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欧电动车谈判的关键时期,欧委会想越过中方谈判的合法代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中方个别电动车企搞“单独约谈”,大家都能看出,这种做法很不地道。消息传出后,舆论一时哗然,“揪内鬼”的热情很高。但实际上,“内鬼”是谁,中国机电商会肯定一清二楚,并不需要网友去揪。机电商会把这个事情公开出来,本身很不寻常。既敲打欧委会,也向“单独谈判企业”释放信号,你们私下里搞的小动作我们都知道,摊到桌面上,也是通过舆论给你们一点压力。

在集体价格承诺谈判的问题上,中方不愿退让,是为了保护及兼顾在欧洲市场份额较小的车企。在欧盟看来,如果能够和中国车企单独谈判,就有利于对中国车企施加更大的压力,如果某个中国车企顶不住欧盟压力,率先作出妥协,也会对其他车企造成示范效应,说到底就是希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统一采取行动、协调立场,不仅对中国车企顶住来自欧盟方面的压力非常有帮助,而且对中方争取更加有利的谈判地位、取得更好的谈判结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并没有束手就擒。他们开始积极寻找各种应对的方法。他们保持冷静,认识到这场争端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做好了长期应对的准备。他们也加强了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要想在这场争端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于是,他们加大了研发投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争取打造出更加优质、高效的电动车产品。除此之外,中国电动车企业还开始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市场。

其实,中欧之间在电动车领域上,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空间。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欧盟在技术、标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如果双方能够摒弃成见,加强合作,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那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现实情况是,欧盟似乎还没有放下保护主义的思维。他们总是想着用各种"小手段"来打压竞争对手,而不是正视中国企业的发展。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阻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指出,提起反补贴调查与反倾销调查的条件等不同,后者需要受害方、即欧盟内部企业出面举证,前者并不需要,欧盟委员会可直接提起。“此次事件发生在欧盟在政治上对华进行明确的所谓‘三重定位’、在经济和产业技术上提出对华‘去风险’‘摆脱依赖’,本身创新竞争能力相对衰落的大背景下。”欧盟决定挑起电动汽车的贸易摩擦,既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也由其在电动车产业相对缺乏竞争优势,对自身产业竞争力信心不足、焦虑加剧等因素驱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务部部长同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展开视频会谈。欧方技术团队或将首次前往中国,中欧电动汽车下一阶段怎么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同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展开视频会谈。他在紧张的会程安排中,仍然在接近凌晨的时间,与中方进行了视频会谈。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此次关于中欧电动汽车谈判的视频会谈,中方是应约。早在欧委会宣布对华发起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时,他就明确表示过,保持沟通好过建立隔阂。

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已具备与欧洲汽车制造商竞争的实力,同时中国政府也坚定支持这些企业,为其提供保障。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拥有自己的“反制武器”。欧盟在对华政策上并不是一致的,中国可以巧妙利用这一分歧,对那些“不听话”的国家实施精准打击,使他们为自己的错误决定承担后果。面对来自欧洲的压力,中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毕竟,欧洲依然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市场,并且在技术与品牌等领域具备一定的优势。

有记者提问: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今天就会生效,中方是否认为中欧之间的谈判会达成解决方案?对此,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问题,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已就此阐明了中方立场。“我想强调的是,在没有业界申请的情况下,欧盟机构执意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并加征高额关税,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损害中欧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损害欧洲消费者的利益,损害欧盟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贸易战如果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中欧双方的经济,还会给全球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需要一个繁荣开放的市场环境。搞贸易保护主义,那可是两败俱伤的结果。欧洲这边也该好好想想了。与其在意识形态的泥潭里跟中国死磕,不如实事求是地看待中欧经贸合作的利弊。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和互利合作,中欧双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共赢。这场中欧贸易战的走向,不仅关系到中欧双方的利益,更会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