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绕不开的女性——丁玲。她曾被毛主席赠词:“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与一般吟风弄月的文人不同,丁玲一生投身革命,走在前线,用纤笔书写民生疾苦,描绘了农村反封建的伟大斗争。
她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被认定“这是一本最早的最好的表现了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书”。毛主席在看过丁玲的小说后,也给了极高的赞誉。后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又一举摘得斯大林文学奖,使丁玲的名气达到顶峰。
就是这样一位天才的文学女性,在文学这条道路上也曾充满着迷茫困惑。
那是1925年北京,丁玲靠着微薄的稿费艰难维生,她当然希望可以在文学之路上一直走下去,在写作上有更深的建树。但是这条路似乎越走越艰难,丁玲看不到丝毫的希望,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坚持。
在无尽的困惑与困惑中,丁玲想到了自己一直敬仰的鲁迅先生。鲁迅因其锋利、深刻的文笔,给人醒世的力量,在年轻学生中备受尊敬。而鲁迅本人乐于教导和帮助年轻有志青年。丁玲对鲁迅十分敬爱,不仅阅读了鲁迅出版的几乎所有文章和书籍,还曾感慨:“鲁迅,他怎能这么体贴人情,细致、尖锐、深刻地把中国社会,把中国人解剖得这样清楚,令人凄凉,却又使人罢手不得。”
丁玲充满希望和钦佩地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丁玲向鲁迅先生诉说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对于文学创作的困惑、以及未来的怅惘……
书信寄出后,丁玲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但丁玲等待了很长时间,却还是没有收到鲁迅先生的回信。丁玲感到失落,认为可能鲁迅先生太忙了,没有时间回复。何况自己只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哪里值得先生上心。又或者是时局动乱,没收到信件也不无可能。
直到多年以后,丁玲才了解了这一事件的真相。当时不是鲁迅没有收到丁玲的信,也不是他忙到没有空闲时间回信,而是发生了一些误会。当年鲁迅读丁玲写的信时,有一个朋友正好在那里。此人认识沈从文的笔迹,因为丁玲的笔迹与沈从文的笔迹相似,鲁迅便确定这封信是沈从文化名写给自己的。因为沈从文与自己不睦,所以便没有回复。
虽然这封信石沉大海,但丁玲心中对鲁迅先生的敬意并未因此减损。随着丁玲在文坛逐渐显露出自己的独特和价值,鲁迅先生对她很是欣赏,曾称赞“丁玲女士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和“最好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丁玲对此也十分感激,把这看作前辈对于自己的鞭策和鼓励,这或许就是文学上的相惜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