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鲁迅先生对于我们每个阅读文字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不管是“不断自我安慰的、逃避现实的”阿Q,还是“自欺欺人、迂腐得有点可怜”的孔乙己,都让从小学习鲁迅文章的我们难以忘怀。
然而狂傲如李敖者,一生之中批评过很多人,鲁迅他自然也没有放过。李敖曾多次在不同的访谈节目中、文字中,对鲁迅提出质疑,包括鲁迅的文字、思想以及为人。
渊源
李敖在一次电视节目里说,鲁迅曾做过李敖父亲李鼎彝的老师。李敖父亲当年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成绩一般,鲁迅当时任教于北大中文系,据李鼎彝对李敖说,鲁迅在课堂上的的态度非常不好,发作业基本上都是扔过来扔过去,有时甚至扔了一地。
有人因此认为李敖数次批评鲁迅是因为其父的关系,李敖后来回应称,跟这毫无关系,其父在北大就读时成绩一般,也不突出,且与鲁迅毫无过节。他只是陈述事实,鲁迅对人不友好,“横眉冷对”的事实而已。
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李敖数次批评鲁迅也与胡适有关。
民国时期,鲁迅与胡适之间恩怨不断,鲁迅在文章中曾多次骂过胡适。
而李敖则受胡适思想熏陶,可以说一直崇拜胡适,在学生时代就曾给胡适写过几千字的长信,而胡适也对这个年轻人颇为看重、鼓励,还曾经在信里附赠了一千元钱鼓励他,这给了年轻的李敖很大的信心和帮助,对胡适是非常尊敬和感恩的。在2005年,李敖还想拿出数十万,想在北大为胡适立纪念铜像。
胡适
基于长辈与鲁迅交往的负面印象,李敖个人主观感情上对鲁迅已先入为主。
李敖批鲁迅
李敖对鲁迅文章和思想两方面都提出过批评。
- 首先,李敖认为文学作品上,鲁迅除了几篇经典之外,杂文很差。
“鲁迅的杂文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他的杂文里面没有料,你把他那种感情的语言,煽动的语言,悲愤的语言,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语言,都把它像筛子一样把它筛掉,剩下什么?剩下什么都没有了。”
李敖认为鲁迅的文字非常差,文法不通顺,读起来拗口,句子也很怪,是因为曾经留学日本,受了日本文法的影响。
对于鲁迅的文字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我们学生时代在语文课本里读到的鲁迅文章,也确实感到拗口,体会不到文字的美感。
李敖就选出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句子举例,比如:
“我想,人世是要完结在当作笑话的开心的人们的大家欢迎之中的罢。”
这句话单独拿出来读,确实不够通顺,但李敖明显回避了一个时代背景。当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的开端,连胡适也尊鲁迅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白话文自此时才开始发展。在此之前没人这么写过,自然也就没人能规定那个年代的文法结构应该是怎样。
所以李敖批评鲁迅的文法,其实是选择回避了时代背景的一种诡辩术。
李敖
- 其次,李敖认为鲁迅的思想家头衔名不副实,鲁迅的思想是十分贫乏的。
鲁迅曾多次提到过德先生赛先生,也高举新文化运动大旗,然而被李敖指出违背常识。一个从来不提议会制度的人,怎么空口提倡民主呢?因此认为鲁迅思想贫乏。
然而这似乎是一个逻辑错乱的问题,谈论民主的前提一定要提议会制度吗?李敖似乎是在质疑鲁迅空谈,避而不谈的原因是其根本就不懂议会制度。但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鲁迅是新文化运动实际的领导者之一;他是最早的民主与共产思想者之一;他一生都在与封建、帝国主义、军阀、国民党专政作革命斗争,难道这还不是一位民主的实践者吗?
- 除了文学上和思想上的批评,李敖甚至对鲁迅的为人提出质疑。
“鲁迅在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一年这四年之间,他每个月领的钱,领的干薪。向谁领钱呢?向国民党的政府拿钱。如果说这样子叫高风亮节的话,显然不是。拿了国民党的钱,一年拿四百九十两黄金,这是典范吗?我不认为这是典范。”
这句话直指鲁迅为人,食人之禄,却不做忠人之事。
然而这只是李敖再次展现自己的诡辩手段而已。鲁迅所领取薪水是任职于民国政府期间的工资,完全属于鲁迅本人的劳作所得,他本身在任上也是称职的,所以这些钱鲁迅拿得无可非议,工作了领工资而已。
习惯于批评别人的李敖,也被学者许子东这样评价:只有鲁迅的尖刻,却没有鲁迅的温厚。虽然如今的课本也在去“鲁迅化”,但并不代表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在消弭。是否真的大师,还是要放到时代洪流中去荡涤。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