路新华书店夏季书市(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青岛中山路新华书店夏季书市(图片 |逄淑才提供)

从此,“每周一讲”便成了青岛广大产业工人的一座知识的灯塔,一直照耀了41年,开讲1700多期,受众数万。

有人回忆说:“刚开办的时候,都是星期天,正赶上市文化宫也开办舞厅。结果,你猜怎么着?来听‘每周一讲’的人都挤不动,连楼道上都站满了人。你再看看那些舞女靓哥,仨仨俩俩地踮着脚尖走路,真是少得可怜啊!”

就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每周一歌”一样,“每周一讲”也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不断推出各种知识选题。

1983年太平路邮电报刊亭前排队购买报刊杂志的市民(图片 |逄淑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太平路邮电报刊亭前排队购买报刊杂志的市民(图片 |逄淑才

我曾担任过“每周一讲”的讲师。当我讲“青岛历史”“青岛民俗”“青岛建筑”以及“青岛方言”的时候,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老大妈,还有他们的儿孙也都来了。他们问这问那,说东道西,不是开怀大笑,就是掌声阵阵,满面都是笑容。

在这里,老人们追回了往日的时光,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童年。

画画写生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到处是西洋式的街道、庭院、小楼,到处是花墙、塔楼和花园,故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美誉。所以,一到节假日,青岛人就喜欢到处“画画写生”。

你看,不管是在鲁迅公园的礁石上、八大关的老树底下、中山公园的小西湖畔,还是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圣保罗教堂的马路边上,你都会看到三五成群,支着画架子的老人们。

哦,看那专注的神情与满身油彩的打扮,活脱脱地就是一个“画中人”。好处是,他们几乎都是在画彩画:不是油画,就是水彩。似乎素描和速写,都不属于青岛人。

还是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民国时,他曾多次来过青岛。一次,他坐在水族馆的窗前向外一望,不禁说道:“青岛就是一幅画。不管你站在海边,还是走在街道上,只要一回头,那就是一幅画!”

拍“老房子”

除了画画,自1992年《青岛晚报》开始推出图文专栏“建筑在诉说”的时候,好多老青岛也加入了寻访“老房子”,用镜头记录历史的行列。

九十年代初青岛十大优秀建筑评选揭晓大会(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十年代初青岛十大优秀建筑评选揭晓大会(图片 |逄淑才提供)

朋友,青岛的“老房子”可不一般。它不是三十座、五十座,或者是上百座。而是到处都是,满城都是,数都数不过来。

其中,以“里院”为代表的西镇,就是最大的一个数千座民居的片区。像广西路、中山路、聊城路和辽宁路,还是青岛不同时期的商业街。

再如四方、水清沟和沧口,也是青岛成规模的,大片的工业区。诸如大港、中港、小港和海关后,又是青岛的海港区。

围绕市内的几座教堂和庙宇、七八个山头,又构成了密集的“建筑空间视廊”。当然,青岛“老房子”的经典区域,还是在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和浮山湾一带。

只要天气一好,身背照相机的老人们,都是走街串巷,将镜头高高举起,聚焦“老房子”的各个部位和细节,一边记录城市,一边也记录着青岛人的生活状态。

汇滨垂钓

青岛人钓鱼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从考古发掘来看,像捕鱼用的各种网坠、骨梭、骨针和陶制渔具,均屡有发现。到了明清时代,钓具就出现了明显的“地域特色”,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

海边垂钓(图片 |张岩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边垂钓(图片 |张岩提供)

举个例子说,过去人们使用的竹制鱼竿,就有青岛和烟台之分。青岛鱼竿一般是三节、四米半长。而烟台的尽管也是三节,但都短一节子。这大概是因为青岛沿岸多暗礁和石栏,竿子短了容易挂钩的缘故。

还有,使用的竹滑轮,青岛人叫“滑子”,也不同。青岛是“十齿滑轮”,而烟台是“九齿滑轮”。别看两地只差一齿,其拉力和抗风浪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青岛人还有一种“岸钓”的方法,叫“放小船”。每到夏天,就是阴历初一、十五“大满潮”的时候,老钓者就好在栈桥或汇泉海水浴场“放小船”,钓针亮鱼。

小船都是木制的,上面插着帆和小红旗,上百根“竹筷子”都拴着钩,沿海面随波漂荡而去,一放就是上百米……

有些钓鱼能手,还喜欢结伴“船钓”,鱼竿都是两节的,短而硬。一出海就是大半天!

