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为了侵略中国和朝鲜而发动的非正义战争。

甲午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最重要的战争之一,它深刻地改变了东亚地区存在千年之久的大国格局。从此,称霸东亚地区长达数百年的大清王朝全面衰落,东洋岛国日本开始后来居上,成为东亚地区的新霸主,并将这个地位保持到1945年。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它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此,帝国主义列强加快了入侵中国的步伐,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开始由打开中国市场转变为瓜分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甲午战争是日本近代史的转折点,也是日本命运的转折点。从此,日本逐渐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开始迅速崛起,成为了亚洲地区唯一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并在一战后成为了世界级的强国。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甲午战争的全过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起源

要想探究甲午战争,就要追溯到1886年的长崎事件。

1886年,清朝的水师官兵造访日本长崎。结果,清朝水兵在登岸购物的时候,与当地的日本警察发生冲突,造成一名清朝水兵轻伤,一名日本警察重伤。几天后,几百名清朝水兵上岸观光,遭到了当地日本警察的袭击。手无寸铁的清朝水兵被迫还击,与当地日本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就是著名的“长崎事件”。

长崎事件中,清朝水兵有5人被打死,受伤和失踪人数为40多人;日本警察有1人被打死,受伤人数为30多人。

长崎事件后,清朝和日本在英国、德国等国家的调和下达成协议:日本向清朝赔偿52500元,清朝向日本赔偿15500元,长崎医院的医疗救护费的2700元由日本支付。

长崎事件被清政府看作是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国际上的第一次外交胜利,而日本则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奇耻大辱。

但在当时,清朝的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海军之一,其海军的装备、规模等一系列的指标全部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当时的日本连一支像样的海军都没有。此时的日本要想和清王朝对抗,简直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为了报复清王朝,日本从长崎事件以后,开始了扩充军备的行动,试图要让自己的军事实力能够达到清王朝的水平,并伺机挑起战争,一雪前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清王朝和日本的矛盾从1886年长崎事件以后开始全面激化,但是,清王朝和日本的矛盾早在1886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讲述清朝和日本的矛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此时的清朝和日本各自的基本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3年,黑船事件爆发,1854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了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从此,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就是说,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史起点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走进了近代史。

后来,中国和日本都开始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被称为“洋务运动”,日本的救亡图存运动被称为“明治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两国都开展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但是,两国救亡图存运动的目的、效果、意义却完全不同,最终造成了中国和日本完全不同的两种国家面貌。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开展的运动。虽然,其生产的产品和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规模要远远超过明治维新。但是,洋务运动对于清政府来说,只是一场挽救封建统治的运动,其一切的改革措施都建立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立场上。因此,洋务运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明治维新是日本为了实现富国强兵而开展的运动。虽然,其生产的产品、技术、产业类型都处于世界的落后地位,甚至要远远低于清王朝的洋务运动的成果。但是,明治维新对于日本来说,是一场富国强兵的运动,其一切的改革措施都建立在实现富国强兵的基本立场上的。因此,明治维新具有很大的社会动力。

在现在的纪录片或者历史著作里,都过大地抬高了明治维新对日本的意义。事实上,明治维新对于日本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也没有使得日本进入到强国的行列。日本是通过甲午战争以及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才成为强国的,虽说是强国,也只是东亚强国,还不是世界强国;后来,日本通过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才正式进入到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中的;再后来,日本又通过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才进入到世界强国的行列中的。所以,明治维新只是日本强国之路的起点,而不是日本强国之路的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述完清朝和日本的基本国情以后,我们正式看一下清朝和日本的矛盾。

早在1855年,也就是黑船事件后的第二年,日本政治家吉田松荫就已经提出了使用武力打败中国和印度、征服亚洲、称雄世界的思想,这一思想后来成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主流思想,吉田松荫则成为了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先驱人物;1867年,日本明治天皇就在《天皇御笔信》里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这一文件成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宣言书。

