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今年是文学巨匠弗兰兹·卡夫卡逝世100周年。卡夫卡的作品最初被发掘、出版,得益于一位年仅25岁、有着敏锐文学洞察力的德国独立出版商库尔特·沃尔夫。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历史非虚构作品《衬纸:关于书籍、战争、逃亡与故乡的家族故事》,就对这段出版人与作家的缘分做了一番“揭秘”。
《衬纸》是作者亚历山大·沃尔夫撰写的家族史,主要围绕他的爷爷库尔特·沃尔夫的传奇人生展开。
21岁时,他放弃攻读文学博士学位,投身出版行业,入职莱比锡一家出版社做编辑。23岁时,他以合伙人身份加入恩斯特·罗沃特创办的出版社,正是在此,他与卡夫卡相识。几个月后,库尔特和罗沃特合作破裂,他买断罗沃特的股份,成立了自己的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并将卡夫卡这个金子般的作者资源留在了自己的公司。
他得知卡夫卡有了新创作,便写信约稿:“亲爱的卡夫卡博士:您新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叫《虫子》吗……我想亲自拜读一下,不知道您是否可以寄给我?”
这篇叫《虫子》的小说,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变形记》。1916年,他将这部小说发表在他创办的先锋文学杂志《审判日》上,后来他也出版了卡夫卡作品的单行本。但有时销量不佳,在1930年经济环境恶劣时,甚至印量800册的作品有一半滞销。
纳粹上台后,库尔特的出版社被列入黑名单,出版社的书大部分被纳粹焚毁,其中包括卡夫卡的作品。又因为库尔特有犹太血统,也面临生命危险,后流亡美国。
但他始终怀揣对出版事业的执着信念,在美国和妻子海伦一同创立了万神殿出版社。日后,该出版社成长为欧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既从美国引介欧洲文学作品,也输出美国本土作家作品到欧洲。
库尔特·沃尔夫的“朋友圈”也展现了那个时代丰富的文化生态。他与众多文学界、艺术界人士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如赫尔曼·黑塞、汉娜·阿伦特、托马斯·曼、里尔克等,这些人帮库尔特介绍作家资源,也使他一直保持敏锐的出版触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