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金点睛

由于本土市场空间有限,全球化经营成为日系车企寻求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回顾过去四十年,日系车企全球市占率长期保持在30%左右;即便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日本国内汽车市场在全球占比萎缩至5%,但是日系车企的全球份额仍然比较稳定,其全球化发展经验值得总结借鉴。

出海要素:技术开路,把握政策,久久为功。美国和东南亚是日系重点海外市场:1)技术优势是日系打开美国市场的重要竞争力,本田发布CVCC发动机,建立领先欧美车企的技术差距。2)日系长期深耕东南亚市场,离不开顺应不同时期的政策要求,从布局CKD组装到零部件本地化生产,最终构建区域生产网络,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着眼长期,我们认为汽车出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本国市场的稳健经营为车企出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需要车企在把握消费者需求、产品更新迭代、属地运营管理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打开海外市场成长空间。

出海路径:产能出海进行时,技术出海探索中。复盘日系车企的出口历程,在美国、欧洲、东南亚市场均经历过不同形式的贸易限制,产能出海成为有效应对手段。在全球贸易政策收紧的趋势下,中国车企处在从产品出口到属地化生产的转型期。考虑到中日不同的国内竞争环境,我们认为中国车企出海初期盈利或承压,但是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可能较日系车企有限。此外,技术出海正在成为出海新方式,以小鹏、零跑为代表,中国车企基于在电动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与海外车企开展合作。

出海空间:多点发力,大有可为,趟过属地化盈利调整期。我们认为中国车企凭借成熟丰富的产品、领先的电动智能技术、完善的经销网络,有望在快速推进新能源转型的海外市场实现突破,同时燃油出口保持稳定,进一步打开海外销量的增长空间。参照日系车企,根据JAMA数据,2023年日系海外销量超过2000万辆,其中美国市占率接近30%,其他海外市占率超过25%。我们测算中国车企潜在可进入海外市场规模大约为4000万辆,远期海外销量有望挑战800万辆。

在全球电动化推进和贸易政策收紧的背景下,我们看好海外本地化产能布局相对完善的中国自主头部新能源车企,凭借成熟的电动产品、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经销网络,逐步打开海外销量成长空间。

国际贸易政策风险;境外经营风险;海外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

日系车企的全球化之路

根据不同时期产销特点,我们把日系车企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内需驱动”、“出口驱动”、“属地化驱动”三个阶段。

图表1:日系车企全球产销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JAMA,OICA,中金公司研究部

阶段一(1945-1970):内需驱动,战后产业逐步恢复

政府大力支持汽车工业发展。1949年,日本轿车生产禁令解除。1952年,《企业合理化促进法》出台,从融资、税收、设备更新、技术引进等方面支持重点产业,以汽车为代表的加工制造产业快速发展。1956年,《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颁布,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此外,日本政府推行一系列贸易政策,为国内汽车产业成长赢得时间。

经济发展叠加中产阶层崛起,开启大众消费时代。1960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十年翻倍的目标。该计划实施后,日本经济迎来起飞转折点,中产阶级崛起壮大,激发国内消费市场活力。进入20世纪70年代,居民对轿车的需求逐步增加,日本国内乘用车销量快速突破200万辆,占汽车整体比例超过50%。

图表2:20世纪60年代日本汽车市场成长壮大,全球份额突破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JAMA,OICA,中金公司研究部

阶段二(1970-1985):出口驱动,制造能力显著提升

20世纪70年代,日系汽车出口迎来高速增长。受益于国内经济恢复和私家车普及浪潮,日本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日系车企逐步建立规模化生产能力,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开始发力海外市场。根据JAMA数据,1970年日系出口数量超过100万辆,1985年达到高点670万辆。结构上,北美是日系汽车出口的核心区域。

图表3:20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出口高速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JAMA,中金公司研究部

阶段三(1985年以来):属地化驱动,深度融入全球市场

日美贸易摩擦波及汽车产业,日元升值降低出口竞争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升级,双方谈判最终达成协议,1981年日本自愿限制对美乘用车出口规模,直到1994年废止。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升值导致日系汽车出口竞争力下降。为应对这一变化,日系车企加强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布局,全球化之路步入属地化生产新篇章。

接力出口,海外产量成为日系车企增长点。1980年以来,日系车企海外产量呈现增长态势;尤其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本土汽车产量和出口转弱,海外产量成为日系车企新的增长点,最高接近2000万辆,1994年海外属地化比率首次突破50%,近年保持在80%左右。结构上,亚洲和北美是日系车企的海外生产重心。

图表4:日系车企自20世纪80年代加强海外生产基地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JAMA,中金公司研究部

重点区域出海复盘

美国市场:转危为机,占取主动,实现重大突破

回顾日系车企开拓美国市场的历程,初期以产品出口为主,最高突破300万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汽车出口转弱,属地化生产逐步成为主流,带动日系在美销量突破500万辆。我们总结日系车企通过三次“转危为机”,成功立足美国市场,市场份额实现突破。

