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永不失联系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有的孩子或许刚开始没什么出彩表现,时间越长越有后劲,在学习习惯、耐力品质等方面都比较突出。
图片丨Jake Michaels
来源丨公众号“新东方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担忧:孩子小学阶段时,学习状态挺不错,但一上初中,感觉吃力了。很担心这样下去,孩子最后跟不上了。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有的孩子或许刚开始没什么出彩表现,时间越长越有后劲,在学习习惯、耐力品质等方面都比较突出。
仔细观察这些孩子,不难发现,他们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普遍有这4个特质。
父母情绪稳定、平和
长期生活在充满戾气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容易变得易怒、没耐心,很多时候,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或者随意在孩子面前发泄不满,只会破坏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当他需要额外花更多气力去应对外界的“狂风暴雨”,又怎能全心全意地把心思放在学习和生活上?
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未来的样子。只有父母收起坏脾气,管住自己的怒火,才能让家变得温暖幸福,孩子才会更加出色优秀。孩子日后遇到困难、挑战,想的不是靠发火、暴力来解决,而是沉下心不断思考探索可行的方法。
当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埋怨、不满,懂得了理性地表达,再大的难处都能迎刃而解。
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聪明的父母,不会过分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操心,时刻为孩子亲力亲为,反而是提前把时间、精力花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上。
就如一位妈妈说的:“从孩子上学开始,我们就商定好学习规矩,我不做孩子学习的‘拐杖’。因为学习是孩子的任务,成绩不好暴露问题不要紧,把不会的、不懂的及时向老师请教。”
只有从一开始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他日后学习科目多了,作业量大了,也能自己应付,靠自己努力进步。
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
不少家庭会存在这样的认知误区:孩子都上中学这么大了,该懂事了,不需要父母天天盯着看,管好他的学习就行。
事实上,孩子“青春期”这个关键阶段,父母的参与、陪伴更不可缺席。
相较于学业和成绩,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性格的形成更为重要。家庭气氛的滋养、父母的陪伴与慈爱、亲情的交流,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
别小看父母待在孩子身边的时间,一分一秒都传递着爱。特别是生活、学习遇到迷茫、难处的青春期孩子,他不好意思主动开口向父母求助,但不意味着他不需要、没要求。
只有他切实感受到,自己不知所措、失去方向的时候,父母依旧不离不弃,始终牵住自己。他才敢迈开步子,让自己一步步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人。
家里充满正能量
有句话这么说:在一个家里,人和人之间的能量是会“转移”的。总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怨这怨那,本质就是把父母的痛苦、难处转移到孩子身上。
孩子听多了,自然也觉得生活没劲、学习没意思。一个满脑子装着外界的焦虑、抱怨、委屈的孩子,永远活不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来。
孩子对未来是否有期待,能否不畏困苦自驱向前,重在父母的正能量传递和感染。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藏着孩子的命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就像孩子的心灵驿站,能源源不断给孩子补充能量,让他快跑向前,一路高歌。
为人父母,都盼着自家孩子好,有出息。但方法要用对,更得明白孩子成长需要什么营养和补给。给他足够的肯定、信心、鼓励和安全感,同时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相信孩子能发自内心喜欢学习,愿意挑战困难。当他有足够动力和能量,对未来有迫切渴望,也必将会勇往直前。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