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巍峨筑峰难,千岩万壑路漫漫。打造一个学科的过程,犹如在未知的荒野中开辟出一条蜿蜒而光明的道路,荆棘密布,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肿瘤化疗科主任张俊平教授感受更深。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经过国际顶尖神经肿瘤化疗中心培训、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的神经肿瘤化疗专业人员,她始终致力于神经肿瘤化疗的研究与临床实践,20年磨一剑,打造国内首个神经肿瘤化疗专科,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光明。

敢为人先,填补国内脑肿瘤化疗空白

20年前,国内并没有专门从事脑肿瘤化疗的专业人员。彼时,博士毕业前,张俊平教授面临着职业选择,是去知名大医院肿瘤内科直接就业,还是继续做神经肿瘤化疗博士后,从事当时国内冷僻、少有人涉足,没有成熟经验可以遵循的神经肿瘤化疗工作。

而要做出选择,需要很大勇气和魄力。20年前,肿瘤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还处于兴起和发展阶段,非常需要专业人才,但当时能培养肿瘤学博士的院校并不多。各大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也都是以肺癌、乳腺癌等高发肿瘤为主的患者。

神经肿瘤化疗作为神经科学和肿瘤学的交叉学科,要求医生既要具备肿瘤学知识,又要有很全面的神经科学知识,而肿瘤学博士毕业并不能直接胜任神经肿瘤化疗工作,还要再经过数年的神经科学相关培训,专科医生培养的时间成本较高。再加上与其他肿瘤相比,神经肿瘤发病率低,患者数量相对较少,能治疗的药物非常有限。

“我当时纠结了半年。”张俊平教授笑着坦言,为此,她还专门去广州拜访了陈忠平教授。陈忠平教授当时从加拿大回国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创建神经肿瘤外科不久,他的理念是神经肿瘤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而国内没有神经肿瘤化疗专业人才,他就想招收博士后,着手培养专科医生。

见完导师后,张俊平教授下定决心,去当一个开荒者,选择做神经肿瘤化疗博士后。“当时想着反正自己是从本科、硕士、博士一路应届读上来的,还年轻,有试错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俊平主任与导师Patrick Y.Wen合影

2006年,张俊平教授博士后出站,选择来到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开展神经肿瘤化疗工作。2011年,张俊平教授成功获得美国神经肿瘤协会fellowship资助,赴美国哈佛大学Dana-Farber肿瘤中心神经肿瘤科学习一年,师从国际著名神经肿瘤专家Patrick Wen。回国后借鉴吸收先进经验,三博神经肿瘤化疗发展日新月异,从1个人单打独斗到如今神经肿瘤化疗科的11人团队;从没有几个药可用到现在科里在研的临床新药试验十余项;从20年前每个月化疗十余例次患者到现在每月化疗出院三百余例次。现已累计诊疗2万余例次脑肿瘤及脊髓肿瘤患者,遍及全国32个省区,给无数家庭带来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授予美国神经肿瘤协会Fellowship Award Winner

培育人才,不断壮大神经肿瘤化疗力量

成绩的取得,与张俊平教授极大的努力、毅力和创新分不开。来三博脑科工作3年后,在张俊平教授努力下,神经肿瘤化疗科于2009年6月正式成立。

人才对于神经肿瘤化疗学科建设来说,就像是灯塔之于航船,是引领方向、照亮前行道路的关键所在。张俊平教授深知这一点。在科室成立之初,她就制定了详细的培育人才计划。

因为神经肿瘤化疗交叉学科的属性,神经肿瘤化疗科区别于其他癌种治疗科室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它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张俊平主任介绍,从事神经肿瘤化疗科的医生,必须具备神经科学知识,这包括神经外科急症的识别和诊治,如脑积水、脑疝,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判断,患者会因为这些严重合并症而死亡;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神经肿瘤病理及分子病理知识,以胶质瘤为例,这一个病种就分为5大类27型,同样是弥漫中线胶质瘤,不同年龄、不同发病部位预后和治疗都有不同,如果不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则无法精准诊断,更谈不上精准治疗;此外还需要医生具备高水平的脑和脊髓核磁影像读片能力、熟悉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相关合并症的诊治等。

“如果医生不具备扎实全面的神经科学及肿瘤学知识,不仅无法精准诊疗,容易误诊误治,也难以保证医疗安全。”为此,张俊平主任在科室成立时,就着手打造学习型组织,坚持雷打不动的每周科室学习时间,通过轮流讲课教学相长不断积累提高专业知识。

随着科室成员专业能力提升,张俊平教授又致力于发展研究型组织,每个科室医生明确分工各自关注的病种,对自己负责的病种存在的临床问题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服务于临床,为解决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开展研究。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张俊平教授带领团队通过不断学习最新的科研成果,掌握国际前沿技术,将先进的化疗药物和治疗理念引入临床,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甚至帮助一些患者实现了从“绝望”到“希望”的转变。