过去,青岛还出版过一种《青岛钓鱼地图》,大受钓友们的欢迎。所谓的“汇滨垂钓”,原是“青岛十景”之一。主要是指在鲁迅公园的红礁海岸上钓鱼。因为这里的鱼最多,是个有名的“钓场”。

老钓友们都会说:不是去钓鱼,而是去钓太阳、钓月亮、钓星星和钓大海,钓出一片好心情!

“巧克力”大爷

青岛人好说谑语,好开玩笑。

比如,常常把渔民的肤色,称做是“巧克力色”。而把那帮夏天在栈桥桥头“跳大坝”的、冬天又在汇泉海水浴场“冬泳”的大爷们,统称之为“巧克力”大爷。

第一海水浴场的巧克力大爷(图片 |张岩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海水浴场的巧克力大爷(图片 |张岩提供)

的确。凡是天天泡在海里的人,“巧克力”就成了他们的标准肤色,里外一张皮,永不褪色。不过,叫他们“巧克力”大爷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他们“甜蜜的”义举。

几乎是每个夏天,“巧克力”大爷们,都会有多次“海滩救人”的义举。出事的往往都是外地游客,他们不识大海的水性,一旦溺水,“巧克力”大爷们都会闻声赶来,奋不顾身,立即抢救,直到溺水者脱险……

好处是他们从来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心里总是装着大海。有首名叫《学大海》的打油诗,正道出了他们的品格:一学大海天地宽,二学大海纳百川。三学大海处低位,四学大海情无边……

是的,他们确实是一群大海之子,是大海给了他们无限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老年口琴队”

朋友,也许你还不知道,青岛还是中国最早推出现场“口琴演奏”的城市。也就是说,在1901年夏天的某个晚上,一群欧洲侨民在汇泉海水浴场的沙滩上,面对着初升的一轮明月,用口琴演奏起了一支支小夜曲……

八十年代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十年代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这以后,口琴就成了青岛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器。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几乎青岛的男孩子们都会吹口琴。只要一入夜,大街小巷里,都会传出嘀嘀嗡嗡的、悦耳的口琴声。

所以说,当二十一世纪来临的时候,也就是口琴又一次风靡全国的时候,在青岛的中山公园、海泊河公园、贮水山公园,还有沧口和李村的一些公园等等,一下子就冒出几十支“老年口琴队”。

这些口琴队,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他们总是用那优美动听的琴声,来歌唱祖国,来赞美人生。

老来当“主播”

青岛人不服老是一就的。也似乎是祖传的,是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老当益壮,老来期待“草上飞”!

进入现代社会、网络社会以来,在“抖音”和“西瓜视频”上做节目、嗨歌、搞直播、当网红,已经不再是青年人的时尚和专利。青岛的老年人,也纷纷加入了这一“直播大军”。这真是“一条大河波浪宽”啊!人多越挤越宽,越挤越热闹。

沙滩节玩自拍的青岛大姨(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滩节玩自拍的青岛大姨(图片 |逄淑才提供)

朋友,如果你能够早起,那你就看吧——

在崂山山顶上,天不亮就有现场直播的。这是在播“崂山日出”。

这还不算,在石老人的沙滩上,上万人云集在这里,其中就有老年人直播的身影。他们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这是在直播青岛的“海上日出”……

还没完呐!当你走在栈桥上,这里的大妈也会穿得花枝招展,吸引着许多外地观光客。这不,她们也在直播“小青岛日出”!

呵呵,光青岛的日出日落,还有海水的涨潮落潮,就有很多大爷大妈在做节目,在讲述青岛的过往。这真是“靠海吃海”啊!

八十年代栈桥公园清晨打太极拳的市民(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十年代栈桥公园清晨打太极拳的市民(图片 |逄淑才提供)

当然还有讲“青岛故事”、“青岛方言”和“青岛历史”的。好多老人也学会了“标题党”那一套。一上来,就先拎出一句惊人之语,或放个“大瓜”,叫你晕头转向!

呵呵,不管怎么说,什么粉丝不粉丝的,他们也知道自己比不了年轻人。人老了,就是图个乐儿!图个顺心、开心和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