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孟良崮地区的一场战役,具体时间是1947年5月13日到16日这三天,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之下,华东野战军在近40万国军的包围之下,全歼了当时有着“蒋家御林军”的国民党整编74师,74师的师长张灵甫就此陨落。

那么孟良崮战役的具体交锋情况如何呢?张灵甫为何到死也没等到40万援军?张灵甫究竟是怎么死的?粟裕到底有没有指挥才能?粟裕真的只是靠运气在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的3月,蒋介石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决定把兵力集中在一起,对陕北和山东地区实施进攻,先把这两个地区给占住,然后再逼向华北和华东,进而占领整个中国,这是当时蒋介石的一个大致策略。

在山东战场上一共有40万国军,总指挥是顾祝同,他坐镇在徐州,这40万大军又分别组成了三个兵团,分别由汤恩伯、王敬久、欧震这三个人带领,蒋介石也是根据华东野战军的作战特点制定了方案,就是让这三个兵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集中到一起,企图一举歼灭华东野战军。

当时华东野战军的主力,主要位于沂蒙山区一带,由陈毅和粟裕所带领,如果硬碰硬,陈毅、粟裕带领的27万华东野战军想要打败顾祝同带领的近45万国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是人数差距、二是武器装备差距,虽然说轻武器方面差距不算很大,但是在一些重型武器方面那差距太大了,国民党军当时拥有很多美国的先进型武器,各种大炮、重机枪应有尽有,还有制空权,他们也在占着。

而陈毅和粟裕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来调动国民党军队,尽量地把他们给分开,不然的话那就毫无胜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47年4月初到5月初的这一个月时间里,粟裕一共制定了五次调动国军的计划,这些计划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华东野战军的各个部队时而向南,时而向北,时而往东,时而往西,引诱国民党军追击。

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样的话既可以消耗国军的一个体力,而且还能消耗他们的意志力,又可以诱惑他们的一个战略判断,让他们摸不着边。

当然这个计划实施的并不是特别顺利,有个小插曲,因为华东野战军这样来回跑,在消耗了国军的同时也消耗了自己。

许世友当时就在电话里顶撞了粟裕,他说:“你们指挥员一个命令,我们下边的人就要一直跑,你们体谅我们的难处吗?”

许世友也是爱兵心切,不想让手下的兵这么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知道这种情况吗?粟裕当然知道,但是没办法,谁让解放军的总体兵力差呢,最后在粟裕和陈毅的坚持之下,国民党军终于上套了。

第一兵团的汤恩伯出现了判断失误,他认为华东野战军在他们的大军挤压之下已经变得惊慌失措,不敢应战了,因此汤恩伯决定全线追击,让74师作为主要突击力量向北推进。

当时74师的师长正是蒋介石的爱将张灵甫,并且74师的武器装备非常的好,全部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为了保证74师的行动安全,汤恩伯又让黄百韬的25师和李天霞的83师分别跟在74师的两翼,他们当时这个师是整编师,其实是相当于一个军的人数的,大概一个整编师有32000多人。

在张灵甫的带领下,他们很快便占领了新泰、蒙阴等地,并且随后又占领了杨家寨、三角山、孟良崮等地,直指当时华东野战军的指挥部所在地坦埠,但在张灵甫带领74师势如破竹向前推进之时,却犯了兵家大忌。

他们推进得太快了,把25师和83师也落在了后边,此时的张灵甫带领的74师瞬间陷入了孤军深入的状态,这个时候对于华东野战军来说战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得到了这种情报之后,立马做出判断,集中围歼74师,把它给吃掉,粟裕和陈毅商量之后,很快便做出了一套方案,概括为16个字:“正面反击,两侧切入,断其后路,阻击援军。”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27万华东野战军分为两大批,一批去围歼张灵甫,另一批在第二个包围圈去阻击周围的40万援军,这就是粟裕的大体战术,这个战术能否奏效的关键点,粟裕也清楚的知道,那就是一定要快速解决张灵甫,一旦慢一步,那让国军的40万大军支援过来了,那就完蛋了。

不过粟裕当时确实是敢打,这是一场险仗,非常艰难,了解粟裕的都清楚,粟裕非常爱打这种恶仗、险仗、神仙仗。

到了5月12日的中午,粟裕下达了作战命令,当时华东野战军的九个纵队,一个纵队大约就是三万多的人数,粟裕的具体安排是让第四、第九纵队在正面进行攻击,让第一纵队和第八纵队负责左右两侧,迂回穿插着阻断83师和25师,让第六纵队绕道74师的后边,把垛庄给占了,断了他们的后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派第六纵队绕后呢?其实这里有个小插曲,因为第六纵队之前在74师的手上吃过很多败仗,粟裕也是借此给第六纵队一个机会去报仇,最后让第二、第七、第三、第十这四个纵队,在第二大包围圈内去拦截大范围圈外边的40万国军。

