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

是一颗中国巨星陨落的日子!

他破解100多年悬而未决世界难题,

却被活活累死.......

世界知道他,中国人却不知道,

也许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事。

他留下的疑问,

让所有中国人都沉默了.......

他,就是陆家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出生于上海一穷人家,

家里前三个小孩,

均因患病没钱医治相继夭折,

只有他命大活了下来。

与生俱来的悲苦命运,

似乎注定他这一生都将风雨交加。

16岁,他来到哈尔滨电机厂当学徒,

偶然间看到一本《数学方法趣引》,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

竟然会改变他的一生,

为他带来遗憾、光荣和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中有一道“科克曼女生问题”,

早在1850年就被提出,

100多年来悬而未决。

他心中萌生一个念头:

我要攻克这个世界难题

可他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穷小子,

如何去摘得这数学王国的明珠?

知识的匮乏,

促使他凭着几本高中旧课本,

纯靠自学考进吉林师范大学。

遗憾的是,

当时中国尚未展开组合数学系统研究,

陆家羲不得不恶补俄语,

好读懂那些晦涩难懂的苏联文献。

一支笔,几张纸,

这就是他挑战世界难题的全部条件。

四年没有一天停止过思考,

最终他不光取得毕业文凭,

还基本破解了“科克曼女生问题”!

捧着解出来的答案,

陆家羲欣喜若狂,

但他显然没料到,

他面对的真正不幸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他将凝聚五年心血的,

足以引起世界震动的论文:

《科克曼和斯泰纳系的制作方法》,

寄给数学研究所,也许内容太先进,

过了两年被六个字打发:

“改投其他刊物”。

陆家羲只好用半年时间,

一口气写出了四篇相关论文,

向《中国数学通报》、

《数学学报》等国内刊物投出,

然而,

不是退稿就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时间在陆家羲漫长的等待和失落中,

过去了五年,

随之而来的是科学研究陷于停滞,

日复一日,年复一日,

投稿无门,生活窘困,压抑思想,

这些沉重的负担,

犹一座座大山统统压在他身上,

他就这样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着,

祈盼着光明。

直到终于有一天,

他知道了最最让他崩溃的消息。

中国的研究停滞了,

但世界的步伐没有停下。

1971年,意大利两名数学家,

向全世界庄严宣布:

他们解决了“科克曼系列”!

从那一天起,

这枚数学世界金牌,

永远属于了意大利!

在人类数学史上记载着的,

是意大利引以为傲的,

他们破解了这道百年难题!

而可怜的中国数学家陆家羲,

在此时此刻,

怀抱着他那被无数次退回的、

本该走上世界数学巅峰的论文,

窝在20平小屋里,

等待着下一次折辱的来临。

他以为他已撷取10年的数学明珠:

“科克曼问题”仍然捧在他的手中。

他焦灼地等待有一天能把它公开,

能为国增光,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意大利人已经抢先一步......

直到1979年,

陆家羲读到美国出版的《组合论》,

这是一本世界级组合数学权威期刊。

他从中意外发现:“科克曼问题”

国外已于1971年公布解决。

陆家羲震惊了,“啊”的一声大叫,

一瞬间手脚冰凉!

等他回味过来,早已泪流满面,

自己的论文成果,

比国外早了整整10年,

整整10年啊!

可是,人家发表比自己早了8年

而18年来,

他无数次投稿无数次杳无音讯,

这是多么痛心的现实!

他失去了大好青春,

失去了大好未来,

中国失去了,

问鼎数学巅峰的大好机会,

民族失去了一次,

数学领域翻天覆地的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陆家羲没有倒下,

他擦干眼泪,重拾勇气,

决定冲击数学王国,

另一座可望不可及的组合数学高峰:

“斯坦纳系列”。

陈景润“歌德巴赫猜想”齐名的,

另一大世界级数学难题!

国际专家研判,

若要翻过这座大山,

怕要数十年甚至百年......

陆家羲那时担任高三年级教师,

教学工作非常繁重,

一周授课经常高达15个课时,

还经常被指派给高考生补课,

他卑微地祈求,

能不能给他一些时间,

让他去冲击这座数学世界的高峰,

可他的请求,全都被拒绝......

他不得不开始透支生命,

熬夜时间从后半夜1点延长到2点,

再由2点推延到3点,

他更加形容枯槁,

眼睛经常布满血丝,过早谢顶。

他有牙疼病,

一累就疼,一疼就去拔牙,

没一年他的牙拔光了……

就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

陆家羲居然在1980年春,

完成“斯坦纳系列大集”,

6篇论文初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他上一次翻不过去的“大山”,

这一次能翻的过去吗?

论文寄出去,陆家羲等啊等,

等来死一般的沉寂,

惊才艳艳又如何?

冠绝天下又如何?

他的论文,

始终要被丢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蒙上一层可笑的灰尘!

但这一次,陆家羲拿定了主意:

不能再傻等了,

否则,

将是又一次“科克曼问题”的悲剧!

他把论文直接投到了,

世界权威期刊《组合论》,

能不能为中国人争气,就看这一次。

意料之中的结局,一文惊世界!

西方组合论专家看到论文,

简直如获至宝,

他们很难相信,

困扰世界的这个问题,

竟被一个中国中学物理教师解决!

陆家羲的补充论文,

跨越大洋跨越千里来到美国,

登上世界权威数学期刊,

走向国际视野!

