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自南昌起义后,我军历经22年才最终击败国军建立新中国,虽然中间我们打了无数胜仗,但错仗败仗打得也不少。这些败仗有些是因为战略错误导致,有些是因为统帅轻敌,有些则是敌众我寡又遭到伏击。无论这些败仗的原因如何,败了总是败了,它们的失败最终都促使我军在吸取教训后快速成长,下面我来盘点一下我军几次比较典型的错仗或败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1:金门战役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三野开始南下展开渡江战役,并连续解放南京、上海、杭州、江西、湖北、福建等地。三野叶飞的十兵团8月17号解放福州,福建陆上部分解决后就轮到海上的岛屿了。10月15号登陆厦门,17号逃跑将军汤恩伯再次发挥长跑特技,10月24号开始渡海登陆金门。此战战败明显是轻敌导致,我军登岛的28军把船工民夫加一起才9086人,而岛上国军却有40000人。我军从游击战运动战中得出的结论是除非迫不得已不要打消耗战、攻坚战,而是尽可能利用游击战运动战调动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后再正面决战消灭敌人。但三野在国军大溃败后几乎从上到下都有了骄傲之心,似乎认为只要解放军赶到国军便会一触即溃。在船只不足、情报缺失、粗心大意的情况下以寡击众如何能不败?此次战役我军登岛的军队除少数几人回来外全军覆没,是损失比例最惨的败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2: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何应钦和白崇禧等在老蒋授意下要求我军在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北上,我军为了顾全抗战大局项英和叶挺率领9000多新四军往北运动,没想到在皖南遭到国军8万多人的袭击。敌众我寡又遭到突然袭击,而且转移中的我军弹药武器都不足,最终在英勇奋战7天后,除了2000人突围外其他7000人全部牺牲或被俘,军长被俘,副军长和参谋长牺牲。这应该属于战略决策错误导致的,在1940年10月黄桥之战后,我军和国军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在1938年6月的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外敌压力削减,国军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到内部矛盾中。国府江苏主席韩德勤率1.5万国军进攻我军根据地,我军在陈帅带领下以7000兵力应敌并获取黄桥之战的胜利,此战消灭1.1万国军。按说在此战之后国军会对我军采取行动报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们还是在国府压力下让叶挺率孤军北上,实在不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3: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

这次战役中朝联军虽然取得歼敌8万人,阻止联合国军登陆,使得联合国军转入战略防守的成绩,但我军也伤亡7.5万人,180师更是几乎建制都打没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联合国军俘获的我军70%以上都来自于此次战役。这次战役损失如此惨重的原因很复杂,①是围歼装备占据极大优势的敌军时没有控制数量,这种敌军援兵能利用装备优势快速赶到,还能获得空中和海上的火力支援,如果还像以前面对国军一样将它们当做单一孤立力量是要吃亏的。②是还是轻敌了,战前我军的目标是消灭美军5个师的力量,而且还是希望在短期内成建制的消灭。③是战线拉长了,越过三八线后我军的后勤供应能力更加不足,而且还是在美军优势空中力量打击下。④离开北朝鲜境内进入南朝鲜后我军失去了群众基础,这对后勤补给和情报获取带来更大困难。⑤不知彼,联合国军在1951年4月由李奇微代替麦克阿瑟成为联军司令,李奇微很明显比麦克阿瑟难缠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我军战争史上的败仗还有许多,如湘江之战、西路军西征之战、集宁战役、南麻和临朐战役、四平战役等等,但限于篇幅就不多提了。错误是难以避免的,败仗也是难以避免的,重要的是在犯错和败仗之后如何应对,有没有吸取教训。我想,我军在这方面做得还是非常优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很优良的传统要保持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