1871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两国在近代历史上签订的第一份条约——《中日友好条规》,条约里规定了两国要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相互以礼对待等内容。这是两国签订的一份平等条约。但是,日本却并没有遵守这份条约,而是不断的挑衅清朝,不断的入侵清朝的附属国,并试图寻找入侵清朝的机会。

1872年,日本开始入侵清王朝的附属国琉球王国;1874年,日本以台湾高山族杀死琉球漂民为借口,大举进攻台湾岛,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武装侵略,最后,日军被清军打败,却成功向清政府索赔50万两白银,并迫使清政府承认了日本入侵台湾的“正义性”,还间接的迫使清政府承认了琉球王国是日本的领土;1876年,日本入侵了清王朝的另一个附属国朝鲜,成功打开了朝鲜的国门,并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取得了在朝鲜的一系列的特权;1879年,日本完全吞并了琉球王国,并将琉球改为日本冲绳县;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爆发,中日同时出兵朝鲜,结果,清军再一次打败了日军,但是,日本却通过《济物浦条约》,取得了对朝鲜的派兵权和驻军权;1884年,日本帮助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并企图驱逐清政府在朝鲜的势力,最终,日军被清军将领袁世凯率军打败,事后,日本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两国出兵朝鲜要互相通知。

事实上,《济物浦条约》和《天津会议专条》为后来的甲午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崎事件以后,日本国内开始一场以“赶超中国”为目标的军备扩张行动,准备与清政府进行一场“赌国运”的战争。随后,日本每一年海陆军的平均军费始终保持在国家财政收入的30%以上,最高一次的海陆军军费甚至达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60%以上;并且,日本天皇还从宫廷经费拨出30万元,并从日本官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用于补充造船费用;在天皇的带头和鼓舞下,日本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支持扩充军备,至此,日本政府每一年都可以从民间获得100万元以上的募捐。

1890年,日本海军2000吨位以上的战舰只有5艘,总吨位为17000多吨;1892年,日本已经提前完成了十年扩军计划;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拥有1个近卫师团和6个野战师团,建立了6.3万常备军和23万预备军的陆军,日本的海军军舰达到32艘,鱼雷艇达到24艘,总排水量高达72000吨。至此,日本的海军和陆军的实力大增,逐渐成为了东亚乃至世界上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不仅如此,日本还不断派出间谍组织和人员,潜入中国,对中国进行情报刺探和势力渗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清朝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完善。1887年,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订了《征讨清国策》,计划要在1892年以前完成对清朝作战的一切准备,并占领中国的沿海地区和朝鲜,然后一步步肢解中国,最终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这一构想后来成为了日本在甲午战争的指导书,随后,日本在这一计划的指导下,开始了疯狂的扩军备战行动;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提出了“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即以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以中国和朝鲜作为利益线,随后,日本在这一理论下,加快了扩军备战的行动。

但从长崎事件以后,清政府的实力却急转直下。1888年,清政府正式成立了北洋舰队,却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没有增添一艘军舰,从1891年开始,北洋海军甚至停止购买了枪炮弹药。北洋海军虽然拥有25艘军舰和4000名官兵,还拥有大沽口、威海卫、旅顺三大海军基地。但是,北洋舰队与日本军舰相比,拥有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等弱点。并且,清军还拥有80多万陆军,但是,清朝陆军与日本陆军相比,拥有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纪律松弛等弱点。

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只能向清王朝求救,日本也趁机派兵朝鲜,并蓄意挑起战争。

至此,一场改变东亚地区的大国格局、也改变了中日两国国运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第一阶段

甲午战争一共共有三个阶段和八场大规模的战役。

第一阶段是清军和日军在清朝本土以外进行的战争,战争的主战场是朝鲜和中国的黄海海面上,其主要的战役有四场,分别是丰岛海战、成欢之战、平壤之战、黄海海战;第二阶段是清军和日军在清朝本土上进行的战争,战争的主战场是辽东半岛,其主要的战役有两场,分别是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第三阶段也是清军和日本在清朝本土上进行的战争,战争的主战场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其主要战役有辽东之战、威海卫之战。