图表5:日系车企美国市场产销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JAMA,中金公司研究部

转机一:石油危机压制高油耗消费需求。在石油危机之前,大型车是美国市场汽车消费主流,消费者热衷于全尺寸、大排量、具有强劲动力的豪华汽车。高油价背景下,消费者对低油耗小型车的需求增加。日系车凭借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稳定可靠的品质,逐步获得美国消费者青睐,20世纪90年代在美市占率已超过20%。

图表6:石油危机导致原油价格大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节油日系车在美国市场份额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WardsAuto,中金公司研究部

转机二:环保趋严提出新的技术要求。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美国私家车不断普及,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愈发严重,公众的环保意识开始觉醒,美国国会相继通过《清洁空气法》和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日系车企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形成技术领先优势。1972年,本田发布CVCC发动机,成为全球首台满足马斯基法案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超过40mpg。马自达改良德国NSU的转子发动机技术,1973年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图表8: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排放标准趋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Effect of Emissions Regulation on Vehicle Attributes, Cost, and Price》,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9:美国环境保护署设定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美国交通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转机三:美日贸易摩擦背景下的新出路。为避免进一步贸易摩擦,日系车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投资建厂,进行本地化生产和销售。日系三强中,本田、日产在美建厂最早,丰田最初通过合资模式与通用合作,后期产能建设逐步赶超。经过四十多年发展,日系在美已经从出口为主转变为属地化生产为主,2023年日系在美产量为327万辆,属地化率接近70%。

图表10:日系车企历年在美建厂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JAMA,中金公司研究部

亚洲市场:深耕多年,纳入全球生产体系

回顾日系车企进入亚洲市场(不含日本)的历程,产品出口规模稳定,长期保持在100万辆以内;海外属地化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尤其在2000年之后,海外产量进入上升通道,近年来基本在1000万辆以上。接下来,我们重点梳理日系车企如何布局东南亚市场,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区域重要性逐步提升。

图表11:日系车企亚洲市场(不含日本)产销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JAMA,中金公司研究部

阶段一:进口零部件组装生产。20世纪60-70年代,东南亚多国推行进口替代的汽车产业政策,通过关税壁垒和非关税管制,限制整车进口,鼓励CKD/SKD形式以获得更多技术转移,扶持本国汽车工业发展。为避免整车进口限制,日系车企自20世纪60年代陆续在主要国家布局组装工厂,如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这一时期,日系车企在东南亚布局呈现“垂直分工”特点,进口零部件在当地组装生产,部分劳动密集型环节向东南亚转移。

阶段二:零部件本地化生产。东南亚本土企业参与汽车组装加工环节,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较日系厂商仍有差距。为进一步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东南亚多国对零部件本地化生产提出要求。20世纪70-80年代,日系车企开始在当地建立零部件供应体系,涉及发动机、变速箱、冲压件等。这一时期,日系车企在东南亚布局逐步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部分零部件生产环节向东南亚转移,为之后日系在东盟建立分工生产网络奠定基础。

图表12:20世纪70-80年代日系车企开始在东南亚建立零部件供应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员工人数为2022年数据;投资额单位为百万,计价货币分别标注 资料来源:JAMA,中金公司研究部

阶段三:建立区域生产网络,深化全球化战略。1988年,东盟经济部长会议批准“品牌互补计划”,特定零部件在东盟区域内流通,可以享受50%进口关税减免和本地化认定。丰田、日产、三菱等日系车企充分利用这一计划,在东盟多国建立零部件分工生产体系,解决过去多地重复投资、生产成本高、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问题。以丰田为例,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条件,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生产不同零部件,形成区域规模效应。

欧洲市场:多重因素阻碍,市占率提升受阻

回顾日系车企进入欧洲市场的历程,初期同样以产品出口为主,1990年出口规模达到顶点(175万辆);20世纪80-90年代,部分日系车企在欧洲投资建厂,产量最高接近200万辆。日系车企拓展欧洲市场面临较多阻碍,市占率长期处于10-15%区间,份额暂无更大突破。

图表13:日系车企欧洲市场产销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JAMA,中金公司研究部

阻碍一:通过贸易壁垒限制日系车出口。最初,欧洲共同体设定汽车进口关税为10.3%。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系车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引起欧洲多国关注,英国、法国、德国、比荷卢增加进口配额要求。1991年,欧共体委员会与日本通产省协定,1993-1999年限制日系车进口数量,每年限额为123万辆。

阻碍二:欧洲汽车市场进入门槛较高。欧洲汽车工业发展起步较早,长期积累丰富的制造经验和技术优势,拥有大众、奔驰、宝马、雷诺、标致、雪铁龙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本土品牌优势突出。技术路线方面,欧洲主打涡轮增压、柴油车技术,日系车企主要发力汽油车、自然吸气发动机,没有刻意迎合欧洲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

图表14:欧洲汽车市场以欧系品牌为主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采用2023年数据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5:2016年以前柴油车在欧洲市场占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ACEA,中金公司研究部

