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死如事生”的孝道文化影响下,丧葬文化一直都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之一。

而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类似这般思想观念,使得土葬成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最流行的下葬方式,没有之一。

土葬这种方式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安置,更是一种家族传承和情感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语是人们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经验以及感悟的总结。

死者为大,土葬的环节流程比较多,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古人也提炼出不少俗语流传了下来。

“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就是其中之一。那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又想借此表达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句俗语背后所蕴含的智慧与忠告。

在古代土葬最初是 “墓而不坟”,即没有坟堆。

随着时间的推移,墓地也会长草,这就容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得后人难以辨认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墓地上面堆土做标识,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坟堆

逝者在下葬之前,通常会在灵堂停留几天,然后择良辰吉日出殡,入土为安。只有待棺木入土,上面又立碑堆砌了坟堆,才标志着整场葬礼的结束。

“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这句俗语从字面上理解并不复杂。

“雨打坟” 指的是葬礼结束后下起了雨,雨水落在坟堆上;“出贵人” 则意味着家里会出现有出息、能带来好运的人。

在古代人们崇拜上天,往往会将风雨等极端天气和鬼神联系起来,所以给人带来的情绪和想法会联系起来,这里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表示对逝者充满了敬意和怀念,葬礼整个仪式都是庄重而严肃的,当葬礼结束后下雨落在坟堆上,一方面会认为这是逝者在表达对葬礼的满意。

另一方面“山管人丁水管财”,有山有水,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逝者满意如此另一个世界会更好的保佑后人,给他们带来好运和福气,家里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毕竟古人认为祖先的庇佑是家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而下半句“雨打棺” 是指雨水打湿了棺木;“财人疏” 表示家庭财富减少,人际关系疏远。

雨打棺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种是出殡的时候下雨打湿了棺木,会加大送葬人抬棺的难度。在古代送葬通常需要抬着棺木上山,一旦下雨,路面湿滑很容易出现不幸的事故。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不仅体现在生前的照顾,也体现在死后的丧葬仪式上,如果出殡时出现不顺利的情况,很容易将逝者的意愿和子女的孝道联系起来。

可能是逝者还放不下,不愿这么快长眠,或者是生前子女不孝让他有怨气,才通过下雨来增加难度。

逝者如此在九泉之下不安,也不会保佑自己的后人了,从而会对家庭的未来产生担忧。

另一种是已经下葬后,棺木因为因年久失修而暴露在外被雨打。

这种情况肯定逝者的子孙后代太懒,才不去管先祖坟墓,任由它风吹雨打。

在古人看来,一个不重视祖先坟墓的家庭,必然缺乏家族凝聚力和责任感,家庭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自然会出现家族没落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看来“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 这句俗语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并没有科学依据。

毕竟风雨都是自然界正常的现象,与死者和活人并没有任何超自然的联系。

但它之所以流传,其实是因为它背后蕴含古人对孝道的重视。中国的整个丧葬文化,其实都是围绕着这”孝“这个字而展开的。

通过自然现象的对比,得出“出贵人”和“财人疏”的巨大差别,都是为了告诫世人要懂得孝道,也是对不孝之人的一种忠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达的就是这么一种观念:你若是不懂得孝顺长辈,那死者在天上也就不会庇荫你,你的生活就不会幸福,也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总之“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 ,我们不能过分迷信该俗语中的说法,应该用理性的思维,去理解其中的孝道观念,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