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是以“创新农业 共享未来”为宗旨的世界农业盛会,被誉为世界三大农业盛会之一。爱思唯尔携手WAFI组委会合作推出“WAFI前沿瞭望·对话高被引学者”系列栏目,聚焦促进全球农食系统转型的前沿创新,邀请多位高被引学者,共同探讨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视角、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AI技术的新应用,为农业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创新以及大学未来发展提供前沿洞见和价值参考。中国教育在线作为特约支持媒体将对本系列对话进行持续报道,欢迎关注。
本期访谈的嘉宾是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教授。在全球科技浪潮的大变革中,在粮食安全挑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下,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使命里,陈校长将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在学科建设、学科交叉融合和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实践,深入洞见新时代农业高校在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深层次挑战,并对推动农业学科体系及科研组织的变革,人才评价的顶层设计创新带来深刻启示。
“认知重建”:用创新学科建
设重塑农业教育的社会认知
国之本在农,强农即强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涉农高校如何通过农业教育来培养新一代的农业创新型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核心命题。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农业学科专业无法完全适应农业产业变革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
尽管当前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粮食安全等农业发展的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然而,当代高等农业教育下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供需不均衡的现象。究其原因,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社会大众对于农业专业的传统认知与现代农业的实际需求存在的落差,包括社会对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对现代农业专业科技含量的低估、以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预期较低。
陈校长身处高等农业教育的第一线,提出需要全社会加强对现代农业的科普教育和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应当加强制度创新,为农业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增强高水平农业人才的供给活力。而从高校自身而言,考虑到当前农业学科专业无法充分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及产业发展需求的矛盾问题,优化农业学科专业结构,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产业协同创新,培养紧缺急需农业人才投身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在学科建设上,近年来,南农新增了包括智慧农业、人工智能、食品营养与健康等12个特色新专业,并自主设置了两个交叉学科。”陈校长介绍道,南京农业大学打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学院之间的界限,创新性地设立了包括植物表型组学、农业与健康、合成生物学等多个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同时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成为我国涉农高校中首批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学院。最近,我们又整合、升级相关专业,成立了智慧农业学院。
陈校长表示,“涉农高校作为农业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应更加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提高卓越农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与跨领域合作,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南农在跨学科交叉,农业与人工智能融合教育方面的大胆创新,正在通过实际行动重塑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社会认知。
“学科特区”:用“对象+”和
“团队+”为跨学科交叉融合赋能
设立实体化运行的前沿交叉研究院是南京农业大学在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陈校长提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这不仅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农业学科体系,更要立足行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模式的桎梏。
为了打破学院和学科间的藩篱,南农以前沿交叉研究院为平台,提出了“学科特区”的概念。在这一“学科特区”的顶层设计中,蕴含了跨学科交叉融合实践中的运作机制与组织范式创新。
陈校长提出了“对象+”和“团队+”等多种创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对象+”强调不同学科基于同一科研对象开展合作,从育种到栽培,从农业机械到加工生产,甚至延伸至产业经济领域,围绕研究对象进行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团队+”则侧重于团队组织的灵活性,鼓励科研资源较为薄弱的年轻学者通过加入现有成熟团队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
“交叉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学科间的相生共长,推动了专业间的协调发展,汇聚了科学研究的整体合力,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创新沃土。
“多维评价”:
破立并举,量才施策
为了顺应“双一流”建设的需要,高校的人才引育模式亟待创新。陈校长指出,多元化的人才选拔与培育体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在实践中,南农在人才选拔上坚持破立并举,将破“五唯”与立制度结合,以良好的发展环境留住人才。同时,不以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限制人才发展,而是根据学科定位和发展阶段,注重人才的能力与潜力。“不同学科不能用一个尺子去衡量,优势学科、基础学科或新兴学科应有不同的标准。”他提到,在学科人才遴选中,团队负责人或院长可以主动物色人才,由了解本领域的优秀团队或个人进行推荐。
青年人才进入高校体系后,常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评估的顶层设计,才能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加宽松的科研和教学环境。为此,南农建立了一套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如在职称评审中,根据教职人员的优势和特点,分为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推广型四大类别型,为潜心育人、攻关前沿、扎根田野和服务产业的各类人才提供晋升机会。同时,充分尊重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构建发展导向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导向的分配机制,让一线科研人员在“冷板凳”上也能坐热。“我们以好老师、大平台、新特区、宽视野为四大支柱,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是陈校长对南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总结。
在一代代南农人的不懈努力下,南京农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南农的农业科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成为全国拥有ESI学科“两个万分之一”的11所高校之一。过去10年,南京农业大学全学科FWCI值(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力)稳步增长,从2014年的1.08增长为1.47,年复合增长率达3.5%。这一增速显著高于QS全球农林学科Top 10高校的平均增长率。
结语
陈发棣校长以其深刻的见解和务实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南京农业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与使命担当。他坚信,只有全社会共同重视农业教育和科研,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通过陈校长对农业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深刻见解,我们看到了南京农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创新举措与改革实践,也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倾听、思辨、洞见
期待通过我们的镜头和文字,与您共探农业科研领域发展的下一篇章!
