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宗瑞冰 记者 李楠)近日,由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联合主办的“古籍文献数字化整理利用与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以及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等33个单位70余位专家和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共同探讨新时代古籍数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连红在致辞中表示,古籍作为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国家形象提升、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古籍保护、整理、出版和利用工作,不断强化古籍保护的基础性研究,发挥科技保护的支撑作用,推动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廿学府,有着极其丰富的古籍典藏和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今后学校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黄贤金在致辞中表示,在省教育厅领导下,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特地成立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专班,开展古籍数据库共建共享,并组织开展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申报。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研究和讨论古籍数字化整理利用与转型升级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姜晓云主持开幕式和特邀专家报告。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刘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苏芃作为特邀专家,分别以《图书馆数字化古籍资源建设之管见》《浅谈古籍数据建设的两项基础工作》为题进行了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蔷以图书馆需要什么样的古籍数字资源、如何建设本馆的古籍数字资源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了目前国内外面世的古籍数据库,并构建了它们的分面分类体系框架。苏芃提出标准化电子文本的制作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工作,需要从界定经典、确立经典电子文本的“标准化”、树立电子文本的权威性三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认为全面标注多样性的版本异文后制作的古籍标准化电子文本,才能真实反映同一部古籍不同时代的历史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学术研讨会对新时代古籍数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古籍数据库建设的未来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促进了古籍保护收藏单位与社会力量更广泛深入地结合。江苏省高等学校古籍工作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接触与喜爱古籍,使古籍文化更加璀璨,为中华文化增光添彩。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