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决定着战局的胜负,第三阶段是清军为了挽救败局、也是日军为了彻底打败清军而进行的战争。

本部分我们先来讲述甲午战争的第一阶段——丰岛海战、成欢之战、平壤之战、黄海海战。其中,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是在清军和日军在海上进行的战役,成欢之战和平壤之战是清军和日军在朝鲜本土上进行的战役。

1894年6月3日,朝鲜政府在被东学党起义打得节节败退的情况下,被迫向清政府求救,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

而日本则认为战争时机已到。于是,日本根据《天津会议专条》,将出兵朝鲜的计划告知了清政府,引诱清军出兵。从6月9日开始,根据《济物浦条约》,以保护本国侨民为理由,不断派兵进入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很快,数千名清军在清军将领叶志超和聂士成的率领下,从牙山登陆,进入朝鲜。6月10日,朝鲜政府与东学党达成了全州和议,使得清政府没有投入战斗,就结束了战事。

于是,清政府命令支援朝鲜的清军全部集结在牙山,准备撤回。同时,清政府要求日军撤军,结果,遭到了日军的拒绝。随后,日军非但没有撤军,反而不断向朝鲜进行大规模增兵,并不断挑起事端,企图使用武力控制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军名将聂士成

7月14日,旨在要求日军撤兵的中日谈判彻底破裂;7月17日,旨在强迫朝鲜否认清朝是其宗主国的日朝谈判彻底破裂。于是,清政府不得不继续派兵增援牙山。

为了支援牙山,7月21日,李鸿章派爱仁号、飞鲸号、高升号三艘英国商船向牙山运兵增援,另外,丁汝昌派方伯谦率领济远号、广乙号、威远号、操江号护送这三艘运兵船前往牙山。

而在清政府向牙山增兵的过程中,日军则已经在为清朝和日本的全面开战作准备。7月17日,由于日朝谈判的彻底破裂,日本大本营正式作出了开战的决定;7月20日,日本组建了以伊东祐亨为司令的联合舰队;也就在7月20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向朝鲜政府发出最后通碟,要求朝鲜在48小时之内,废除与清政府的条约,并将清政府的势力从朝鲜境内驱逐出去;7月23日,日军发动政变,挟持了朝鲜高宗李熙,解散了亲近清朝的朝鲜政府,扶持了李昰应上台摄政,成立了亲近日本的朝鲜政府,并强迫朝鲜政府与清政府断交,还强迫朝鲜政府“委托”日本来驱逐清王朝在朝鲜的势力。

7月25日凌晨,爱仁号、飞鲸号已经完成了卸载官兵的任务。随后,方伯谦命令济远号和广乙号从牙山返回,去接应高升号和操江号。当济远号和广乙号行驶到朝鲜牙山湾口丰岛的西南海域时,与日军联合舰队的吉野号、浪速号、秋津洲号相遇。

1894年7月25日7点45分,日本吉野号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率先向清朝军舰发动进攻,清朝军舰被迫还击。至此,甲午战争全面爆发,也标志着甲午战争中的丰岛海战全面爆发。

丰岛海战中,广乙号英勇作战,被日军军舰击伤后,退到朝鲜十八岛附近搁浅,然后,广乙号为了不被日军俘获,燃火自焚,成为甲午战争中清军损失的第一艘军舰;济远号英勇作战,在受伤后,被迫向西逃走,并在逃亡过程中,使用尾炮击伤了日军吉野号,迫使吉野号逃走,随后,济远号成功回到了威海;此时,高升号和操江号也驶入了作战海域,随后,高升号被日军浪速号击沉,船上950名清军除了200人逃生以外,其他官兵全部壮烈殉国,这就是著名的高升号事件;操江号被日军秋津洲号俘获。至此,丰岛海战以日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7月25日,也就是丰岛海战爆发的同一天,日本陆军开始大规模地向驻守牙山的清军进犯。由于牙山无险可守,叶志超和聂士成只好率军退守公州和成欢。

