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72岁的易安居士、一代词人李清照在南宋都城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悄然离世。

【壹】

北宋靖康二年二月丙寅日(建炎元年,1127年3月20日),一道来自金朝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的诏书让北宋那对最尊贵的父子彻底失去了保留国号和宗庙的希望,金朝皇帝完颜晟下诏废除宋徽宗、宋钦宗帝号,享国167年的北宋王朝就此覆灭,庶人赵佶和赵桓连同北宋皇族、贵戚、大臣、工匠及百姓等10万余人被押往陌生且遥远的北方,史称“靖康之难”“二圣北狩”

在徽钦二帝开始“北狩”的同时,李清照的丈夫、时任淄州(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太守赵明诚因母丧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先行南下千里奔丧,随后李清照也开始了她人生第一次前往江宁的长途流徙生涯。

一生执迷于金石书画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曾有收藏数十万,所有的俸禄和收入都用来购买收藏,“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那时北宋虽已亡国,但宋金之间的战事却并未结束,各地亦不时有叛军占据州县,时局之乱已不允许身单力弱的一代词人李清照将家中藏品一一带走,“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金石录后序》)。”

可惜的是,他们留在青州来不及运走的十几屋藏品都化作了灰烬。“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冀望来春再备船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4岁的李清照独自押运15箱千挑万选之后最为珍贵的藏品在战火之中坎坷南下,经东海(海州,今属江苏连云港)渡淮河,然后过长江抵达镇江,终于在建炎二年(1128年)的春天辗转抵达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与赵明诚会合。

秋九月,赵明诚被南宋朝廷任命为朝散大夫、直龙图阁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他们在这里迎来了短暂的安宁岁月。

但金人的铁蹄并未止步于江淮北岸,各地的叛乱也远未平息,刚刚建立的南宋赵构朝廷一直都在逃亡的路上,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江宁城中发生叛乱,赵明诚罢守江宁弃城而逃,三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写于此时路过乌江古渡口的舟船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月抵池阳(今安徽池州)后,赵明诚被朝廷重新启用,“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

李清照问丈夫:“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

赵明诚说,跟随大家一起逃难吧。“从重。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打马直奔朝廷而去的赵明诚途中“冒大暑,感疾”,到建康行在后病卧不起,李清照前往探视照顾,“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

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取笔作诗,绝笔而终”,写下一首绝命诗后猝然离世,年仅49岁。

国破家亡之恨,夫死孀居之哀,人事凋零之苦,李清照写下了她流传后世的经典词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贰】

长江孤影,形单影只,李清照大病一场,“仅存喘息”。

此时她的家中还有大量收藏和财产,“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因赵明诚的妹婿以兵部侍郎在长江上游的南昌护卫后宫,李清照打算前往投奔,便命管家先行分批将行李沿长江运往南昌。

十二月,金兵破洪州(即江西南昌),已经送往南昌的行李财物和尚在长江之上的书卷金石化为云烟,李清照投奔南昌的计划亦告落空,于是改投在朝廷敕局任删定官的弟弟李迒。

这个时候,朝廷突然传出有人密奏他们夫妇所藏的玉壶上有“分赐金人”之语而存通敌之嫌,“先侯(即赵明诚,宋时称知州为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也。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或传亦有密论列者。”李清照大骇惶然,她不敢也无法辩白,又不能当这事没有发生,无奈收拾好珍藏的铜器等物准备敬献给朝廷,以示先夫之清白。

此时金兵持续南下,时局依然动荡,且敌人行踪无定,中国历史上最会跑路的皇帝赵构带着他的朝廷一路南逃,临安、越州、明州、台州……一路向南,甚至东入海上,李清照只好追随朝廷迁徙的路径逃亡于东南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炎四年(1130年)春起,李清照带着仅存为数不多的轻便书画等物一路流徙于两浙和海上,“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

此时她的身边还剩少数分量轻、体积小的卷轴书帖,以及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的诗文集,《世说新语》,《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几件,南唐写本书数箱。

在流徙的途中,李清照将原本计划献给朝廷的铜器、书籍写本等物留在剡县,后来在朝廷官军搜捕叛军时被取走流入“前李将军家”,此时家中仅剩的藏品“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仅剩下书画砚墨等五六箱,李清照亲手保管,随时带在身边并藏于床榻之下。

而这仅剩的少量且已十去五六的书画也未能逃脱流失的命运。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州。“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夜被人凿穿墙壁,将所剩不多的藏品再次盗走五筐。李清照“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仅有邻人钟复皓拿出十八轴书画前来求赏,剩余的却再也找不到了。

至此,李清照所收藏的金石文物十不存一,她在《金石录后序》中说,“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帙”。

【叁】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的春天,在两浙之地流亡了近三年之久的李清照带着仅剩的“一二残零”抵达皇帝的“行在”临安府与弟弟李迒团聚。

