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
▲吴昌硕和齐白石·(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吴昌硕和齐白石在近现代美术史上被称为“南吴北齐”
,但他二人从未见面,这两位大师对各自的评价又是如何呢?得从一方印章谈起。
齐白石 老夫也在皮毛类印章·(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老夫也在皮毛类”谈起吴昌硕与齐白石是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两座重镇,有“南吴北齐”之称,又同有诗、书、画、印四绝之誉。吴昌硕生于1844年,享年84岁,齐白石生于1864四年,享年95岁;齐比吴小20岁,二人既是同时人,又是两辈人。现代研究吴、齐二人的文章可谓多矣。大家都说,齐白石在同时代人中最佩服的是吴昌硕先生,并引齐诗为证: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齐白石愿为吴昌硕门下“走狗”
,真算得上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另外,在庚申(1920)岁暮,77岁的吴昌硕曾为齐白石写“润格”
。
▲吴昌硕为齐白石题写的《白石润格》1920年23厘米X35.5厘米北京画院藏·(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当时,吴已是公认的画坛领袖了,而此际的齐白石刚定居北京,尚未成名,卖画生涯十分落寞。甲子(1924)6月,吴昌硕81岁,为齐白石题《白石画集》
(篆)扉页,后载于齐白石1932年出版的第一本画集上。吴能为齐写“润格”和题字,显然,他是在提携后辈。如此说来,吴是有恩于齐了。对于齐白石一生素有研究的胡佩衡曾谈道:
“对他影响最大的画友是陈师曾,使他最崇拜而没有见过面的画家是吴昌硕。
”
既然吴、齐从未见面,且种种迹象表明,齐对吴十分崇敬,那么,二人之间,其“怨”又何来之有呢?这得从齐白石刻的一方印章谈起。启功先生早年曾向齐白石请益,是齐白石的学生。他在晚年的回忆文章《记齐白石先生轶事》中说道:
“齐先生曾把石涛的‘老夫也在皮毛类’一句诗刻成印章,还加跋说明,是吴昌硕有一次说当时学他自己的一些皮毛就能成名。当然吴所说的并不会是专指齐先生,而齐先生也未必因此便多疑是指自己,我们可以理解,大约也和郑板桥刻‘青藤门下牛马走’印是同一自谦和服善吧!”厚道的启功先生在文中虽然有淡化此事的意思,但还是把20世纪前期这段在画坛流传很广的往事大略地叙述出来了。
▲吴昌硕为齐白石题写的《白石画集》北京画院藏·(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能较清楚记述这段往事的,在《百年画坛钩沉》一书中,著者为斯舜威。他在书中写道:
“齐白石服膺吴昌硕,有诗为证:‘老缶衰年别有才。’吴昌硕则对齐白石有点不屑,晚年曾说:‘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齐白石听了,知道‘北方人’暗指自己,于1924年刻了一枚印章‘老夫也在皮毛类’,边款:‘乃大涤子句也,余假之制印,甲子白石并记。'”以上所述,吴、齐之间,果然是有段恩怨史了。细想起来,这段恩怨还有些复杂。我们知道,齐白石出名是因1922年陈师曾把他的画带到日本去参加画展,并以善价卖掉全部作品。这个画展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画展?为什么偏偏齐白石的画能走红?这与吴昌硕又有什么关系呢?吴昌硕不是提携过齐白石吗?他为什么要为齐白石写“润例”
,而为什么齐白石出名了却要引起他的讥评?齐白石不是很崇拜吴昌硕,写诗“我欲九原为走狗”吗?这诗是什么时候写的,是被吴讥评后还是之前所写?他为什么用石涛诗句来回应“学我皮毛,竟成大名”的讥评,是“自谦和服善”还是不服?这段“恩怨”对齐白石“衰年变法”后的艺术发展有何影响?以上种种疑问,剪不断,理还乱,如同一团乱麻,要理清它的头绪,还得费一番工夫哩!