7月28日到29日,日军大举进攻退守成欢的清军,清军将领聂士成率军英勇抗击日军。至此,成欢之战爆发,成欢之战是甲午战争中清军和日军进行的第一次陆战。

这场战役中,清军和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并进行了炮战。日军在日本将领大岛义昌的指挥下,对清军发动猛攻。清军在清军将领聂士成的指挥下,英勇还击。不过,由于清军与日军的实力悬殊,聂士成不得不放弃阵地而撤军,最终,成欢被日军占领。至此,成欢之战以日军胜利而宣告结束。成欢之战中,日军伤亡了100多人,清军伤亡了500多人。

8月1日,清政府和日本同时向对方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7月21日开始,李鸿章除了派兵从海上支援朝鲜以外,又派卫汝贵率领盛军、马玉昆率领毅军、左宝贵率领奉军、丰升阿率领奉天吉林练军从陆地上支援朝鲜。丰岛海战以后,李鸿章下令这支军队全部集结在平壤,寻找机会,救援汉城。到8月9日,这四支军队已经全部集结在平壤,一共1.3万人。8月下旬,叶志超和聂士成也率军退到平壤(聂士成后来在9月初回到中国)。于是,清王朝命令叶志超为统帅,指挥驻守在平壤的所有清军。此时,驻守在平壤的清军已经达到1.5万人。

9月初,日军命令山县有朋指挥由第三师团和第五师团组成的第一军,向平壤进军。很快,日军就逼近平壤,并切断了清军的退路。9月14日,日军向平壤城外发动猛攻,并攻占了清军的一些营垒。清军统帅叶志超看到这种局面,主张弃城逃跑,幸亏左宝贵主张坚决抗击日军,战争才得以继续走下去。不过,由于叶志超的动摇,平壤之战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了。

其实,平壤之战中,清军的优势要远远大于日军。清军的兵力、武器装备、后勤补给、防御工事、地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甚至,就连日本在朝鲜扶持的傀儡政权都在偷偷地向清军传递情报,企图与清军里应外合,将日军从朝鲜本土驱逐出去。但是,清军统帅叶志超昏庸无能,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最终导致了清军在平壤之战的惨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5日凌晨,日军向大同江南岸、玄武门、城西南发动猛攻。至此,平壤之战全面爆发。

在大同江南岸的战场上,日军遭到了马玉昆率领的清军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双方一直激战到下午,日军不得不下令撤兵。最终,日军伤亡了400多人,却仍然没有占领大同江南岸。至此,大同江南岸的战役以清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大同江南岸的战役后来被评价为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打得最好的陆战。

玄武门和牡丹台是日军的主攻方向,日军投入了最多的兵力。从15日凌晨,日军就开始对牡丹台外侧的清军营垒发动猛攻,清军在左宝贵的指挥下英勇抵抗。到清晨8点左右,日军已经占领了牡丹台外侧的所有阵地,并采用三面包抄的作战手段向牡丹台发动猛攻。到8点半左右,日军已经完全占领了牡丹台,左宝贵壮烈殉国。日军占领牡丹台以后,乘胜进军,炮轰玄武门,并一举占领了玄武门。随后,日军从玄武门攻入了平壤城内,却遭到了城内清军的抵抗。最后,日军不得不撤出玄武门。至此,玄武门和牡丹台的战斗以日军胜利而宣告结束。

在城西南的战场上,日军从早晨开始,就对城西南的清军发动猛攻。在该战场上,清军和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争。清军凭借着堡垒坚固的优势,成功抵挡住了日军的进攻,并派兵对日军进行反击。日军则凭借着地利的优势,打退了清军的反击。至此,清军和日军逐渐进入到僵持状态。到了下午,日军不得不下令撤军。最终,城西南的战斗以双方平局而宣告结束。

经过9月15日的大半天的战斗,清军和日军的胜负情况如下:在大同江南岸的战斗中,清军大获全胜;在玄武门和牡丹台的战斗中,日军虽然取得了胜利,却被平壤城内的清军击退,无法进一步扩大胜利的战果;在城西南的战斗中,清军和日军打成了平手。