学者介绍
陈发棣,南京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长期从事菊花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菊花非生物胁迫抗性机理、菊花重要性状发育生物学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面上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创新团队奖1项、二等奖4项,以第三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600余篇(SCI收录300余篇),2020-2023年连续4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WAFI前沿瞭望系列
“认知重建”:用创新学科建设
重塑农业教育的社会认知
国之本在农,强农即强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涉农高校如何通过农业教育来培养新一代的农业创新型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核心命题。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农业学科专业无法完全适应农业产业变革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
尽管当前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粮食安全等农业发展的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然而,当代高等农业教育下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供需不均衡的现象。究其原因,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社会大众对于农业专业的传统认知与现代农业的实际需求存在的落差,包括社会对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对现代农业专业科技含量的低估、以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预期较低。
陈校长身处高等农业教育的第一线,提出需要全社会加强对现代农业的科普教育和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应当加强制度创新,为农业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增强高水平农业人才的供给活力。而从高校自身而言,考虑到当前农业学科专业无法充分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及产业发展需求的矛盾问题,优化农业学科专业结构,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产业协同创新,培养紧缺急需农业人才投身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在学科建设上,近年来,南农新增了包括智慧农业、人工智能、食品营养与健康等12个特色新专业,并自主设置了两个交叉学科。”陈校长介绍道,南京农业大学打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学院之间的界限,创新性地设立了包括植物表型组学、农业与健康、合成生物学等多个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同时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成为我国涉农高校中首批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学院。最近,我们又整合、升级相关专业,成立了智慧农业学院。
陈校长表示,“涉农高校作为农业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应更加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提高卓越农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与跨领域合作,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南农在跨学科交叉,农业与人工智能融合教育方面的大胆创新,正在通过实际行动重塑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社会认知。
“学科特区”:用“对象+”和
“团队+”为跨学科交叉融合赋能
设立实体化运行的前沿交叉研究院是南京农业大学在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陈校长提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这不仅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农业学科体系,更要立足行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模式的桎梏。
为了打破学院和学科间的藩篱,南农以前沿交叉研究院为平台,提出了“学科特区”的概念。在这一“学科特区”的顶层设计中,蕴含了跨学科交叉融合实践中的运作机制与组织范式创新。
陈校长提出了“对象+”和“团队+”等多种创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对象+”强调不同学科基于同一科研对象开展合作,从育种到栽培,从农业机械到加工生产,甚至延伸至产业经济领域,围绕研究对象进行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团队+”则侧重于团队组织的灵活性,鼓励科研资源较为薄弱的年轻学者通过加入现有成熟团队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
“交叉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学科间的相生共长,推动了专业间的协调发展,汇聚了科学研究的整体合力,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创新沃土。
“多维评价”:
破立并举,量才施策
为了顺应“双一流”建设的需要,高校的人才引育模式亟待创新。陈校长指出,多元化的人才选拔与培育体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在实践中,南农在人才选拔上坚持破立并举,将破“五唯”与立制度结合,以良好的发展环境留住人才。同时,不以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限制人才发展,而是根据学科定位和发展阶段,注重人才的能力与潜力。“不同学科不能用一个尺子去衡量,优势学科、基础学科或新兴学科应有不同的标准。”他提到,在学科人才遴选中,团队负责人或院长可以主动物色人才,由了解本领域的优秀团队或个人进行推荐。
青年人才进入高校体系后,常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评估的顶层设计,才能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加宽松的科研和教学环境。为此,南农建立了一套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如在职称评审中,根据教职人员的优势和特点,分为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推广型四大类别型,为潜心育人、攻关前沿、扎根田野和服务产业的各类人才提供晋升机会。同时,充分尊重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构建发展导向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导向的分配机制,让一线科研人员在“冷板凳”上也能坐热。“我们以好老师、大平台、新特区、宽视野为四大支柱,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是陈校长对南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总结。
在一代代南农人的不懈努力下,南京农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南农的农业科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成为全国拥有ESI学科“两个万分之一”的11所高校之一。过去10年,南京农业大学全学科FWCI值(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力)稳步增长,从2014年的1.08增长为1.47,年复合增长率达3.5%。这一增速显著高于QS全球农林学科Top 10高校的平均增长率。
结语
陈发棣校长以其深刻的见解和务实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南京农业大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与使命担当。他坚信,只有全社会共同重视农业教育和科研,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通过陈校长对农业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深刻见解,我们看到了南京农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创新举措与改革实践,也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倾听、思辨、洞见
期待通过我们的镜头和文字,与您共探农业科研领域发展的下一篇章!
学者介绍
陈发棣,南京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长期从事菊花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菊花非生物胁迫抗性机理、菊花重要性状发育生物学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面上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创新团队奖1项、二等奖4项,以第三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600余篇(SCI收录300余篇),2020-2023年连续4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WAFI前沿瞭望系列”相关文章荐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