▲吴昌硕为齐白石题写的《白石润格》1920年23厘米X35.5厘米北京画院藏·(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齐白石回应“皮毛”讥评的苦衷
新编《齐白石辞典》附《齐白石年表》称:1922年,齐白石“画作由陈师曾携往日本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画界哗然,卖价丰厚,销售殆尽,至身誉鹊起”
。
《年表》为该书主编敖普安所编撰。其文称的“画界哗然”不知有何出处,但我认为在情理之中。因为去参加中日绘画联展的作者,必须是中国的著名画家才行,而齐白石那时在画界尚属无名。如他自己所述,当时卖画的价格“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而且很少人来问津,生涯落寞得很”。他去参展,自然要引起画界的不满,以至舆论哗然。但因陈师曾声望很高,又是此展的主事者之一,旁人对他莫奈其何,只好由他竟自带上齐白石的作品去日本了。最终结果大出国人意外,齐白石居然成此展中最走红的画家。
“至身誉鹊起”
,主要是指齐画的市场反应,齐白石回忆道:
“经过日本展览以后,外国人来北京买我画的很多,琉璃厂的古董鬼,知道我的画在外国人面前,卖得出大价,就纷纷求我的画,预备去做投机生意。一般附庸风雅的人,听说我的画能值钱,也都来请我画了。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
”齐画在商品市场上“身誉鹊起”
,并不代表同时在画界也“身誉鹊起”
,相反倒引起了不少同行的嫉妒与诽骂。齐白石未成名前,在官气十足的京派画坛中,大家主要是瞧不起齐白石出身低微和无科举的经历,认为齐画缺乏“书卷气”
。齐出名以后,大家又主要攻击齐白石的作品是“匠画”
“无所本”
。如中国画学研究会的会长周肇祥“私下对学生却说:‘千万不要学齐先生,他的画是骗人的。'”民国二十年(1931),齐白石在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任教,
“该校校董,人称‘周斯文’者指齐白石画不守古法,属‘野狐参禅’”。齐白石在寄徐悲鸿的诗句中有“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句,用了“万口骂”来形容,就可知京派画坛中不友好的同行不占少数。性格倔强的齐白石对此作出多种形式的回应。如他画《人骂我,我也骂人》进行本能的自卫;印文“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流俗之所轻也”用以表示轻蔑和自傲;题跋“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表示不理睬和自身超脱;
齐白石《行高于人,众必非》印章作品·(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比较有意思的是:齐白石甚至把对方攻击自己的事,在画上进行长题示众:
余友方叔章尝语余曰,吾侧耳窃闻,居京华之画家多嫉于君,或有称者,辞意必有贬损。余犹未信,近晤诸友人,面白余画极荒唐,余始信然。然与余无伤,百年后来者自有公论。——题《芙蓉游鱼》
(约20世纪20年代)
齐白石居然把这段公案题在自己的画作之上,留待后世,相信历史会作出公正评价,表示出超常的自信心。更有甚者,齐白石对画界一些暗中的排挤,也不能容忍,也要作出公开的表示。如,黄苗子说:
“北平画界的两个集团——‘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各立门户。那时在北平的画家,‘不归杨则归墨’,总得依靠一个‘画会’才能成名立身,否则在北平这个‘文化城’,是站不住的。
”齐白石一直都不是这两个画会的成员。在齐白石未成名前,不能加入画会,尚且能理解。在齐白石成名之后,仍不能加入画会,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况且这两个画会的主要成员还是齐白石的画友。齐白石实在憋不住内心的愤懑,就刻上“一切画会无能加入”的闲章盖在画上,把受到的这种隐形排挤公之于众。