科研创新,践行和推动脑肿瘤规范诊疗

临床上,化疗药物是神经肿瘤患者治疗的利器之一。当年,张俊平主任开始从事神经肿瘤化疗时,却面临着治疗脑肿瘤化疗药物少、临床缺乏有效化疗方案的难题。为了突破困境,张俊平教授广泛深入调研,借鉴体部肿瘤药物治疗进展,结合脑肿瘤病理生理特性,创新性地探索开展了十余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为播散复发胶质母细胞瘤、儿童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非典型/恶性脑膜瘤、复发髓母细胞瘤等难治性脑瘤提供了有效方案。

她首创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替莫唑胺和依立替康治疗研究,为难治性播散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提供了有效化疗方案;对治疗儿童视路胶质瘤CV化疗方案的改良,使客观反应率从50%提高到80%;最早开展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成人高级别胶质瘤的研究,研究成果在2018年美国神经肿瘤年会进行口头报告;近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研究再次被美国神经肿瘤年会录用为口头报告,将在2024年11月会议期间做报告。创新性研究不仅为脑瘤患者解决了有效化疗方案匮乏的难题,而且为神经肿瘤治疗贡献了中国力量。

张俊平教授深知,一个人、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脑肿瘤患者获益,张俊平主任还把不少精力投入到学术讲课,身体力行,致力于推动脑肿瘤规范诊疗。

“当时,我刚组建神经肿瘤化疗学科时,有很多神经外科医生同仁认为化疗对脑肿瘤没有用,不接受化疗。”张俊平教授笑言。她本身有一股执拗劲,为了让医生同行认识到化疗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和参加学术会议,讨论交流,以及总结化疗临床数据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介绍脑肿瘤化疗进展等,逐渐让大家认识到化疗是有用的。仅2019年,在国内18个城市,进行了46讲。经过这么多年持续呼吁和努力,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化疗的重要性,化疗是脑肿瘤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学术推动,张俊平主任还开展卓有成效的患教讲座,系统讲解髓母细胞瘤、胶质瘤、生殖细胞肿瘤诊疗知识,通过科普助力脑肿瘤规范诊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年会发言

作为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她每年举办专题研讨会,聚焦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儿童脑瘤、神经肿瘤病理新分类等,传递国际前沿动态,聚“诊”凝“治”,提高青年医生诊疗水平。还通过远程网络会诊及线上学术会议,指导基层医生诊治神经肿瘤患者,把先进技术传递到基层,降低地区间诊疗技术水平的不均衡,进而帮助更多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俊平主任2022年荣获“第八届北京优秀医师”

因在医教研等方面的贡献,张俊平教授曾获得“2016年首都优秀青年医生”称号,并于2022年荣获“第八届北京优秀医师”。在建党百年之际,被评选为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代表发言。

同质化管理,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患者

患者所望皆所向,医者大爱无疆长。为了让更多神经肿瘤患者不用来京,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自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肿瘤化疗科在河南三博脑科医院开设了神经肿瘤化疗病区。之所以选择河南郑州,是因为其十省通衢交通枢纽,化疗病房的设立不仅方便了河南脑肿瘤患者,也惠及部分江苏、湖北、陕西、山西等地患者就医。

虽然神经肿瘤化疗病区在河南三博脑科医院才开设一年多,但已经有上千位患者体验到优质医疗。近日,河南三博脑科医院神经肿瘤化疗科收到一封手写的感谢信,这是一个72岁的复发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在外院辗转接受多次化疗,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日益恶化,偏瘫卧床,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家属慕名找到了张俊平教授团队,郑州病房住院后,在医护团队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肺炎好转并顺利完成第一周期化疗,患者精神状态和症状显著改善,能够重新迈出步伐,家属激动不已,十分欣喜!

为了让患者可以在河南也享受到与北京同样的优质医疗,张俊平教授采取了一个科室、北京/郑州两地病房、同质化发展新模式。“北京和郑州两地化疗病房是一个科室,一体化、一个团队,都由我担任主任。科室所有医生北京郑州办理了多点执业,医生轮换去郑州工作,我是每2周周五在郑州看门诊和线下查房,其余时间通过线上进行。”同质化管理的关键在于人员和管理制度。医生的一体化保障了患者享受到的医疗技术和医疗品质的统一;医院管理制度的支持是同质化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

未来展望,多学科协同发展

化疗作为神经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应与外科、放疗、影像、病理、基础研究等协作,共同推动神经肿瘤的进步,致力于神经肿瘤多学科协同发展是张俊平教授未来的努力方向。

“我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俊平教授表示,无论是全国范围内还是北京范围内,这两个学会都是以多学科专家为特色,依托学会开展学术活动和临床研究,促进多学科协同发展。

小学科,也能大发展。二十年前,神经肿瘤化疗是一个小众、冷僻、少有人愿意从事、难且复杂的领域,没有太多现成经验可以遵循,也没有人知道能不能发展起来。张俊平教授凭着兴趣做了,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做对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帮助到患者及其家庭,小学科也可以发展成强大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