而这一切,

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

相比较此前18年的等待,

这一刻对他来说,

就像梦一样不真实.......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

门德尔逊赞叹:

“这是二十多年来,

组合数学中的重大成就。”

之后,陆家羲的6篇论文,

在1983和1984年的《组合论》上,

99个版面的惊人篇幅连载,

至此,独自闪耀130多年的,

“斯坦纳系列”明珠,

被陆家羲最先摘取,

中国组合数学,

因为他踏上世界数学巅峰!

在西方,

陆家羲三个字已然如雷贯耳,

他是“世界数学界的王者”!

可国内,

仍无人在意被埋没许久许久的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83年,中国特意邀请,

加拿大数学专家门德尔逊来讲学,

门德尔逊感觉一头雾水:

“请我去讲组合数学,

你们中国不是有陆家羲博士吗?”

谁是陆家羲?

大会组织者茫然不知。

还是后来,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

致包头九中校长的信中说:

“包九中的陆家羲,

是闻名西方的,

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

组织者赶忙回国一番调查,

终于发现了优秀的同胞:

陆家羲这颗金子的存在!

那年他被频频请去参加学术会议,

这是陆家羲最受重视的一年,

可也是他凄苦人生的尽头......

华南师院、华中师大、兰州大学、

哈工大等多个高校和科研单位,

邀请他去讲学,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攀登者,

一下站在聚光灯下,

陆家羲只感受到更加沉重的压力。

因为他土生土长、纯国产、非科班,

初中辍学,高中又是自学,

这样的出身,注定了要惹人非议。

他知道堵住非议唯一的办法,

就是自己要出更多的成果,

而且要快,

要对得起国家给他的光荣。

但集中在一刻迸发的光芒,

只会耗得他油尽灯枯......

在中国首届组合数学学术研讨会,

他见到了门德尔逊等国际大师,

门教授真诚邀请陆家羲,

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职。

他婉拒了:

“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的智慧应该留在中国,

以后所有的成果也应该留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10月,经外国专家点名,

邀请陆家羲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

第四届中国数学会年会。

他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学教师。

可让人费解的是,

这位本该被众星捧月的数学大家,

别说一分钱研究经费了,

连去武汉的路费都没有,

学校领导这样问:

“会议与你有什么关系?

你走了,谁来上课?”

陆家羲没有办法,

只能请同事代课,

靠着妻子多方筹措的400元,

才得以成行。

这一次会议,

陆家羲见到世界各地的数学大家,

他特别兴奋,

感觉到一扇中国通向世界的数学大门,

正被一点点推开。

但为了第二天返校上课,

会议结束后他没怎么休息,

金钱和时间,他都浪费不起,

赶硬座连夜回到了包头。

车快到终点的时候,

他已经感觉到自己摇摇欲坠。

那天回到家,

紧凑的行程让他特别疲惫,

晚上他规划着下一步攻关打算,

到躺下的时候,

他的嘴角还带着看到希望的笑意,

他对妻子说,

我太累了,先睡一觉。

这是他几十年来,

第一次睡的比妻子早,

这一觉睡下,他再也没有醒来.......

因突发心脏病,

1983年10月31日凌晨,

年仅48岁的陆家羲去世了,

没有留下一句遗言,

只留给妻女的只有400元债务

和没有着落的报销单据,

以及5箱书籍,

哪怕是报销一次学术会议车票钱,

哪怕是多放他半天的假,

他或许都不至于累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妒斯人,陆家羲去世前,

一家4口,

挤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

仅有一些陈旧家俱和寒酸衣物,

唯一可写字的桌面,

要让给上学的女儿用。

陆家羲自己做演算则是趴在土炕边,

用老婆从印刷厂捡来的废纸。

而最后一次去武汉参加国际会议,

他穿着破了洞的袜子......

他生前,两次攻克数学巅峰难题,

在数学王国的无数分支里,

也是一路冠军,

奈何惊才艳艳,无人发觉;

当西方数学家首先承认了他,

为之折服倾倒时,

国内的掌声和鲜花方才乍起,

可偏偏曾经误才又不惜才,

以至于他在最黄金的年纪,

悄然去了另一个世界!

生的寒酸,死的寒碜,

这就是一位摘得数学王国桂冠的,

数学天才的遭遇!

上天对他太不公平!

1984年,中国组合数学学会,

组织“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委员会”,

对他一生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曾“拒绝”过陆家羲的《数学学报》,

也终于全文刊发了,

他曾投出的“科克曼女生问题”论文。

1989年,

妻子代表他前往北京领奖,

陆家羲,

成为获得我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

唯一一位中学教师。

23年拼搏,

呕心泣血推动中国数学车轮滚滚前行,

直到他离去,

人们终于看到了他的伟大、

认可了他的成就,竖起了他的雕像,

但这些,似乎都来的太迟太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闪耀的时刻猝然陨落,

走的憋屈,走的不甘,

再难的数学题,他都解出来了,

但却解不出社会复杂的人情和关系;

再难的科研路他都孤独的走过来了,

却敲不开哪怕一丁点关注的门!

而也因他的死,

给全中国留下了值得深思的疑问:

为什么最是人才留不住?

为什么会有英才早逝的遗憾?

为什么要以死亡这么决绝的方式,

才能让人们记住他?

这道题太难太难....

他走了,以一道血色,

给后世留下最深的记忆;

他走了,但他的灵魂和志气,

永存中华大地!

曾经,

一个陆家羲哭了,静默离去,

今天,

中国人才强国意志盛况空前,

千千万万个“陆家羲”不会再哭泣!

今天,

2024年10月31日,

陆家羲逝世41周年祭日,

哀叹这位冠绝世界的天才遭遇,

缅怀这颗英年早逝的中国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