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民时期铜元购买能力这个问题,是一定要要分时间和地区。清末有当一文,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民国时期前两者基本退出流通,主要流通的是五文,十文,二十文铜元,部分地区例如四川、河南,还有五十文、一百文流通。由于辛亥革命后各地军政府基本上属于割据状态,各地区因为内部经济条件、矿产资源不一,很多地方币材短缺,因此才导致后来还出现了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乃至于五百文铜元,一般计算铜元购买力时采用十文铜元为单位(国币条例下十文铜元相当于一分,这也是为什么党徽一分等兑十文铜元的原因)
清政府时期,虽然内部统治混乱,币制改革反反复复,但是基本的地区货币管制还是保持稳定的,经过洋务运动、新政以及陈璧铜元改革,清代铜元的基本面值等兑能力是稳定的。
清末铜元考察大臣——陈璧
而北洋政府还能够维持秩序的时候(1912-1917年袁世凯统治时期)一枚银元(清朝银元与袁头银元重量大小一致,径1.55英寸,重七钱二分/26.856克,区别于成色,大概为清银元成色90,含银24.17克,袁头银元成色89,含银23.90克)可以换100-130枚十文铜元,根据最浅显的方法:当时一枚十文铜元可以买一份报纸,相对于这时一枚十文铜元的购买力相当于2020年的0.7-1元人民币左右。
后面,府院之争后,北洋政府慢慢开始无法维持国家秩序,各地军阀林立,互不相让,互相争斗,其中经济体系独立,互相攻击成为常态,因此各省开始滥造银元、铜元,因为铜元大量涌入,加上地区动荡,生产间歇性停滞,导致物价上涨严重。铜元兑换银元的比例也开始大幅下降,到民国十年(1920年)前后,全国各地铜元兑换价都在一枚银元兑换200-300枚十文铜元左右往下,且这段时间里银元也发生了贬值(幅度25%左右)。这时一枚十文铜元的购买力相当于2020年的0.4-0.7元人民币左右。
整个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混乱让铜元滥铸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1925年前后,各地铜元兑换银元的比值进一步上升,达到300-400枚十文铜元兑换一枚银元的程度,这时一枚十文铜元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2020年的0.3-0.4元人民币左右,到了1930年,铜元进一步贬值,达到500-800枚十文铜元兑换一枚银元的程度,这时一枚十文铜元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2020年的0.2-0.3元人民币左右。其中一些地区,比如甘肃、四川等地,更是军阀滥造的主战场,私版、砂版铜元层出不穷,导致地区经济完全混乱。不过这个时期,一些特定时期、地区铸造的精美铜元,得到了较高的追捧,地区铜元交换,不以面值为完全准则,而是以钱币铸造工艺、材质为主。
1933年3月10日,国民政府实施废两改元,开始实行以标准银元(船洋)为基准的银本位货币制度,船洋大小重量延旧不变,成色88.0,含银23.49克,铜钱和铜元作为中国法定支付货币的历史结束。当然,这一时期,铜元的铸造依旧在继续,而以往发行的各类铜元,在往后的历史里依旧发挥着重要的经济货币角色,如今,更成为了我们钱币收藏领域的一颗闪亮明珠。
关于清、民时期铜元的购买力是多少。大家感兴趣,想要了解的更为清楚的,可以参考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
注:
1.陈璧(1852-1928 [1] ),字玉苍、佩苍、雨苍、禄远,号玉巷(苏园老人),晚年别号苏斋, [4] 中国福建侯官 [5] (今闽侯县南通镇苏坂村)人,清代杰出的官员和经济学者 [2] 。
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十九日生,17岁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年)赴考,以“经文策问冠场”,得中举人,光绪三年进士及第。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内阁中书,光绪十五年简放湖北主考官,光绪十六年补宗人府主事,光绪十八年升礼部铸印司员外郎。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1896-1899年)回闽奔丧,整顿船政,开矿办学。光绪二十七年任太仆寺少卿兼顺天府尹,光绪二十九年任商部侍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户部侍郎。光绪三十三年,升任邮传部尚书,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宣统元年(1909年),遭到弹劾罢官。[1] 民国十七年(1928年)逝世。
2.部分资料参考:知乎 庄大侠 《民国时期铜元的购买力是多少?》
3.废两改元:
民国22年(1933年)3月10日,中国币制开始废用银两,改用银元。银两是中国历来通行的货币单位。近代,银元广泛流通,形成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的局面。
在民国6年(1917年)的时候虽有倡废两改元之议,迄未实现。3月10日,中国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原定以银两收付者,在中国上海应以银两7钱1分5厘折合银币1元的标准以银币收付。上海以外应按4月5日申汇行市,先行折合规元,再以规元7钱1分5厘折合银币1元的标准收付。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3银行兑换银币。
4.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原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军阀,掌握军政大权,与黎元洪分庭抗礼。
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最后由徐世昌出面了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双方斗争更趋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