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深圳的社康机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近日,深圳卫健委对外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深圳新增社康机构250余家,总数已达933家,已基本形成“15分钟社康圈”,平均每2万名常住居民拥有一家社康机构;2023年,深圳社康机构的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的38.32%。
价格上,深圳医保部门推出参保人统筹报销制度,在绑定社康看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为75%。退休人员、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居民可享受更低折扣。此外,8种慢性疾病在社区首诊可享受药品打“五折”、签约家庭医生打“两折”等优惠。
同时,2020年以来,深圳新增全科医生6000余名,提前实现2030年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超5名的目标,居于全国前列。社康的临床、中医、口腔、公卫、护理、检验、药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也增至约1.7万名。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共组建5208个家庭医生团队,共为超700万名居民提供签约服务。
分级诊疗方面,2023年,深圳共建立家庭病床21885张,较2022年增加4437张;社康机构全科医生人均建床3.66张,较2022年提高0.66张。这些硬件建设推动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这一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同时,深圳也在探索将养老服务与家庭病床服务结合的“两床融合”机制。
“首诊在社康”已因此成为越来越多深圳居民的共识。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社康诊疗量较2022年增长32%以上,深圳85.5%的高血压门诊、79%的糖尿病门诊服务由社康机构承担。
社康服务的提质扩容也便于慢病综合防控。2023年深圳社康机构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量达75.63万例,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32.26万人,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超过65%。
最新版《深圳市居民健康白皮书》显示,深圳市核心健康指标持续向好并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定保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健康中国2030”所确定的13项目标中,深圳已提前完成10项,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称号。
目前,每位深圳人可享受42类公共卫生服务,其中16类是深圳自己的“补充包”,包括婚前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等,覆盖全民、贯穿全生命周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