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抱石传》的诞生

——我与傅家的情缘

□ 胡志亮

我是1986年作为人才引进调到江西新余市文联工作的,此前我并不了解傅抱石,更不知道他是新余人,但是到了新余之后发现,这里有抱石公园、抱石画院,甚至有抱石矿泉水!你能强烈地感受到傅抱石的存在和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胡志亮在傅抱石家采访,与傅抱石夫人罗时慧合影

决定写《傅抱石传》是因为看了香港评论家薛慧山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称赞傅抱石“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是不同凡俗、近世罕见的艺术大师”,但“及其身后,连一篇系统的传记和年谱都付之阙如,国有瑰宝而竟不自知,冤哉”,这给了我很大的刺激,也使我坚定了为傅抱石先生写传的想法。

1988年,我开始收集有关傅抱石的资料。而我能接触到和看到的资料,也仅是新余“傅抱石纪念馆”所收藏的南京“傅抱石纪念馆”以及江苏省国画院印行的一些有关傅抱石的回忆录和纪念文章等等,新余市政协也印制了几本本地人写的有关傅抱石的回忆录一类的内部资料。这时,市里的领导也知道了我打算写《傅抱石传》,对这件事,市领导是支持的,新余当然希望有一本本地作家撰写的《傅抱石传》,这也是我在新余的写作计划首选写傅抱石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胡志亮与《我的父亲邓小平》作者毛毛(邓蓉)合影

1990年秋,适逢傅抱石逝世25周年,南京举办纪念傅抱石的活动,主题就叫作“纪念傅抱石逝世25周年学术研讨会”。作为傅抱石家乡,新余方面受邀参加,由市政协主席孙奇珍带队前往。南京方面也不知道我打算写《傅抱石传》,我自然不在受邀之列。孙主席知道我在收集傅抱石的资料,准备写《傅抱石传》,突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我也去南京参加这次研讨会。就这样,我以会外人员的身份,出席了南京举办的纪念傅抱石逝世25周年盛会。孙主席亲自带着我到傅抱石家拜访,我第一次走进傅抱石的家,见到了傅家的后人,傅家的后人也第一次知道我打算写《傅抱石传》。

但是在会外,我看到一张剪报,大受震撼,差一点让我放弃了撰写《傅抱石传》。

那是一张1987年1月14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剪报题目是“《傅抱石传》谁执笔”。文章开头就说:“傅抱石先生开一代画风,在我国绘画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为他立传,理所当然,欲写此传的也大有人在。然而,不管是自告奋勇前去者,还是有关部门派遣者,傅抱石先生的夫人罗时慧一概婉言谢绝,她早已物色好一个人,就是沈左尧先生!”原来,早在三年前,傅抱石夫人罗时慧就已经把撰写《傅抱石传》的重任委托给了傅抱石早年在中央大学任教时的学生沈左尧先生。我由于信息不灵,对这些消息一概不知,还一厢情愿地在准备写《傅抱石传》!既然如此,那《傅抱石传》我写还是不写?

按照会议之前说好的,会议结束之后,孙主席一行回新余去了,我仍然留在南京,继续在傅家采访并收集一些资料。当时,傅抱石夫人罗时慧、儿子傅二石(大儿子傅小石另住)、女儿傅益瑶和傅益玉都在家,采访很方便,但可以说,那一个星期,我真是每天硬着头皮前往傅家的。虽然如此,我仍然必须有所

为,因为我准备撰写《傅抱石传》的宏愿已经说出去并且已经付诸行动,傅家也没有对我“婉言谢绝”,我就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数月之后,我在新余打电话给傅二石先生,希望再次到南京来采访罗时慧师母,了解一些傅抱石先生与夫人青年时代的往事以及其他事宜,没想到我撰写《傅抱石传》一事就此又有了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995年春节,傅抱石夫人罗时慧在家里阅看刚刚出版的《傅抱石传》(傅二石摄)

来到南京,我按照事先拟就的采访提纲,用南昌话问了罗师母一些问题。所有的问题解答之后,老夫人突然对我说:“沈左尧哇(说)写《傅抱石传》,他年纪大了,事又多,还不晓得哪年才能写出来。你写!我支持你写,有什哩搞不清楚的就来问我。”呀!罗师母这样一说,我就像得了上方宝剑,高兴的心情真是无法言说!那天晚上,我是在兴奋和无眠之中度过的。

