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大帝本来就是罗马中后期时代的人物了。他自己都是在不列颠被拥立为帝,统领不列颠、高卢、西班牙的军队打赢内战成为皇帝的。换句话说,也可以把君士坦丁看成成功版的安禄山……

那么君士坦丁打赢内战的兵力,大概多大规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斐尔的学生朱里奥罗马诺等人创作的米尔维安桥之战,相对同时代其他描绘古代战争的作品,人物装束大致还算靠谱,不过这个时候罗马军队大多已经使用锁子甲,图中的板条甲是上个时代的东西了

前期作为四帝之一,君士坦丁的军队人数是少于统治意大利和北非的马克森提乌斯的,他的优势是手下军队为战斗经验比较丰富的野战军。

312年都灵之战,君士坦丁大约4万军队击败了马克森提乌斯大约10万人的军队,打开了意大利的门户。

312年随后的米尔维安桥之战,君士坦丁大约2-2.5万的军队击败了马克森提乌斯人数大致相当的军队,包括禁卫军。马克森提乌斯战死,君士坦丁进入罗马。

324年阿德里安堡之战,君士坦丁大约13万的军队,击败了东部帝国统治者李锡尼大约16万人的军队,这是4世纪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在和李锡尼的内战中,君士坦丁的军队人数依旧少于对手,优势是战斗经验更丰富。

324年随后的克里索波利斯之战,君士坦丁大约10.5万的军队,击败了李锡尼大约12万人的军队,这是两人的最后一场大战,君士坦丁随后成为唯一的罗马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拉真时代的罗马军队,鱼鹰社的图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世纪的罗马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世纪的罗马骑兵装备,后期帝国和盛期相比,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骑兵比例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时期,受到波斯影响,罗马军队也出现了数量不多的具装骑兵,同时代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也有不少具装骑兵

关于这几场战役,也有人数更多的估计,比如有些资料认为,克里索波利斯之战李锡尼动员了大约25-30万人的军队。其实罗马帝国后期军队的人数是比五贤帝时期规模更大的。但是这时候的罗马军队兵员素质有所下降,可能披甲率也有降低。

安史之乱的军队规模大概多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军队,还是鱼鹰社的图,这一时期大部分中国军队的披甲率,以及甲胄的保护范围都是高于罗马军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处直墓出土五代彩绘浮雕武士,藏于国家博物馆。年代比安史叛军晚了一百多年,但还是可以参考。

安禄山起兵时的兵力大概15万,无疑是比君士坦丁一开始要多的,而且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野战军。经历了400多年的发展,这一时期军事科技无疑也比君士坦丁时期进步很多。比如唐代的中国,炼铁炼钢技术肯定比罗马发达,安史叛军的披甲率,包括甲胄的重量,应该也高于君士坦丁时期的罗马。这一时期骑兵已经普遍使用马镫(君士坦丁时的罗马军队没有),骑兵战术和技术水平都高于4世纪的罗马,中国军队大量装备的复合弓应该也比罗马使用的弓威力更大。

安史之乱时期的几场大战。

756年灵宝、潼关之战,大约10万的安史叛军击败哥舒翰等人的21.8万官军。

757年香积寺之战,15万官军击败大约10万人的安史叛军,两军基本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

757年新店之战,官军和叛军各约15万,安庆绪在战后放弃洛阳,逃亡河北。

758年邺城之战,安庆绪史思明约13万叛军对阵郭子仪等人的约21万官军,史思明援军进入战场后,官军溃败。

758年卫州之战,郭子仪等人约20万官军击败约7万叛军。

762年昭觉寺之战,十多万官军击败大约10万的安史叛军。

从规模来看,安史之乱时期最大规模的战役大约和君士坦丁内战时期持平,但大战的数量以及密度都比罗马内战时期高得多,可以认为其军队规模,动员组织能力都要高于君士坦丁时期的罗马。

从军队的硬实力看,安禄山叛军的实力应该高于君士坦丁时的罗马军队。主要问题是安史叛军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补给能力。如果是把安禄山起兵时的军队,包括河北一带的土地人口也平移到罗马边上,作为安禄山起兵实力的一部分,打赢罗马应该问题不大。如果只是15万的军队,刷到边境或者海岛上,估计也不大可能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