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的街头开着多家老店,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时光长河中稳稳立足,是许多人童年记忆的温暖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临浦峙山脚下的勇进弄,开着一家包子店,店面挺小,地段也不热闹,但顾客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铺陈设简单,没有显眼的招牌,入目是两张大菜单,十几屉蒸笼,几张桌子,一台冰柜,一只灶具。柜台上摆放着几瓶饮料、几杯粥,柜台虽小,品种却多。蒸笼里的包子香气扑鼻,老远就闻到了,一旁的茶叶蛋、粽子和馅饼也冒着热气,令人食指大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店内,店主和他的妻子正在忙着包包子。店主许满林是安徽人,二十年前带着新婚妻子来到临浦,开起了这家包子店。谈及开店的初衷,许师傅表示,当初他发现临浦人喜爱小吃,但卖包子的店铺稀少且味道不佳。考虑到汤包这类小吃可能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同时这也是他的特长,于是决定投身包子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师傅的老家安徽安庆以做汤包闻名全国。在临浦人“重义守信”的品性熏陶下,加上家乡的技艺,他的包子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他为“馒头老板”。

那么,许师傅是如何吸引顾客的呢?这得益于一位本地老人的启发。老人曾在这里吃鲜肉汤包,并谈起了“临浦馄饨”的故事。临浦馄饨皮薄馅足,作料讲究,历史久远,是临浦商人“重义守信”的典范。许满林从老人的话中悟出了开包子店的门道:虽然包子和馄饨品种不同,但同属小吃,都要以“味”取胜。他坚持使用上乘的配料,切实把好进货关,让消费者吃上真正“好吃”的包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体现“真功夫”,许师傅对每道工序都反复“优选”。从面粉的发酵到粉团的捏制,从馅料的配制到包子的蒸烤,他都力求色香味最佳。他常常询问顾客的意见,细细琢磨,不断改进,逐渐摸索出大多数顾客喜欢的味道。一年下来,这家不起眼的包子店在附近乡镇乃至滨江、杭州等地都声名远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师傅的包子店不仅味道好,而且价格实惠。他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让利于顾客。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准备食材,傍晚七点收摊,生活虽然劳累,但许师傅却觉得充实而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汤包,大诚信。秉承“临浦馄饨”诚心做生意的精神,许满林在包子行业开辟了自己的新天地,终于在临浦扎下了根。他坦言,做生意是为了赚钱。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傍晚七点收摊,生活劳累但又充实,因为他赚了钱。说起赚钱,许满林有一笔账:包子生意既是靠“味”取胜的——味道好就生意好;但更是以“量”取胜的——销量好就有钱赚。一定要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让利于顾客。

谈及未来打算,许师傅表示有两个目标。一是把孩子培养好,让他们读上理想的学校。二是要做好包子的品牌,继承“临浦馄饨”的传统,打响“临浦老字号”品牌。他深知,品牌是店铺长久发展的基石,只有不断传承和创新,才能让“真功夫汤包”店在临浦乃至更广阔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真功夫汤包”店已经成为临浦镇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街道时,店铺里便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匆匆赶路的上班族、悠闲散步的老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会不约而同走进这家包子店,品尝那份独特的味道和那份传承已久的“临浦馄饨”精神。

你的记忆中

有充满温暖回忆的老店铺吗?

评论区留言告诉小编吧~

来源:萧山临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