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城楼的布置紧张而有序地推进。此时,急迫的事,就是要在城台两侧,挂上两幅大标语。

那由谁来写这堪称“新中国第一的标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国大典总指挥部的人们,把目光集齐到钟灵身上,由钟灵来写。钟灵是蘸着延安的墨水,在书写革命标语过程中成为名人的。在延安,关于钟灵的传奇故事很多。

其中有一件事颇为有趣:钟灵是在抗战爆发后,瞒着家人偷偷地跑到延安的。他是独生子,在家里被父母宠爱,所以来到延安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想家。每当想家时,他就给父母写信,但写出来的信不能寄。因为父母都生活在国统区,给他们寄信,搞不好就可能惹出麻烦来。也正是由于没有钟灵的一点消息,父亲非常着急,曾向许多人打听钟灵的消息,但谁都说不知道。

钟灵的父亲突然想到,钟灵是不是投奔了共产党?做父亲的知道钟灵的脾气,钟灵是一个热血青年,很可能是去了延安。于是钟灵的父亲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钟灵写了一封信,信皮地址上赫然醒目地写着:“延安中国共产党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钟灵的父亲不知道共产党在延安的具体位置,他写这封信多是给自己一个安慰,也没想到这封信会到延安,更没有想到这封信能到钟灵的手里。可事情就这么巧,这封信不仅到了延安,还真的到了钟灵的手里。当时,这件事,在延安被传为佳话。

由于钟灵自小就练习写字。楷体、宋体、篆书,他都练过,并且写得相当不错。当他悄悄参加革命来到延安时,是一个年仅17岁的小伙子。最初他被分配到电话班,当电话员。可他一有空,就写字,搞宜传。他把字变成了武器,仗打到哪里,他的标语字就写到哪里。也正是这样,他那漂亮的字体,传遍了整个延安。

当部队从延安开到北京城时,他又把漂亮的字刷到了北京。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时,怀仁堂前的院子大门、二门都是他布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天安门城楼要作为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天安门城楼上的标语要刷新,任务交给了钟灵。钟灵受领任务后,拿出了全部的看家本领,他丈量了天安门的尺寸,每个字都有一间房子大(字高2米,宽2.2米)。虽然这时解放区已经流行简化字,但为照顾大多数人的习惯,经研究继续用繁体字。

两条标语的字数不一样,左边的标语比右边的标语多一个字,在实际测量中,钟灵发现天安门的九间门楼很有讲究。它们并不是一样宽窄,但是人们视觉中左右四间都是对称的,这是明代的设计者巧妙利用了视觉的错觉原理,门楼的中间部分最大,四六间稍窄,三七、二八、一九依次递减。

钟灵在对标语的设计上,也采用了视觉的错觉原理,将“政府”二字紧了一些,但人们不易看出两字与其他字的不同。

天安门城楼重檐中间,本是悬挂国徽的,但因开国时,国徽还没有确定,于是暂挂一幅横标语,上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这横幅上的字也是钟灵的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袖群贤齐集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定格在天安门城楼。这一天,天安门让国人永记,让世界瞩目。

悠悠几千载历史,浩浩数万里环宇,开国之举,无以胜计。然真正之庆典,迄今尚无一个朝代一个国家如新中国这般宏伟,在建国第一天即举行如此盛大的开国大典。真可谓开天辟地,史无前例。庆典谓“空前”,庆典为“绝后”。

下午2时58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领袖群体,带着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复杂情感,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古砖道上进行着划时代的攀登。

他们一个个既是平凡之人,但一个个又绝非等闲之辈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时,到底有哪些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阅文献得知,列入名单享有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典礼“资格”的新中国领导人、政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622人。

这622人共分为五类:

一、党派代表142人。其中:

中共、民革、民盟代表分别为16人。

中国民主建国会、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宜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自治同盟、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各12人、10人、8人至5人不等。

二、区域代表102人。其中:

西北、华北、华东、东北、华中等解放区代表各15人,华南解放区代表8人。内蒙古自治区代表6人,北平、天津两直属市代表6人,解放区民主人士7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队代表60人。其中:

解放军总部及海、空军代表共12人。

第一、二、三、四野战军代表各10人。华南人民解放军代表8人。

四、团体代表206人。其中:

中华全国总工会、各解放区农民团体代表各16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工商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科学会议筹备委员会、全国教育界、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海外华侨民主人士等单位代表各15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代表各12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各界人民团体代表各为9人,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7人。

以上四类共45个单位,产生正式代表51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规定,凡参加新政协的各单位,其代表名额满10人的,推选候补代表2人;不满10人的,推选候补代表1人。因此,共产生候补代表77人。

第五类是特别邀请代表,共75人。其中:特邀首席代表宋庆龄,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前清翰林张元济,中国近代海军者宿萨镇冰,老同盟会会员张难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担任过教育总长、司法总长的章士钊、江庸,曾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和谈代表的张治中、邵力子等,国民党重要起义将领傅作义、程潜等,老解放区民主人士陈瑾昆、安文钦等,文教界知名人士陶孟和、陆志韦等,艺术界知名人士周信芳、梅兰芳、袁雪芬等,工农方面的劳动模范、英雄人物刘英源、阎存林、戎冠秀等。

下午3时整,中共党内五老之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新中国成立大典开始。毛泽东主席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洪亮声音在天安门上空久久回荡。开天辟地的湖南口音刚落。军乐队立即奏响了庄严激越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随着响彻云霄的国歌声,礼炮轰鸣,毛泽东庄严地按下升旗电钮。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前的旗杆上冉再升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国旗鸣放礼炮之后,毛泽东激昂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决定北平改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面对30万群众汇成的欢腾海洋面对凤凰涅槃的神州大地,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曾联松设计了两个五星红旗设计稿。一个是大五角星里有镰刀和斧头,另一个没有。他寄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是大五角星里有镰刀和斧头的这个样稿。此稿首先被田汉、郭沫若等名家看中,定为唯一中选的国旗。由田汉送呈毛泽东主席审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同意选为国旗,交由政协会议讨论,但建议删去“刀斧头”,成为一幅纯洁亮丽的五星红旗。毛主席说:五星红旗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由于大星上嵌镰刀斧头被删去,作为国旗的五星红旗的创作属性,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即由原来的个人创作变成了集体创作。曾联松是集体创作之一员,因而称他为五星红旗“设计者”,而不是创作者。设若当年他把第一幅五星红旗用为应征图案,就没有了被删改的问题,那他肯定就是独占整头的国旗的创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