此时,清军仍然在平壤之战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与此同时,日军内部也出现了补给不足、环境恶劣等不利局面。也就是说,只要清军能够坚守平壤,日军一定会惨遭失败。

但是,清军统帅叶志超已经被日军吓破了胆,决定弃城逃跑。9月15日晚上。叶志超凭借着雨夜,率领清军撤出平壤,向北逃跑,结果,清军在逃跑过程中,在义州、甑山大道一带遭到了日军的埋伏而损失惨重。16日早晨,日军进入平壤。至此,平壤之战以日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平壤之战是中日宣战以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对整个甲午战争的战局走向有着深远影响。这场战役中,日军参战人数为1.6万人,清军参战人数为1.5万人。最终,清军有2000多人被杀,4000多人受伤,数百人被俘虏,其中,清军光在逃跑时就被杀1500多人,700多人被俘虏。日军仅仅阵亡了200多人和负伤500多人。从此,日军开始控制全朝鲜,并开始掌控战争的主动权,还企图把战火烧到鸭绿江一带,准备进攻中国本土。而清军则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并于9月底全部退到中国境内。此后,清军逐渐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7日,也就是平壤之战以后的第二天,日军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上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也是中日海军的一场主力对决,即黄海海战。

9月15日,北洋舰队在丁汝昌的指挥下,护送4000多名士兵到达朝鲜,支援朝鲜作战。9月17日,北洋舰队成功将士兵护送到大东沟,并在卸载士兵以后,开始返航。在返航途中,北洋舰队在大东沟附近遭到了联合舰队的阻截。

12点50分,北洋舰队的定远号率先向联合舰队开炮,至此,黄海海战爆发。紧接着,北洋舰队的其他军舰也开始向联合舰队开炮。随后,联合舰队由松岛号率先开炮。至此,中日海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激烈的海上炮战。

黄海海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2点50分到14点,这一阶段中,北洋舰队和联合舰队都在重点攻击对方的弱舰,打乱对方的舰队阵型,争取战争的主动权。

北洋舰队重点进攻联合舰队的比睿号、赤城号,成功地将其重创,并击伤了吉野号、浪速号、高千穗号、秋津洲号、西京丸号等日本军舰。

联合舰队重点进攻北洋舰队的扬威号、超勇号,并将这两艘军舰击成重伤。并且,联合舰队还将清军统帅丁汝昌击成重伤,丁汝昌受伤以后,仍然不肯退回仓内,坐在甲板上继续督战,鼓舞士气,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代替丁汝昌指挥清军继续作战。

这一阶段中,双方虽然互有损伤,但是,北洋舰队仍然维持着阵型,联合舰队的阵型已经被打乱。至此,北洋舰队逐渐占据着上风,控制着战争的主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阶段是从14点到16点40分,是决定着黄海海战战局走向的关键阶段。第二阶段中,联合舰队成功地救下了被北洋舰队重创的比睿号和赤城号,并通过变换阵型,对北洋舰队形成了包围。至此,联合舰队开始占据着上风。虽然,北洋舰队已经处于下风,但是,广大爱国官兵仍然在英勇抗击日军。

超勇号在第一阶段已经被联合舰队击成重伤,舰体已经倾斜。但是,超勇号在管带黄建勋的指挥下,仍然继续英勇抗击日军,并继续发炮,不断击中日本军舰。结果,超勇号遭到了众多日本军舰的围攻,14点23分,孤军奋战的超勇号在众多日本军舰的围攻下沉没,管带黄建勋和军舰上的绝大多数官兵壮烈殉国。

致远号在管带邓世昌的指挥下英勇抗击日军,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邓世昌下令致远号冲向日军吉野号(也有材料上说是松岛号),打算和吉野号同归于尽。结果,惊慌不已的联合舰队集中了众多军舰一起围攻致远号。不久,致远号的鱼雷管发射器被联合舰队的炮弹击中,引起了大规模的爆炸,15点30分,致远号沉没,管带邓世昌和军舰上绝大多数爱国官兵壮烈殉国(只有7人获救)。

