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开国少将向中央申请:“我脑袋受过伤,不适合当官,想回家当农民!”中央无奈,只好同意他的请求,谁曾想他却给中央带来一个惊喜!

“父亲,什么时候我们能像地主家一样吃顿饱饭啊”一声稚嫩的声音响了起来,那是来自8岁的甘祖昌的声音,年幼的他不明白为什么地主家可以大鱼大肉,而自己家里却连吃饱都是一种奢侈。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甘祖昌的家乡莲花县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生活,在那个封建的时代,农民就是受清政府和地主压迫的苦命人,他们什么都没有,手中仅存的土地还没地主买了去,从此变成佃户。

乡亲们的苦日子被甘祖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想要让大家吃饱饭,想让大家过上富足的生活,不会因为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而担忧;这颗种子从此埋在了他的心里,静待着发芽的到来。

只读过一年书的他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他明白天下大势,他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对于当时驻扎在本地的共产党,他清楚的知道这是个为人民为国家的好人,于是便在邀请之下成为了当地农民协会的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协调农民之间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宣传思想,让百姓都明白共产党人并非是曾经欺压他们的政府和地主,而是真真正正的为百姓做实事的人。

在土地改革开始后,甘祖昌成为了当地的委员会主任,负责土地改革推进合作,让当地群众都能够顺顺利利的完成这方面的协调工作;也正是多亏了他在当地的好名声,才让土地改革能够如此的顺利。

由于出色的表现,组织上任命他作为工厂的副科长,全权负责工厂的采购、制作等等工作,这个时期他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也为他之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从一名管理人员转变成了一名默默无闻的红军士兵,开始了在战场上的征程;从1937年到1949年,近12年的时间里他都奋战在第一线,为前线战士的粮食路线、粮食配给、工厂生产出谋划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没有甘祖昌在后方持续稳定的粮食物资供给,前线的作战可能会更加的困难;其中在新疆的和平解放战争中,是他解决了当地十万人民的口粮问题,缓解了当时军队和新疆人民之间的矛盾,让和平解放来的更加的顺利。

多年供给部、后勤部的工作让他积攒了大量的经验,无论是土地种植、工厂生产、基础建设他都信手捏来,是时候回去了,回到自己的故乡,实现那个儿时的梦。

心系家乡的他在1957年向政府提出了归乡申请,彼时的他已经55岁了,身体被长年的病魔所侵蚀着,无数人都过来劝他留在大城市生活治病,可他摆了摆手,毅然决然的带着一家人回到了家乡。

当视野中逐渐出现家乡的树木山林时,他的眼睛是放着光的,回到阔别多年故土的他,此次回来的目的就只有一个:“搞生产”,那个年头大家都在搞生产,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自然不能让家乡落后于别的地方。

回乡后的他拉起了生产队伍,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让整个农村都有所改观,有序的土地开垦、科学的土地种植、拦腰的水库、流水的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乡在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美好、生活更加的幸福,通电、修路、建桥;看着乡亲们幸福的笑容,甘祖昌知道,他回来,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1986年,甘祖昌离开了人世,享年81岁,他的前半生奉献给了祖国,他的后半生奉献给了家乡,埋葬那天,无数人来为甘老将军送行,以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