后面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我曾经在《傅抱石传》的后记中说过,为了提高我对傅抱石画作的鉴赏能力,二石先生将平时不轻易示人的傅抱石先生的原作拿出来,挂在客厅里,给我讲解傅抱石画作的创作背景、特殊意韵以及技法特点。

傅二石先生还将家里珍藏的香港出版的傅抱石画册和香港《名家翰墨》“傅抱石专集”共五本(里面刊载了傅抱石的名画、名家的评论文章以及不少有分量的回忆录)送给了我。这是在内地市场买都买不到的珍贵图册,我真是如获至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胡志亮陪同傅抱石的二儿子傅二石参观(南昌)滕王阁

傅二石先生还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他将我需要采访的南京的画家、傅抱石的同事以及理论家、研究人员的名录,包括他们家的电话号码、住址都写给我,让我去采访。考虑到这些专家都不认识我,二石先生甚至事前帮我打电话预约,以便工作顺利展开。后来我统计了一下,那几年,为了《傅抱石传》,我前前后后去了13次南京。

我从傅抱石二女儿傅益璇发表于《名家翰墨》的几篇文章中,撷取了许多她关于父亲的珍贵的回忆片段,其文章文采清丽,爱憎强烈,这些内容放在《傅抱石传》中,显得充实丰富,生动感人。

在南京,我采访了许多当年傅抱石的同事、朋友和学生,有不少还一直保持联系。

伍霖生教授,与傅抱石共事20多年,对傅抱石的评价精辟而见解独到,他与傅抱石许多往事的回忆也极其珍贵。

在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喻继高先生家里,这位傅抱石当年着意培养的学生提起老师充满了感恩之情。喻继高主攻方向是工笔花鸟,与傅抱石的写意山水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门类,可傅抱石仍对他热心辅导,细心指点,大学毕业几年后又通知他参加其率领的江苏省国画写生团六省一市两万三千里写生,这对他后来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喻继高详细地给我讲述了当年赴各省游历写生的往事,娓娓道来,真是刻骨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995年,《傅抱石传》荣获首届“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同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颁奖庆典上,胡志亮向获得同一奖项的《我的父亲邓小平》的作者毛毛(邓蓉)赠送《傅抱石传》

在傅抱石众多学生、同事及友好中,感情最亲、关系最密的当推中国科协研究员沈左尧教授。当我在南京、北京拜访他时,这位前辈的睿智、热情和爽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傅抱石的生平和研究,沈老先生掌握资料最丰,也最具权威性。能得到他的帮助和指教,对《傅抱石传》的创作成功,无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北京,郭沫若的秘书王廷芳向我提供了他对傅抱石与郭沫若亲密关系的最新研究文章。

徐悲鸿纪念馆将馆内存底的有关徐悲鸿生平、论文和纪念文章的书籍资料给了我,尽量满足了我的要求。

这类感人的事情真是不胜枚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994年10月,胡志亮陪同傅抱石的大儿子傅小石和小女儿傅益玉参观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

我是抱着对傅抱石的深厚感情来写这本书的,有几次,我都被自己所叙述描写的事情感动得流下眼泪。我想,这也许就是傅抱石说的,作品应有精神所寄托,始足动人,始足感人,而能自感。为此,我是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的。

在新余罗坊会议纪念馆写作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远离尘嚣,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方圆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院子里,白天偶尔能看到一两个人在锄草、工作。从下午6点到第二天上午8点,整整14个小时,我一个人坐在屋里,“面壁修行”,但我感到精神从来没有过这么宁静,思想从来没有过这么高远。是的,我没有感到丝毫的寂寞,因为我每日与傅抱石先生为伴,与他谈心、画画、喝酒,爱他之所爱,忧他之所忧,而甘为石之徒。

1994年10月,《傅抱石传》正式出版。适逢傅抱石诞辰9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傅抱石作品选》特种邮票。10月5日,新余举办了“隆重纪念傅抱石诞辰90周年”大会,同时为《傅抱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和《傅抱石传》首发式揭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994年10月,傅抱石诞辰90周年,傅抱石日本留学时的恩师金原省吾的儿子金原卓郎专程到新余参加纪念活动,胡志亮受政府指派全程陪同(左为金原卓郎太太,右为其女儿)

