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春,西北野战军三纵独二旅在旅长张开基率领下,奉命向陕西宜川县城西南面的内七郎山发起了进攻。

内七郎山虽然海拔不高,却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山,也是我军夺取宜川城必须攻克的一道难关。

此山与宜川县城紧密连结在一起,县城的大部分城墙修筑在它的半山腰。如果占据了内七郎山的制高点,就可以对全城形成居高临下、尽在掌握的态势。

从地形上来看,内七郎山非常险峻,多为悬崖峭壁。再加上国民党军经营此山多年,已将其打造成了一个极其坚固的大碉堡。外围有密密麻麻的铁丝网、鹿砦和壕沟,各种地雷、拉雷遍布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麻烦的地方在于,从山下只有一条极其隐蔽而又严密封锁的小路可达山顶。

要登上内七郎山,先得经过一个非常狭窄、用大石板覆盖、有哨兵把守的洞口。进洞之后,就是很长一段弯弯曲曲、不见天日的暗道。

走完这一大段暗洞,到山顶处又是一个洞口,敌人用机枪在那里封锁着。

由于这得天独厚的地形,使得我军攻打内七郎山难度极大。可以肯定地说,如果采取强攻的方式,派多少部队去都无济于事。

难怪敌人得意洋洋地吹嘘“登着梯子难上山,千军万马难攻破”。

事实上,我军的第一次攻击的确遇到了大麻烦,负责主攻的二十一团指战员彻夜强攻,却始终无法得手,甚至连山下的洞口都无法接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就要天亮了,部队久攻不下,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旅长张开基心急如焚,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就在这时,前沿突然打来电话,向张开基报告:二十一团已经夺取了内七郎山,各营正在搜索残敌!

幸福来得太突然,张开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讶地问道:“不是说咱们连秘道的洞口都没找到吗?怎么这么快就拿下了?”

“反正是拿下了。要知道具体情况,等战斗结束后由二营副营长冯玉焕向旅长汇报吧!”

原来,二十一团在正式发起攻击之前,预先安排了冯玉焕带着二营四连埋伏在(内)七郎山南面,防止敌人前来增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这只是一个常规性的作战预防措施,没想到却对整个战斗起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

就在四连指战员严阵以待时,敌人果然出现了,他们大约也是一个连的兵力,在茫茫夜色中稀稀拉拉地迎面走来。

冯玉焕见敌人毫无戒备,果断指挥战士们把这伙敌人包围了。

经审讯俘虏得知,宜川城内的敌旅长张汉初见解放军攻势很猛,为防止(内)七郎山被攻陷,便派了一个连到山下去增援。

但是上山只有一条路可走,这个连的敌人只能先出城,结果被四连包了“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审讯俘虏时,冯玉焕不仅逼问出敌人当天的通行口令是“固守待援”四个字,还得知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这伙自投罗网的敌人居然跟我军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地方——番号都是四连,连长都姓张。

战士们一听都笑了:“哈哈,这还真是个巧合!”

冯玉焕却灵机一动,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来:既然有这么一个巧合,那何不加以利用,冒称是敌军混进内七郎山呢?这样一来,不就可以打破我军久攻不下的僵局了吗?

想到这里,冯玉焕马上命令:除了敌连长之外,其余的俘虏全部脱下军装,把枪栓都卸下来,派三排的一部分战士将他们押送到团部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冯玉焕和战士们换上俘虏们脱下的黄色军装,在那名敌连长的带领下,摸到了内七郎山脚下那个隐秘的洞口。

守山之敌在此之前已经接到电话,说是旅长派了一个连前来增援。现在见冯玉焕带领的那个连服装、番号、口令都没错,便放心大胆地让他们上山。

冯玉焕带领四连指战员进入洞口之后,从容不迫地通过那条上山的暗道和山顶的洞口,顺利出现在内七郎山的山顶。

山顶的敌人万万没想到,这支“增援部队”竟然是由解放军的一个连冒名顶替而来,完全没有戒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玉焕副营长上山后,瞅准时机,指挥四连指战员对守山之敌发起了突然袭击。

虽然山顶有敌人一个营的兵力,但在猝不及防之下,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就被四连指战员迎头痛击,连逃都没地方逃,最终除部分敌人被当场打死之外,其余敌人都缴械投降了。

内七郎山的守敌被全歼后,意味着宜川城内最坚固的一道屏障被摧毁。张开基当即命令山下的各支部队趁势加紧强攻,终于一举攻克了宜川城。

战斗结束后,张开基称赞此战应给冯玉焕记头功,若非他在审讯俘虏时发现敌四连与我军四连之间的巧合,用冒称敌军的妙招打上山去,内七郎山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去。

参考史料:《西北解放战争纪实》、《决战大西北》、《鏖兵西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