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塔·米勒(1953-),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今年(2009年—编者注)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了,新得主是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但有的介绍文章说先前是把她翻译为赫尔塔·米勒的。当然,我们对这个穆勒感到陌生,不全是因为改换了译名。我们虽然对“常凯申”很陌生,一旦了解这个译为外文再译回中文的人名其实指的就是蒋介石,那我们对蒋介石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当穆勒被译为米勒的时候,总共也只翻译过她的三个短篇小说,还不一定是代表作,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她的介绍和评论。没读过她的作品,怎么去估量她的分量?虽然这毫不影响某些中国人对于诺奖长期不给中国人表示带着酸味、涩味的忿忿然,但毕竟不好直指该穆某不配得奖。

当然,间接的办法还是有的,比如转述该穆的得奖在德国引起质疑。这种转述,给人的直观联想,就是连她的本国人都不认可,显然不配得奖。但转述毕竟有局限性。人们终归没有看到德国的报纸和电视,尤其是国人渐渐对国外的事也有了一些了解。大略说来,这种非自然科学的奖项,无论什么人得奖,总会有人质疑的;即使是总统也不行,奥巴马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照样在美国引起一片质疑声。

不像在中国,如果哪个中国人得了奖,比如按某作家的说法,《狼图腾》的作者得诺奖只是时间问题,等这预言实现的时候,那些写文章批评过这本书的人,也得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百分之百热烈拥护。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嘛。

所以,说归齐还是得赶紧介绍一下这个米勒或穆勒。幸好中国还是有做这方面工作的专家的,从他们那里,我们终于得知这位德国女作家出生并长期生活在罗马尼亚,其作品写的也都是发生在罗马尼亚而且是齐奥塞斯库时期的事。

不过,她作为德国作家得奖,又与作为法国作家得奖的高行健不同,因为她原来就是德国人——属于罗马尼亚的一个讲德语的少数民族。且慢。读到这里时,我变得多疑起来。很不幸,我在穆勒离开罗马尼亚的前一年去过罗马尼亚,按给我们当翻译的那位布加勒斯特大学汉学家的介绍,罗马尼亚是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主要的有六七个民族(记不太准了),但是根本没有“少数民族”的概念,用来称呼罗马尼亚人以外如匈牙利人,日耳曼人的那个词,如果要翻译成中文,应该译为“共居民族”。这让我不知道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那些介绍了。

按同一个介绍的说法,穆勒的父亲二战期间曾参加纳粹党卫军,母亲则因此于二战后被放逐到苏联的劳改营。二战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罗马尼亚都是德国的同盟国,何况又是讲德语的族商,穆勒的父亲参加党卫军没什么可奇怪的,但是穆勒的母亲怎么会“被放逐到苏联的劳改营”去呢?与德国结盟原是罗马尼亚政府的选择,即便战后的新政府改变了立场,连给德国人做过事的人的家属都要追究,关进自己的劳改营就是了,何故非要放逐到苏联去?

假如我们在介绍作家的背景资料时还要玩这种游戏,中国的普通读者还能指望读懂穆勒的作品吗?比如,还能理解她对齐奥塞斯库极权统治的批判井非出于个人或家庭的恩怨吗?实际上,迄今为止的相关介绍中,已经可以看出明显的自相矛盾。

把那些各自独立的报道连起来看,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版界埋怨负责介绍外国文学的专家,质疑他们为什么没有早早把这位有可能获诺奖的作家介绍给出版界,而在面对读者时,又说目前还不知道会不会出版这位诺奖新得主的作品。

当然,原因与劳改营无关,而是担心她的作品不合中国读者的口味。中国读者可能更喜欢《狼图腾》那种讲弱肉如何强食的作品。是啊是啊是啊,当我们连一位已经获奖的作家也搞不清楚的时候,那个奖就根本不可能是为我们而设。在我们的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古老文化里,有句话已经把这个道理讲得再明白不过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转载自《把猫头鹰和夜莺分开》北岳文艺出版社2013年,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