致远号沉没以后,济远号开始逃跑,却在途中误撞了扬威号。扬威号在第一阶段已经遭到了联合舰队的重创。但是,扬威号在管带林履中的指挥下继续英勇抗击日军。结果,扬威号被济远号撞沉。最后,扬威号管带林履中和军舰上的绝大多数爱国官兵壮烈殉国,9月29日,济远号管带方伯谦被清政府下令处斩。

济远号逃跑后,广甲号管带吴敬荣也下令逃跑,却在逃跑途中触礁搁浅。于是,吴敬荣率领部下登岸逃跑。后来,广甲号被日本军舰击沉。

在北洋舰队众多军舰沉没和逃跑以后,经远号管带林永升临危不惧,指挥经远号继续作战,并以一敌四,击伤了众多的日本军舰。后来,林永升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殉国。在管带林永升牺牲、舰体倾斜并已经开始下沉的情况下,经远号官兵仍然继续抗击日军,死战不退。16点40分,经远号沉没,军舰上的官兵除了16人获救以外,其他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海海战的第三阶段是16点40分到17点30分,也是黄海海战的最后阶段。经过第二阶段的战斗,联合舰队已经牢牢掌控着战争的主动权,此时,北洋军舰的12艘军舰只有定远号、镇远号、来远号、靖远号、平远号、广丙号这6艘军舰,日本则是1艘军舰也没有损失,并且有9艘军舰仍然在战场上(比睿号、赤城号、西京丸号由于被北洋舰队重创,已经撤出战场)。虽然,北洋舰队损失惨重,彻底处于下风,但是,剩下的6艘军舰仍然死战不退,誓要与日军血战到底。

靖远号和来远号由于中弹过多,不得不暂时退出战斗,在大鹿岛附近进行紧急抢修被损坏的机器以后,又重新投入战斗;镇远号和定远号遭到了联合舰队的5艘军舰的围攻,但是,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临危不惧,指挥定远号继续英勇抗击日本军舰,镇远号则在管带林泰曾的指挥下,与定远号形成了掎角之势,凭借着2艘军舰成功拖住了日军5艘军舰的进攻,创造了“以2打5”的海战奇迹,并且,定远号不断击中松岛号,导致松岛号不断发生大爆炸和火灾,舰体倾斜,差点将松岛号击沉;随后,靖远号管带叶祖圭得知定远号的桅楼被毁,主动升旗集队,代替定远号指挥全军,于是,北洋海军的6艘军舰重新集结队伍,展开阵型,继续抗击联合舰队。

17点30分,无法彻底取胜的联合舰队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撤出战场。随后,北洋舰队对联合舰队在进行了一定的追击以后,也下令撤回旅顺。至此,黄海海战宣告结束。

黄海海战从1894年9月17日12点50分定远号率先开炮而开始,到17点30分日军被迫撤离战场而结束,一共经历了5个多小时。这场战役,清军和日军都投入了12艘军舰。最终,清军一共损失了致远号、经远号、扬威号、超勇号、广甲号这5艘军舰,来远号遭到了重创,阵亡了800多人;日军的松岛号、吉野号、比睿号、赤城号、西京丸号这5艘军舰遭到了重创,阵亡了200多人。

这场海战,清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实力仍存,并没有完全战败。但是,李鸿章却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不准迎战日军。至此,日军逐渐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

平壤之战使得日军取得了朝鲜的控制权,黄海海战使得日军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所以,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成为了甲午战争的转折点,深刻的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从此,日军开始掌控甲午战争的主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第二阶段

甲午战争的第二阶段是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这一阶段中,日军成功将战火烧到中国本土,甲午战争的主战场由朝鲜和黄海转变为辽东半岛。这一阶段的主要战役有两个,分别是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

平壤之战以后,清政府已经预料到日军可能会进攻辽东半岛,进而将战火烧到中国本土。于是,清政府集结了大量兵力,加强对辽东半岛的防御;并且,清政府还调集3万清军,构建了鸭绿江防线;另外,清政府还从各地调集重兵,加强山海关到奉天、营口一带的防务,拱卫京城。