阻碍三:本地化采购要求增加建厂成本。自20世纪80年代,日系车企陆续在英国投资建厂,1986年日产率先投产,1992年丰田、本田相继投产。英国政府对日系设厂提出要求,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率须达到80%,意味在建设总装厂之外,还需要开发当地的零部件供应商,大幅增加建厂成本。

对中国车企出海启示

打造综合竞争力

技术优势助力“弯道超车”。复盘日系车企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历程,技术优势是实现份额突破的重要竞争力。本田率先发布CVCC发动机,马自达改良转子发动机技术,建立领先欧美车企的技术差距,奠定在美国的市场地位。如今,汽车产品加速迭代,技术路线尚未收敛,在重要政策或市场窗口期,抢占技术高地,有望为车企“弯道超车”提供机遇。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混动技术或为打开海外市场的突破口,智驾能力有望成为行业竞争的胜负手。

汽车出海是持久战。借鉴日系车企经验,我们认为针对特定区域市场需求,不排除阶段性跑出小品牌;但是着眼长期维度,汽车出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海外进行前置产能布局、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完善经销和售后网络,稳定的国内市场可以为车企出海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但这不是充分条件,还需要车企在把握消费者需求、产品更新迭代、属地运营管理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打开海外市场成长空间。

探索多元化出海路径

产能出海是应对贸易政策的有效手段,技术出海探索中。与汽车出口相比,海外建厂可以规避目的国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本地化市场需求和利用供应链资源,但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存在一定法律合规风险。近年来,多家中国车企在东南亚投资建厂,充分利用当地的成本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产业集群优势。此外,技术出海成为出海新方式。以小鹏、零跑为代表,中国车企基于电动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与海外车企开展合作。

当前中国车企处在从产品出口到属地化生产的转型期,我们认为盈利或阶段性受影响,但是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可能较日系车企有限,核心原因是中日不同的国内竞争环境。我们认为,竞争环境决定供需格局进而影响定价水平,属地化背景下劳动要素等不同影响经营成本,两项共同决定车企在区域实现的盈利水平。

分区域看,1999财年以来大多数年份里,丰田在本土的营业利润率高于其他区域,亚洲市场逐步提升,欧美市场水平偏低。可见丰田所处国内竞争格局优良,国内市场份额长期保持在30%以上,合理的定价体系贡献稳定利润基盘。但是中国车企面对的国内竞争尤为激烈,如部分车型的海外定价为国内同款定价2倍左右,出口的盈利能力好于国内市场。因此,展望中国车企切换出海新动能的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在产能投入和爬坡期或有所承压,但是着眼长期,基于国内和海外不同的竞争环境,我们预期海外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好于国内。

图表16:丰田分区域营业利润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财年起止区间为上一年4月1日至当年3月31日 资料来源:丰田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因地制宜拓展海外市场

考虑到各国汽车工业基础、产业支持政策、消费者偏好各不相同,不同区域市场的进入难度存在差异。对于开拓海外成长空间的车企来说,如何将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需要聚焦发力战略性市场,提供符合本地化需求的产品。

图表17:海外重点区域市场进入可行性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销量、新能源渗透率、市占率采用2023年数据,销量单位为万辆,CAGR为计算2018-2023年均复合增速,更新截至2024年10月

资料来源:Marklines,海关总署,商务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远期展望中国车企海外销量有望挑战800万辆。乘联会口径下,2023年中国车企乘用车出口为383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27%。向前展望,我们认为中国车企凭借成熟丰富的产品、领先的电动智能技术、完善的经销网络,有望在快速推进新能源转型的海外市场实现突破,同时燃油出口保持稳定,进一步打开海外销量的增长空间。参照日系车企,2023年日系海外销量超过2000万辆,其中美国市占率接近30%,其他海外市占率超过25%。我们测算中国车企潜在可进入海外市场规模大约为4000万辆,远期海外销量有望挑战800万辆。

海外市场政策风险:部分国家贸易政策呈现收紧趋势,如欧盟加征反补贴税,此类政策风险或抬高中国车企的出口成本,进而影响海外市场销量表现。

境外经营风险:为规避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部分中国车企加快推进产能出海,海外生产经营可能会面临政商环境、团队融合、文化冲突等诸多问题;此外,海运费及汇率波动也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海外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中国车企积极推进电动化转型,持续积累产品开发和制造经验,在新能源车出海领域具备更加突出优势,但销量表现与当地电动化进程密切相关。当前欧盟新能源渗透率提升阶段性放缓,东南亚、拉美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水平仍然较低,存在新能源转型慢于预期的风险。

本文摘自:2024年11月29日已经发布的《乘用车出海洞察#3:以史为鉴,复盘日系车企的全球化之路》

邓学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10008 SFC CE Ref:BJV008

常菁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8110003 SFC CE Ref:BMX565

隋诗华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80002 SFC CE Ref:BTI961

陈雅婷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120006 SFC CE Ref:BUU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