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天你们来社区开展活动,我特意过来说声感谢,这段时间我儿子的病情稳定,穿衣、洗澡、吃饭都能基本自理,谢谢你们!”近日,在石泉路街道开展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老朋友”邹大爷也来了。听到服务对象的进步,不只是家属的脸上被笑容填满,工作人员也倍感欣慰。
“精康融合行动”已在石泉路街道试点两年,“泉心启航”社区精神康复服务通过心理治疗和精神康复手段为众多家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赢得了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彰显了民政为民本色和石泉“温度”。今年在普陀区民政局的指导下,石泉路街道继续联合乐邻青年深耕实践、延伸服务触角,通过“面线点”齐发力,构建“1+2+N”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为辖区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更为全面和持续的支持服务。
全“面”开花
科普宣传进社区,共筑全民心理健康防线
以“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为主题的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石泉路街道组织精卫医疗专业团队进片区、下社区,全面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及“泉心启航”社康复服务宣传活动,加强居民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助力全市共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
现场,以摊位宣传的形式开展,设有疾病先兆咨询区、精障宣教区,工作人员积极引导社区居民了解和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详细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传授自我调适方法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同时对有轻度精神障碍的居民进行初步评估、登记建档。
日常疾病复发先兆识别进片区
除相关主题节日,多样化的知识科普、疾病先兆识别、用药指导等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支持与帮助早已融入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引导居民认识精神康复、重视精神健康,营造包容、友好的社会氛围,共筑全民“阳光”“心”生活。
多“线”联动
构建“1+2+N”模式,健全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对于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来说,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系统的复元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泉心启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平台已成为石泉辖区内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途径,不仅拥有一支由社区精卫医生、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社工、派出所民警、老书记、志愿者、服务对象家属等组成的专业且成熟的服务团队,而且提供从“家门口”集中服务到“一对一”上门康复指导,包括服药训练、疾病复发先兆识别、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和职业康复训练等内容。
服药培训
为不断增强患者在“家门口”康复的体验感、获得感,今年,石泉路街道还创新构建了更加完善的“1+2+N”社区康复服务模式(“1”即一支队伍,“2”指社区联合患者的同伴、家庭互相支持,“N”指多场所、多形式、多内容的康复方式),盘活各片区、社区阵地空间,携手社会组织、患者家庭等力量,通过调研走访、主题活动、志愿者活动、个性化活动、泉心小课堂和上门干预辅导的“六维一体”服务,打造社区融合康复一体化“石泉模式”,铸造精神障碍患者的“温暖港湾”。
躯体管理训练
“我们已有不少患者通过心理支持、功能康复、技能训练、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服务,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泉心启航”社区康复平台的康复师介绍道。
重“点”关爱
强化“家社”联动,优化患者“康复效能”
“感谢你们的关心和照顾。没有你们辛苦地付出就没有我们静心的治疗康复。”同为康复者的董女士和邹大爷一样向服务团队表达了肺腑之言。作为35岁高龄产妇,她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然而家人却无法理解,久而久之家庭矛盾不断激化、她的病情不断恶化,甚至无法对孩子进行正常的哺乳和照顾。工作人员经过排摸了解其病因及家庭情况后,治疗师上门对董女士进行心理疏导,对其家属开展思想工作,同时对董女士进行服药训练、社会功能训练、同伴协同训练,邀请其积极参加各类康复活动,最终经医院评估痊愈,重塑信心,重返工作岗位。
联动家庭成员与患者同伴共同参与、唤醒家庭“爱的力量”,正是今年“泉心启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突出亮点。平台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支撑,激活并利用家庭系统“资源”,让患者身边的人充分理解及认识精神障碍的基本问题,促进家庭有效沟通,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专业、温暖的康复环境。
前期调研、宣教及个性化活动中,普及家庭绘画疗法助力精神障碍患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鼓励和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学习实践各项康复方法。干预辅导期间,志愿者服务团队对患者家庭进行不定期回访,专业医生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二次评定,号召老患者带动新患者,助其建立心灵的安全感,提高治疗积极性。
此外,针对精神衰弱、抑郁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平台为本人及家属开展多场照护能力提升辅导,提高家庭看护技巧与能力。双核联动实现康复1+1>2的效能,促进患者家庭从“恐惧、无为、不理解”到“积极应对、理解、包容和支持”,促进患者从“被救助”到“自助”,早日走出孤岛,回归正常生活。
下一步,石泉路街道将继续发扬“实(石)干人,全(泉)靠谱”的精神,依托街道精防条线和社会专业力量,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面推动成果转化,努力把精障患者的“需求清单”“困难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用工作“力度”增添患者及家庭的幸福“温度”,共绘特殊人群关爱最大“同心圆”。
来源:上海普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