自“靖康之难”和“二圣北狩”起,五年来李清照数度奔徙于逃亡的路上,赵明诚逝后,她独自一人携带仅剩的十数箱文物亡命天涯,最终落得几乎散失殆尽,连行李衣物都没能留下,巨大的痛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她再度一病不起、沉疴难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的李清照已经49岁。自她18岁嫁入赵家,这位“苏门四学士”之李格非家的女公子与她的丈夫志同意合、情趣相投,共同度过了二十多年琴瑟和鸣的美好时光。回想起他们隐居青州时共同校勘金石和赌书泼茶的日子,如今李清照却伶仃孤苦只身流落于江南,数十年光阴匆然逝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弟弟李迒悄悄为她准备好了后事,李清照在给后来搭救她出狱的翰林学士綦崇礼的信《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中说,“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

但她没有在病中死去。经历了两次流徙逃亡生涯的李清照,她的人生从这里翻开了颇为曲折离奇的新章:改嫁、讼夫、入狱、离婚……也正因如此,才情横贯古今的一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此后数百年间落得“晚节流荡无归”、“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等极度负面的评价。

春天的临安城一片繁花似锦,一位名叫张汝舟的武官以仰慕李清照才情的名义与李迒接近,并对病重之中的李清照诸多照顾。

张汝舟本浙江归安(古县,今属浙江湖州)人,早年为池阳军中小吏,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依特奏名制度以“积举数”赐同进士出身,绍兴元年(1131年)官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

百般殷勤的张汝舟向李迒和病中的李清照提出求娶的请求,弟弟李迒感念于张汝舟对姐姐的照顾,在他发誓赌咒、巧舌如簧的甜言蜜语攻势下答应了这门亲事,而李清照为了找到新的依靠可以活下去也同意了再嫁,她在《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中对这一错误的决定进行了回忆:

“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诀,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宋唐之时,女性离婚和改嫁本属寻常事,但自北宋二程发端的“程朱理学”以道德伦理取代天命神权之后,“夫死身未亡,含哀守贞素”,夫死妻守贞便成为加之于士大夫阶层新的道德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清照出身于北宋最为知名的士大夫家庭之一,她是士大夫的女儿,也是士大夫的儿媳,更是士大夫的妻子,在贞洁烈妇成为女性道德新标准的理论影响下,她改嫁张汝舟的行为成为了当时人们责难她的理由。

但她并没有在新的婚姻中获得幸福,她在婚后发现张汝舟并不是真的仰慕和爱她,而是觊觎她曾经拥有过的十数箱珍贵文物。当发现她仅剩的收藏和财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张汝舟露出了他本来凶残的面目。

由于李清照的严词拒绝,张汝舟抢夺“一二残零”不成,便开始对她施以家暴,甚至动了杀心。“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

李清照后悔当初再嫁的轻率,决意离开张汝舟,“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但她以家事纠纷而提出和离的诉求并不能得到支持,廷尉认为家暴只是丈夫对妻子的训诫,并算不得什么大事。

而根据宋朝《刑统·户婚》的规定,如果丈夫不同意,夫妻不能和离

为了脱离张汝舟的魔爪,她决定向朝廷控告张汝舟“妄增举数”的罪行。原来张汝舟当年获得“特奏名”资格时谎报了参加科举的次数,并因此获赐同进士出身,若经证实该属欺君之罪,按律当判流放。而丈夫被判流放后,如果妻子不愿意跟随则可以提出和离,即使丈夫不同意,官府也需判决和离。

但根据宋朝《刑统·斗讼》的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须徒刑二年。是和离还是入狱,李清照选择了后者。

在皇帝的授意下,廷尉审理了她的诉告。告夫入狱的李清照戴着镣铐与张汝舟对质公堂,“取自宸衷,付之廷尉。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但祈脱死,莫望偿金”。

张汝舟被除名并编管柳州,李清照成功和离,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明确记载:“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诏除名,柳州编管。(十月己酉行遣),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号易安居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清照在翰林学士綦崇礼的帮助下免除了“徒刑二年”的处罚仅入狱九天即获自由,她事后写给綦崇礼的感谢信被宋人赵彦卫取名为《投内翰綦公崇礼启》收入他的笔记集《云麓漫钞》第十四卷而传世。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写成悼念亡夫赵明诚的自传性散文《金石录后序》。十月,因伪齐刘豫联金侵宋而避乱金华。

绍兴六年(1136年),李清照由金华返临安,此后的十九年她一直居于临安,直至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在孤苦凄凉中悄然离世。

—— (全文完) ——

【又】

在新近播出的纪录片《凤凰:她的传奇》中,创作者以虚拟剧情为我们重现了李清照当年再嫁和离的情景,也是我写作这篇文章的源起。

数十年来一直忠心跟随她的老仆人齐妈妈因不能接受她的改嫁而离去,她对李清照说,“没成想你竟然做出此等背德毁节之事,先前你若是病死了,倒干净了。”

“我们没有死在金寇手里,没有死在叛军手里,刀山火海都过来了,凭什么现在不能活下去?”

“从今往后,我只当你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录片《凤凰·她的传奇》以剧情加旁白的第二人称对话模式展开,这里既没有去讲述李清照作为一代才女和词人的才华横溢,以及她创作各种传世名篇的历史背景和心路历程,也没有对她一生的传奇故事展开线性叙述,更没有去讲述那个极为动荡的历史年代中个人对家国的责任,而是选择了她晚年极为重要的一个片段,去展现古代女性在人生困局中曲折艰难、痛苦的选择。

面对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892年前的李清照或许比我们今天的某些女性要更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