齐白石《流俗之所轻也》印章作品·(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唯独令齐白石不好直接回应,也不能直接回应的,便是吴昌硕所说“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的讥评。首先,吴昌硕是画坛公认的领袖,更是齐白石衷心敬佩的前辈;其次,吴昌硕是他恩人陈师曾的老师,齐白石也曾恳请拜于吴的门下,吴昌硕还有为齐白石写“润例”的抬举之恩。当齐白石听到吴昌硕的讥评,其内心感受如何,旁人只能猜测。说不定吴昌硕当时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但对齐白石而言,其所带来的却是铭心刻骨的伤痛,其感受想必超过画界任何一次对他的攻击。因为吴对齐的讥评散布很广,已被渲染,成为不少人诋毁齐白石绘画最有力的依据。对此齐白石又不能直接回应,但此事如鲠在喉,不得不吐。他便采取了曲折的、迂回的方式进行间接的答复。这里既可以看出齐白石良苦的用心,也反映了他不屈不挠、固执的性格。齐白石选择了清代大画家石涛的话来作为自己对“皮毛”讥评的回应。其比较明显的回应有三处。
1.印章“老夫也在皮毛类”边款:
“老夫也在皮毛类,乃大涤子句也。余假之制印。甲子,白石并记。
”此印刻于1924年,齐白石在20世纪20年代中晚期到30年代的画作上多处盖有此印。
齐白石《花好酒好》齐白石纪念馆藏·(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绘《芭蕉书屋图》创作年代约为20世纪20年代中期。图上方作长跋:
“三丈芭蕉一万株,人间此景却非无。立身误堕皮毛类,恨不移家老读书。大涤子呈石头画题云:书画名传品类高,先生高出众皮毛。老夫也在皮毛类,一笑题成迅彩毫。白石山翁画并题记。
”前一首为齐白石自作诗,后一首抄石涛诗。通过两相对照,齐白石向人表达出这样的意思:连石涛都说他自己是“皮毛类”
,我现在“误堕皮毛类”
,与石涛情况相同,我又何必介意呢?
诗作《梦大涤子》“皮毛袭取即工夫,习气文人未易除。不用人间偷窃法,大江南北只今无。
”齐白石在这诗里叙述自己梦中还在与石涛交流“皮毛”问题,认为像我们这种袭取“皮毛”者是很要工夫的,因为不是用的“偷窃”式的模仿。如果说石涛都是“皮毛”
,恐怕大江南北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皮毛”的大画家了。齐白石这里是借石涛来申述自己的冤屈。因为吴昌硕说齐白石只学了他的皮毛,让齐白石百口莫辩。事实上,齐白石的确实学过吴昌硕的画,但绝不是简单地模仿皮毛。据胡佩衡回忆说:
“记得当时我看到他对着吴昌硕的作品,仔细玩味,之后,想了画,画了想,一稿可以画几张。画后并且征求朋友们的意见,有时要陈师曾和我说,究竟哪张好,好在哪里,哪张坏,坏在什么地方,甚至还讲出哪笔好,哪笔坏的道理来。这时齐白石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这种艰苦认真钻研的精神,真是使我们深为钦佩!”通过胡佩衡亲睹齐白石学习吴昌硕的过程,使我们了解齐白石是从技术层面直到精神层面深入地学习吴昌硕的。如果硬是要说齐白石只学了“皮毛”
,那么,这种“皮毛”却非浅层次的模仿,而是花了大工夫的!
齐白石的《一切画会无能加入》印章作品·(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另外,关于“皮毛”问题,在齐白石诗集中亦屡屡出现。如《题陈师曾画》
“君我两个人,结交重相畏。胸中俱能事,不以皮毛贵”,《释瑞光临大涤子山水画幅求题》
“长恨清湘不见余,是仙是怪是神狐。有时亦作皮毛客,无奈同侪不肯呼”,《天津美术馆来画征诗文,略先以古今可师不可师者,以示来者》第五首“造化天然熟写真,死拘皴法失形神。齿摇不得皮毛似,山水无言冷笑人”等,涉及“皮毛”的诗至少有七八首之多。由此可见,吴昌硕的“皮毛”的讥评,对齐白石的刺痛太深,真可谓深入了骨髓,方使齐白石久久不能释怀。
齐白石《芭蕉书屋图》长跋·(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至于齐白石为什么要选择石涛来作为对讥评的回应,他在与胡佩衡的一次私下谈话中,透露出了端倪。齐白石说:
“大涤子画山水,当时之大名作家不许可,其超群可见了。我今日也是如此!”齐白石认为自己与石涛遭遇十分相似:当时石涛为大名作家不许可,今日齐白石也为大名作家不许可。能配得上称今日大名作家者,齐白石心中恐怕是暗指吴昌硕了。(未完待续·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