在华东野战军出动之后,74师的师长张灵甫很快就明白了粟裕这是要围歼自己,因为张灵甫也不是吃素的,张灵甫这个人文武双全,并且在抗日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经常追着小日本揍,所以说在华东野战军开始进行围歼计划的同时,张灵甫完全能够冲出去。

因为74师距左右两侧的83师和25师很近,虽然说有一段距离,但是不远,可能连10公里都不到,凭借他们的作战能力,随便往哪个方向走,都能与另一个师汇合,一旦汇合成功的话,粟裕的战术就被破了。

但是张灵甫并没有这么做,他决定将计就计,主动让解放军包围自己,把自己当成“鱼饵”,张灵甫认为只要74师能坚持两天,那么国军在大范围圈的40万大军就会赶到,到时候定能一举将华东野战军给消灭,活捉陈毅、粟裕,这可是一大功呀。

此外的话,张灵甫对自己的74师非常有信心,并且在孟良崮山头上还有着海拔优势,占领着制高点,一定能够等到40万大军的,哪怕真的等不到大部队,但是左右两边的83师和25师总能够赶过来的,因为距离并不远,这样的话虽然说全歼不了粟裕他们,但是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这样的想法,张灵甫决定用“中心开花”的战术,故意上当,蒋介石知道张灵甫的想法之后,他非常的高兴,他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共同歼灭华东野战军的一个绝好时期,因此老蒋一方面让张灵甫你给我守住,另一方面又让周围十个整编师快点去支援,特别是一再强调让李天霞和黄百韬快速支援,不能让自己的爱将张灵甫的74师被吃掉。

陈毅和粟裕原本是想在运动战中歼灭74师的,并没有想到他们会主动的上孟良崮,当消息传来之后,危机与战机同时产生了。

粟裕清楚地知道,摆在华东野战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全力消灭74师,要么被74师给黏住,进而遭受他们周围40万国军的围歼,粟裕当时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快速拿下74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的5月13日,战斗正式打响了,到了第二天,也就是5月14日的上午十点左右,张灵甫得到消息,天马山、雷神山等地已经失守了,因此他带着军队向孟良崮和垛庄的方向撤退。

华东野战军发现他们在南撤,立马乘胜追击,当时担任正面攻击的第四和第九纵队彻夜攻击,没有休息,最终占领了赵家城子一线等地,而第六纵队也成功绕后攻占了垛庄,断了张灵甫的后路。

这个时候整个74师被围了起来,此时的张灵甫并没有慌乱,决定按照他的“中心开花”计划进行下去。

在14日和15日两天两夜的激战之后,双方的伤亡都非常的大,解放军攻下了孟良崮主峰一旁的一些山头,张灵甫的主力仍然在主峰顽强地坚守着,由于孟良崮又高又陡,我军各大纵队的伤亡也非常的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日的早晨,当时华东野战军的一些前线指挥员们给粟裕打电话说:“伤亡太大了,咱们赶紧撤退吧,不然的话等他们大军一来咱们全完了。”

陈毅在粟裕旁边听到了电话里的一些话,直接拿过电话说:“粟裕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这是我们提前商量好的,你行就行,不行就撤职!”

粟裕紧接着也拿过电话说:“坚决不能撤,谁敢失职,撤职、查办、杀头!”

粟裕这个时候清楚的知道形势很严峻,这个时候要比拼双方的军心了,因为同样的74师也很慌,等了两天两夜,其他国军的一个影子都没见着,而且张灵甫的74师在孟良崮上边缺乏水源、缺乏食物,更是难受。

所以粟裕立马下令:“16日白天继续给我打,等到战役结束之后,你们损失多少兵力,我给你们补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情况跟以往不太一样,因为之前解放军基本上都是夜里打仗,因为敌方有飞机,所以说白天打的话,可能会被敌方的飞机轰炸,但是时间不等人,粟裕清楚地知道,晚一分攻下孟良崮,解放军就多一分危险。

正在此时,蒋介石在接到了张灵甫的弹药、粮食求助之后,立马从南京飞到徐州亲自坐镇,他也意识到这个时间点的一个关键性,紧急地让飞机去孟良崮送食物和弹药。

可是令蒋介石和张灵甫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补给品的90%都落到了解放军手里,这是为何呢?