鸭绿江江防之战中,清政府命令宋庆为统帅,指挥清军作战,但是,清军实际上各自作战,互相不配合,不服从宋庆的调遣;另外,清军由于平壤之战的战败,士气低落,而日军则是士气高昂。所以,清军注定会在鸭绿江江防之战再一次惨败。

10月24日,鸭绿江江防之战爆发。25日早晨,日军猛攻虎山,击败了清军将领马金叙、聂士成。随后,其他清军听到虎山失守以后,迅速溃逃。26日,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清军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至此,鸭绿江江防之战以日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4日,也就是日军进攻鸭绿江防线的同一天,日军开始在旅顺的花园口登陆。至此,金旅之战爆发。

随后,日军在花园口进行了长达12天的登陆,但是,清军面对着日军的花园口登陆,竟然坐视不管,没有对花园口登陆的日军采取任何的军事行动。11月6日,已经完成登陆的日军占领了金州。7日,日军进攻大连湾,清军将领赵怀业不战而逃。至此,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大连湾。

日军占领金州和大连湾以后,休整了几天,就开始向旅顺进军。18日,日军进攻土城子,遭到了清军将领徐邦道的顽强抵抗,但是,就在徐邦道拼死抵抗日军的同时,其他清军非但没有援助徐邦道,反而纷纷溃逃,使得徐邦道陷入孤军奋战的局面。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动总攻,22日,日军占领了旅顺。至此,金旅之战以日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金旅之战是继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以后,又一场决定甲午战争战局走向的战役。这场战役,日军大获全胜,彻底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至此,清军在甲午战争的战败已经不可挽回了。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在占领旅顺以后,对旅顺城内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四天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杀死了中国平民2万多人,制造了轰动世界的旅顺大屠杀惨案。从此,日军的“文明”面具被彻底揭下,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以残暴凶狠、烧杀抢掠而出名的“东方刽子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第三阶段

甲午战争的第三阶段是从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这一阶段中,清军的败局已定。这一阶段是日军在已经彻底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情况下,为了彻底打败清军而发动的战争,而清军则是为了挽救败局而进行的防御战。这一阶段的主要战役是辽东之战和威海卫之战。

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以后,清朝大片土地被日军占领。于是,清军为了收复失地,发动了辽东之战。

从1895年1月17日开始,清军发动了四次收复海城的战役,至此,辽东之战全面爆发。

不过,由于清军指挥不力,清军四次收复海城的战役全部以失败而告终。2月28日,日军乘胜追击,从海城进军,进攻辽东。在之后的10天时间里,日军先后占领了牛庄、营口、田庄台等众多阵地。到3月9日,清军在辽东的防线已经全部崩溃。至此,辽东之战以日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5年1月20日,日军大将大山岩指挥以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组成的第二军在荣城龙须岛登陆。同时,日军联合舰队炮轰登州,掩护日本陆军登陆。至此,威海卫之战全面爆发。

1月30日,日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遭到了清军将领周家恩的拼死抵抗。最后,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南帮炮台被日军占领。值得一提的是,激战中,日军少将大寺安纯被清军的炮弹打死,这是甲午战争中日军唯一阵亡的将军。

2月3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城,至此,威海卫陆地已经完全被日军占领,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已经成为了孤岛。日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曾经写信劝降丁汝昌,遭到了丁汝昌的拒绝。

2月5日,定远号由于遭到日军的重创,不得不搁浅,作为炮台使用。2月10日,定远号已经弹药耗尽,管带刘步蟾自杀。2月11日,清军统帅丁汝昌在清军内部主降派将领的胁迫下自杀。2月14日,清军主降派将领牛昶昞与日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签订了《威海降约》,条约规定:威海卫港内和刘公岛上的所有军用物品,包括军舰、弹药等,全部交给日军。

