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公元前 180 年吕后的离世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西汉王朝激起了千层浪。长安城中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瞬间爆发,吕氏家族在这场风暴中几乎被连根拔起,曾经权势滔天的他们在血雨腥风中走向覆灭。

吕氏家族倒台后,朝中大臣们迅速聚集在未央宫,一场决定大汉王朝未来走向的会议紧急召开,主持会议的正是陈平与周勃这两位诛吕功臣。按照汉朝礼制父死子继是皇位传承的正统方式,汉惠帝刘盈虽已去世,但其名下尚有六个儿子,理应由他们中的一人继承皇位。残酷的现实是这六个孩子中有两个夭折,剩下的四个虽有王侯之位,却并非惠帝亲生,而是吕后采用移花接木手段安插的棋子。吕氏已灭,若让这些与吕氏关联紧密的孩子登基,无疑是在王朝的心脏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后患无穷。于是群臣果断将他们排除在继承人选之外,目光投向了汉高祖刘邦的其他儿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讨论继承人选时,有人提出齐王刘襄是高祖嫡长孙,是皇位的合适人选。这一提议得到了部分大臣的支持,眼看就要通过,琅琊王刘泽却站了出来表示反对。刘泽与刘襄之间有着复杂的恩怨纠葛,吕后在世时刘襄为扩充势力,以拥立刘泽称帝为诱饵,将其骗至齐国都城临淄扣押,吞并了他的军队。刘泽深知刘襄的手段更明白若刘襄称帝,自己恐难有善终。但他不能在群臣面前提及私人恩怨,于是他慷慨陈词:“齐王刘襄虽是高祖长孙,但他宠信驷钧,此人乃衣冠虎狼之徒,为齐人所痛恨。若刘襄称帝,驷钧必然专权,这岂不是又一场吕氏之乱?所以立齐王万万不可!” 刘泽作为刘氏宗室长辈,他的话颇具分量,且他将驷钧与吕氏类比,在诸吕之乱刚平定的敏感时期,大臣们对任何可能引发类似祸乱的因素都极为谨慎,刘泽的反对意见几乎一锤定音,否决了刘襄的继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又有人提议立刘邦的小儿子淮南王刘长,但刘长年纪尚小且是私生子,立他为帝有损大汉颜面,此提议也被否决。经过反复权衡与讨论,群臣最终一致认定,代王刘恒是最合适的皇帝人选。

刘恒之所以被选中,与他和母亲薄姬的经历密切相关。薄姬本是诸侯王魏豹的妾室魏豹兵败后,薄姬沦为俘虏,被送进汉朝宫廷成为宫女。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邦在织室中看中了薄姬,将她带回后宫宠幸了一次,薄姬便怀上了刘恒。此后刘邦对这对母子再无过多关注,刘恒七岁时被封为代王,前往西北偏远的代地。代地虽荒凉,但远离了长安的政治漩涡,刘恒在这里成长为一个温润有礼的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薄姬在刘邦生前不受宠爱,她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刘恒身上,教导他节俭爱民。她从不参与朝政,也未因身处后宫便对权力趋之若鹜,而是放手让刘恒去历练,体验民间疾苦。刘邦死后吕后掌权,薄姬母子低调行事,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吕后曾想改封刘恒为赵王,刘恒以守边为由拒绝,这一决定既展现了他的淡泊,也让吕后对他们放下了戒心。薄姬在代地与民休养,积极配合中央政策,这也为刘恒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当长安的使节带着迎立刘恒为帝的诏书来到代国时,刘恒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好运冲昏头脑。他召集心腹大臣商议大臣们意见不一。部分大臣认为朝中功臣宿将势力强大,此时进京继位风险太大,建议刘恒称病推脱静观其变。而中尉宋昌则坚决支持刘恒奉诏入京,他认为天下人心仍系于刘氏皇族,功臣宿将即便有不轨之心也难以得逞,刘恒应顺应天意登基称帝。刘恒犹豫不决,又去询问母亲薄太后,薄太后却让他自己拿主意。最后刘恒请来卜正占卜,龟甲显示大吉之兆,这才让他下定了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确保万无一失,刘恒先派舅父薄昭前往长安探查虚实。薄昭回报说,陈平、周勃等大臣皆忠心耿耿,诚心迎立刘恒。刘恒这才启程前往长安。行至高陵他仍谨慎小心,让薄昭先行入城观察动静。得知丞相陈平率大臣出城等候后,刘恒才继续前行至渭桥。在渭桥文武百官跪地参拜,周勃却突然站出以军礼拜见,并请求刘恒屏退左右,他有要事禀报。宋昌见状大声质问周勃,周勃尴尬之下跪地献上象征天子权力的玉玺。刘恒展现出帝王风范,扶起周勃辞受玉玺,表示到府邸再议。

进入长安城后群臣拥刘恒进入府邸,陈平献上《尊帝疏》,群臣再三劝进,刘恒谦让再三,经过五次往复,刘恒最终接受了玉玺。此时皇位上还有少帝刘弘,刘弘虽是惠帝之子,但因吕后的缘故,其身份备受质疑。朱虚侯刘章的弟弟东牟侯刘兴居主动请缨,带领太尉夏侯婴和大谒者张释等人入宫清理少帝。刘弘当时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恐万分。夏侯婴呵斥他离开皇位,将他带至宫外,最终刘弘未能逃过厄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理完少帝后刘恒登上御辇,在仪仗和车队的簇拥下进入未央宫,正式登基称帝,是为汉文帝。他登基后将吕氏所占土地重新划归刘氏宗室,诛杀了惠帝名下那几个假儿子以绝后患。

汉文帝在位期间,大力推行节俭之风。他身着粗布袍,龙袍破了也只是修补后继续穿,甚至穿着草鞋上殿议事。他曾想建造露台,得知花费巨大后便放弃了这一想法。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在位 23 年,多次减免田赋,还下令国家赡养八十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米肉。在他的治理下,汉朝开启了 “文景之治” 的繁荣局面。

公元前 157 年汉文帝驾崩,他一生践行节俭爱民的理念,临终前还叮嘱不得劳民伤财薄葬自己。汉文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不受父亲重视、被放逐边疆的皇子,在命运的转折中登上皇位,成为一位被后世赞誉有加的贤君。他的谨慎、节俭与爱民,为大汉王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无愧于 “三代以下第一帝” 的美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