如果说,此前傅抱石家人对我提供的这些支持和帮助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写好《傅抱石传》,那么,《傅抱石传》出版之后,我和傅家的交往也应该结束了,至少不会像此前那么频繁了。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和傅家真正的友谊和亲密交往这才刚刚起步,我们之间开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和交往。

本来,《傅抱石传》出版了,我所掌握的傅抱石的资料虽然有所取舍,但已经不需要了,新的资料也可以不用了,但傅家兄妹仍然源源不断地把有关傅抱石的资料甚至关于傅抱石的各种活动信息通过邮局寄给我(那时好像还没有网络),而这些事务性工作都是傅二石先生亲力亲为,连信封都是二石先生亲自写的。

傅二石先生应邀去台湾举办“傅抱石画展”,把台湾画展的邀请函和当地的宣传文稿,以及画展结束台湾官员参观画展的照片都给我寄来了。

有些杂志刊载了对傅抱石的回忆或评论,哪怕里面只有一篇文章,二石先生也会寄一本给我。

傅益玉、叶宗镐夫妇在香港举办画展,把画展的邀请函、展出场地、画展作品的照片都寄给了我。傅益玉在日本印制了有她画作的明信片,也寄了几套给我。

三妹傅益瑶更是盛情,她在日本的活动多,名气也更大,对我是逢事必报。她将自己在日本画障屏画,以民间祭活动为绘画对象甚至创作过程的照片,以及她在美国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见面并赠送画作的照片,都通过她的表妹罗来英寄给我(她频繁来往于中日之间,不方便寄,也无暇顾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04年5月,傅抱石诞辰100周年,傅抱石的三女儿傅益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傅益瑶画展”,胡志亮应邀出席画展开幕式

此后,不仅是有关傅抱石的研究著作,就是他们自己的著作或画册,也都会在出版后的第一时间寄给我。

傅益瑶在国内出版的每一本书都会给我寄过来,有的精美厚重的画册还会给我寄来好几本。有一次,她为日本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活动画了一套画,当地的报纸连续一个星期进行了专题报道,她把这一个星期的报纸都完整地收集起来,整套寄给了我。虽然日文报纸我也看不懂,但这份情意却无比厚重。

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傅益瑶为日本一千多年前的圆仁和尚西渡中国求法的故事画了一套《圆仁入唐求法巡礼图》,全套24幅画,在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全国进行巡展,最后由20多家寺庙收藏,还重金委托出版机构精装限量出版(只印500套)。这套画册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署,极其珍贵,日本许多有识之士欲购藏而不可得,傅益瑶却亲自带了一套到新余送给我。这是多么贵重的礼物呀!24幅画没有装订,都是散装镜片,有四本平铺在一起的画册那么大,而且是木框,很重,我就不说这件礼物的贵重,仅是从南京带到新余也够累够麻烦的!无疑,这套画册成为傅家与我20多年亲密交往的一份珍贵纪念。

201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其中的《傅抱石》专集开机仪式在南京举行。傅二石先生作为《傅抱石》专集顾问,提供了一份采访名单,我是新余唯一的采访对象,摄制组还专程到新余对我进行了采访拍摄。

2014年,傅抱石诞辰110周年,江西美术出版社又出版了精装本《傅抱石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994年10月,《傅抱石传》出版,江西新余举办“隆重纪念傅抱石诞辰90周年大会”,新余市委书记严显烈、市长丁耀民为《傅抱石传》出版揭幕

算起来,从1994年的初版到1997年的台湾繁体字版,再到这个版已经是第三个版本了,按照古代的说法,我胡志亮也算是功德圆满,没有什么遗憾了。

却没有想到,10年以后,2023年,与我素无交往的团结出版社从天而降,他们直接从北京打来电话,与我商谈出版事宜。于是,2023年9月,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傅抱石传》问世。

更没有想到,2023年底,多年未联系的老友、远在美国旧金山的新余抱石画院画家梁礼清直接加了我的微信,并介绍了他的至交、美国文化桥出版社社长庞辉先生。之后,庞辉先生与我洽谈了《傅抱石传》在美国出版的事宜。2024年,繁体字版《傅抱石传》在美国出版。

一本书,在30年时间里,一个字不改,先后在五家出版社出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记文学的一个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五家出版社出版的《傅抱石传》

确实,我对傅抱石先生的学习和研究没有用尽一生,且20多年来又有多部关于傅抱石的著作问世,但直至今日,为弘扬傅抱石的精湛传统艺术和抱石精神,我仍然愿意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对此,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