1895年2月17日,日本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彻底沦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至此,威海卫之战以日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是日军为了彻底打败清军而发动的战役,也是清军为了保卫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和京师门户辽东而进行的战役。最后,清军全部都以失败而告终。至此,清军已经被彻底打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马关条约》的签订

虽然,日军在甲午战争中节节胜利,但是,日本也损失惨重,国力消耗严重。甲午战争给日本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灾难,严重影响了日本国内的社会秩序。从1894年底开始,日本国内就已经不断爆发暴动和起义。1895年2月2日,迫于国内外压力,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不得不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谈的要求。

也就是说,虽然日军在甲午战争中节节胜利,但是,甲午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危害丝毫不亚于清朝。只有清军调集重兵,坚持抵抗,与日军进行周旋。那么,日军就会不战自败。

但是,掌握清朝实权的慈禧太后已经被日军吓破了胆,只想不惜一切,赶紧结束战争。3月,慈禧太后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商量和谈的事情。3月19日,李鸿章到达了马关,3月20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等人在春帆楼正式商量和谈的事情。

此时,虽然已经清朝和日本已经开始和谈,但是,日军对清朝的进攻并没有停止。并且,3月23日,日军偷袭并占领了澎湖列岛,对台湾形成了压迫的趋势。

所以,李鸿章希望伊藤博文能够先停战,然后再商量和谈的事情。从3月20日到3月24日,李鸿章就与伊藤博文商量,希望能够先停战再和谈。但是,伊藤博文却向李鸿章提出了包括割让天津等四个条件,才能够先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日本虽然国内局势并不比清朝要好,所以,很多日本人也希望能够与清政府和谈,以稳定日本国内的局势。但是,日本国内仍然有一些激进分子认为日本能够吞并清朝,所以,不希望和谈,希望战争继续打下去。

3月24日,一个名叫小山丰太郎的日本激进分子打算刺杀李鸿章,以此来中断清朝与日本的和谈。结果,造成了李鸿章的左眼下受伤。

这一事件让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十分尴尬,日本在谈判中的强硬气势和嚣张气焰逐渐处于下风。伊藤博文害怕这一事件闹大,引起西方列强的干涉,冲击日本的利益。因此,伊藤博文只好同意先停战21天。

4月1日,李鸿章再次与伊藤博文和谈,这已经是双方的第四次谈判了,伊藤博文正式向李鸿章提出了和谈的条件。在这次谈判中,日本就像一只饿疯了的狼狗一样,对清政府“狮子大开口”,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一)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二)清政府向日本赔偿三亿两白银;(三)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四)清政府向日本开放北京、湘潭、梧州、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七处通商口岸;(五)清政府同意日本获得长江、西江、吴淞江、运河等内河航道的行驶权;(六)清政府要向日本提供驻军地点和所需要的军费。

日本的“狮子大开口”让李鸿章十分震惊。此后,李鸿章、李经方等人对伊藤博文提出的除“朝鲜独立”以外的所有条件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伊藤博文因为李鸿章遇刺事件,害怕日本受到西方列强的谴责,甚至是西方列强的干涉,导致日本的利益受损。因此,伊藤博文也做出了适当的让步,比如,赔款费由原来的三亿两白银变成两亿两白银,通商口岸由原来的七个改成了四个等等。

但是,伊藤博文的条件仍然太过于苛刻。因此,李鸿章等人还想继续与伊藤博文讨价还价,希望日本能够进一步做出让步。但是,此时,伊藤博文截获了李鸿章与清政府互相发送的电报。伊藤博文得知了清政府希望尽快达成协议的意图。于是,伊藤博文决定不再做出让步,也不再与李鸿章进行心平气和的谈判,而是采取十分强硬的态度,让李鸿章赶紧在条约上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前前后后一共经过了六轮的谈判。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一)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二)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后来,因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还给清朝,却要求清朝赔偿3000万两“赎辽”费)、台湾全岛以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三)清政府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加上后来的3000万两“赎辽”费,一共2.3亿两白银);(四)清政府将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作为通商口岸;(五)清政府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至此,甲午战争宣告结束,也标志着洋务运动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