主要是因为孟良崮的环境因素,孟良崮“崮”的意思就是说山顶是平的,然后地盘也不大,周围就是比较陡峭,所以说很多补给品都投到了山脚下边的解放军手里。

粟裕看到这个状况之后表示,真的是天助我也啊,他让解放军们快速地吃了一些饭,之后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今天歼灭74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粟裕让华东野战军的所有的炮同时开火,打向孟良崮的山头,在这样的猛烈攻击之下,16日下午四点半左右战斗结束了,但是解放军发现敌方的电台仍然在活动,粟裕又下令对孟良崮的一些山谷进行搜索。

到了下午六点左右,一共搜索出了7000多名国军,当陈毅、粟裕听到张灵甫死亡的消息后深感遗憾,最后粟裕、陈毅将张灵甫厚葬在了孟良崮。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国军的40万大军为何没能赶来救他?83师和25师这么近的距离,为何也没有赶到支援?这两个问题张灵甫到死可能都没想明白。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在张灵甫坚持到第三天的时候,国民党的第五军被牵制在了莱芜,整编11师又被阻断在了蒙阴的西北地区,整编65师、整编25师又被阻断在了曹庄等地,第七军被阻断在了留田,第48师被阻断在了鼻子山,就连83师和25师也没有赶到。

25师的黄百韬在接到蒋介石的命令之后,他立马下令全力救援张灵甫,其实黄百韬和大多数的国民党将领不太一样,他生活作风比较优良,带兵打仗也有一套。

当时黄百韬的整编25师虽然说是杂牌部队,但是他们配备的装备都是日式的,在黄百韬的带领之下战斗力那也是不弱的,很快黄百韬带着他的兵力向天马山一线发起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粟裕是安排第一纵队拦着黄百韬,但是由于74师比较难攻,而且有很多74师的士兵在突围,所以说第一纵队的主力正在帮忙攻孟良崮,只留下了四个团在天马山一线守着。

在黄百韬的攻击之下,第一纵队的四个团的守军伤亡殆尽,守不住了,眼看就要被他们攻过去,可就在这时,第四纵队的一个营刚好路过了,一师的师长廖政国立马拦下了这个营,让他们帮忙拦一下黄百韬,这个时候25师也已经死伤过万了,而第四纵队这个营一来,黄百韬的士气也弱了,救援不过去了。

那么李天霞呢?83师的李天霞接到蒋介石命令之后和黄百韬表现得完全不一样,他一点也不在意张灵甫的死活,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据历史资料记载,张灵甫的妻子后来说过,李天霞之前和这个张灵甫争过74师的师长的位置,最后没争成,李天霞就此怀恨在心,这个说法的真假,咱们不好判断,但张灵甫和李天霞的关系不好,这个是真的,这个当时在国军内部都知道。

在蒋介石的压迫之下,李天霞做了个样子,象征性的派了一个连,躲在了孟良崮附近的一个山洞里,眼睁睁地看着张灵甫挨揍,张灵甫可能到死都想不到,李天霞会在关键时刻这样做。

以上就是对40万援军没能到达的一个解释,此外的话,关于孟良崮战役在网上有几个比较争议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张灵甫究竟是怎么死的?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说法,咱们解放军方面的说法是,张灵甫是作战过程中被击毙的,而他们国民党军方面的说法是,张灵甫是自杀,不过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张灵甫究竟是怎么死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也不必深究,张灵甫确实是陨落在了孟良崮的山头上,讨论内战不论英雄,不能否认,张灵甫在抗战时期立下的战功,这些战绩是不能够被磨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争议性问题,粟裕到底有没有指挥才能?孟良崮战役当中,粟裕的指挥真的很好吗?是在靠运气打仗吗?

其实我觉得关于指挥才能,粟裕是绝对有的,并且很厉害,这是毋庸置疑的,并且绝对可以称之为“战神”,粟裕非常敢打险仗、神仙仗。

林彪后来就曾说过:“孟良崮战役如果他指挥的话,他是不会打的,但是粟裕敢打,并且打赢了,改变了解放军在山东的局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还有人觉得粟裕是在碰运气,如果在这场战役中出现任何一个差错,可能历史就要改变了。

其实我并不这样觉得,我给大家总结一下,粟裕在整个孟良崮战役当中用了哪些战术大家就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战机的创造

孟良崮战役的战机是粟裕主动创造的,而不是等来的,网上有些博主说74师是送上门故意被包围的,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是粟裕前一个月让华东野战军一直迷惑国军,汤恩伯也不会上套,张灵甫也不会孤军深入,张灵甫不孤军深入的话,更不会有后续的歼灭他们的战机了。

那么等待华东野战军的将是国军40万大军的集中逼近,他们这40万大军就用最笨的方法集中起来一起往前推进,解放军就没办法,山东战场很有可能凶多吉少,所以说创造战机,这是粟裕在这场战役发挥的第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点、决策能力

在战机出现之后,粟裕和陈毅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决定要吃掉他们,这可不是靠运气的,虽然说他们外边有40万援军,但是粟裕派了四个纵队去阻击,差不多13万人左右。

先不说他们外边的援军团不团结,就算他们团结打过来,解放军提前站好位置,阻击他们两天也不成问题,而解放军这边用大约4:1的兵力去攻打张灵甫,主动权在我们这边,所以说粟裕心里是有数的,他可不是靠运气瞎打。

综合以上两点来看,孟良崮战役粟裕绝对不是在靠运气打仗,当然了华东野战军能全歼74师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但没有粟裕的这两点指挥也打不下来,所以说粟裕会打仗这一点是事实,毋庸置疑,而尊重事实也便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