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军的战神,毛主席也曾经夸他是“最会打仗的”,他的一生,戎马天下,用兵如神,所向披靡,战功赫赫,他就是我国十大大将之首——粟裕。

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前后参与了无数次重大的战役,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但如果说起哪一场战役对他的个人意义最大,那一定是苏中七战,也就是苏中七战这一系列的的胜利,把粟裕的军事生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将军

苏中解放区,国共两党必争之地

苏中解放区东达黄海,南临长江,西濒运河,北依两淮,还与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杭州隔江相望,并且与苏北解放区相接,是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而且苏中地区本身自然条件优越,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物产丰富,可谓是一片富饶之地。而且它还是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根据地,有着一定的军事物资与良好的群众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解放战争开始之前,蒋介石就对苏中地区虎视眈眈,在和平谈判时,甚至还提出让共产党把苏中地区交给国民党管辖这种无理的要求。解放战争开始后,蒋介石一边派重兵去围攻中原解放军,一边又集中了31个旅的力量去向苏皖地区进攻。其中,进攻苏中地区的是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所指挥的军队(共有15个旅的军事力量)。而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更是清楚蒋介石的阴谋,在1946年5月,全面内战还未爆发时,他就已经开始集整部队,进行战斗训练,安排战略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密部署,确定苏中作战方案

蒋介石为了能够夺取苏中乃至整个华中解放区,制定的进攻计划是从交通干道与地理位置入手。他决定以铁路干线为轴线,主力军队再由南向北发起进攻,这样不仅可以掌握交通要道,更是可以切断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之间的联系。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央也对蒋介石的战略作出了应对措施。既然蒋介石有心要攻打苏中地区,甚至想要歼灭华中野战军,那么我们就将计就计,不派主力军队防守,而是撤出包围圈,再从后方突袭。于是中央命令刘邓大军与山东野战军共同渡过淮河向南行军,再让粟裕的华中野战军的主力部队进攻淮南,与山东野战军会合并占领蚌埠浦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正在苏中进行备战的粟裕接到中央的战略指令时,他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粟裕认为,这种打法确实可以让敌人手忙脚乱,但是这种战术十分冒险,除非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保证首战必胜,否则就有可能遭遇敌人的包围。而且,从敌军后方进行作战,军事物资运输十分困难,很有可能造成物资脱节。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丝一毫的冒险都有可能使得我军丧失作战优势。

于是,粟裕决定致电中共中央,提出自己的对策,电报中表示:应该把华中野战军的主力部队放在苏中地区。因为如果要进攻淮南,那么面临的是邱清泉的第五军以及张灵甫整编的第74师,这两只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而且还配置了全美械的武器,与其硬碰硬,我们很难占得上风。相比之下,苏中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就薄弱一些,如若发起战斗,我军的胜算也会更大,即使处于劣势,苏中地区本身物资充足,而且共产党在此地的群众基础非常好,我军也可以退居后方。

中央在收到粟裕的电报后,反复斟酌,权衡利弊,最终敲定了这一作战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中七战七捷,粟裕“战神”之名远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中第一战在宣泰(宣家堡与泰兴),国民党进攻苏中解放区的总指挥李默庵选择了兵分三路,发起进攻,其中兵力最强的是李天霞所率领的第83师。李天霞本人是黄埔高校的高材生,恃才傲物,十分狂妄,甚至还叫嚣:我一个师就能打下整个华野!而粟裕在得知敌军的军事部署之后,决定率先进攻第83师。

因为,83师实力强劲,敌人一定认为我军不敢贸然进犯,警惕性不会太高,而且,83师并未集结完毕,此时进攻,必能出其不意。当战斗开始后,华中野战军几乎全体出动,直逼李天霞的第83师。但粟裕懂得“兵不厌诈”,虽然最终目标是第83师,但他一开始只派遣了几支小队伍前去进攻,李天霞并未在意,他料定这只是我军的试探,然而,在小部队进攻之后,整个华中野战军的主力都打了上去,还未集结完毕且未做好准备的第83师瞬间土崩瓦解,无力抵抗。我军首战告捷,不仅歼敌3200余人,还缴获了大量先进的美式军械。

苏中第二战是在皋南进行的。在我军进行第一战时,国民党整编第49师就对如皋发起了进攻,收获消息的华中野战军决定以4倍的兵力,奔袭第49师。在各部队的完美配合下,我军成功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拿下第二战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前两战的胜利,使得我军士气大振,乘胜追击,在海安战斗(第三战),李堡战斗(第四战),丁林战斗(第五战),邵伯之战(第六战),如黄路之战(第七战)这几次战役中打的游刃有余,不仅重挫国民党军,还打开了进入扬州、泰州的通道。

苏中地区的战斗历时45天,七战七捷,我军伤亡16000余人,国民党军伤亡53000余人,苏中七战可谓大获全胜,粟裕的“战神”称号也就此远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苏中七战七捷使我军士气大振,他的胜利为我军后续的内战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粟裕在此次战役中可谓是用兵如神,他的战略部署灵活多变,稳扎稳打,总能让人出乎意料,也能让敌军措手不及,这样的将领无愧于毛主席的夸赞,更无愧于他“战神”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