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脉的演进》由陈引驰教授自1995年在复旦大学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课堂讲录整理而来,经30年沉淀数次修改,以40万字和百余幅图,涵盖从先秦神话到现代文学的文学活动,动态勾勒中国文学史历程,一窥中华数千年文脉演变大势。

日前,中华书局上海聚珍主办的《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现场,业内谈到,以讲课形式呈现,有助于兼具学术性通俗性,"达到深者深得、浅者浅得的效果"。

"我1995年开始在复旦教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有30年了。其实我也不敢讲是一部完整的文学史,这本书实际上就是一部讲录。"陈引驰教授回应,比如先秦散文、秦汉政论与史传、复杂而琐碎的六朝诗歌等都采用了不一样的概括方式。在内容上,基于对课程内容的熟悉与多年研究,书中也体现了自己很多想法。讲录体实际上未必是平衡的,也有些缺憾,"可能有些专家觉得特别重要的内容,书里没有讲得很细致,但这并不代表我觉得不重要。"作者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中除文学外,诸子、史传都有顾及,将文学发展内在动力和表现形态都讲得非常清楚。从中西文学对比来看,既有中国先贤的积累,又有西方对中国文学的观点和研究;既讲诸子也讲《左传》《史记》,说它们研究现状的同时,自然流露出作者看法,比如对古诗十九首、苏李诗的解读,令人感动。"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谈到,书的内容不是面面俱到,表现出文学史另一种写法,更直观凸显课堂现场感。

"特别是三个‘轴心时代’的提法很新颖。"陈尚君现场向陈引驰教授"催稿"——"该书主体部分只完成了第一个‘轴心时代’。以我对唐诗的体会,唐玄宗即位之前还在六朝氛围中,中唐到北宋才彻底走出来,希望以后出版第二个‘轴心时代’。特别期待第三个,因为西学传入的强烈冲击和中国文学自己的改变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和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也颇有感触,认为书中对第一个轴心时代写得很详细,第二个则写得提纲挈领,第三个虽篇幅最少,但鞭辟入里,又有详注,对古典文学与近现代文学关系的辨析,特别是对翻译文学重要作用的强调,都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复旦大学中文系有写文学史的传统,较早有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其后有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改革开放后是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在这之后就是陈引驰新著《文脉的演进》。"

"文脉"一词近年来越来越热,走进大众视野,"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中国文学背后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其实这就是文脉。在这个传统中,无论是研究哲学、政治、宗教,又最终以创造文学为旨归。往小处讲,文脉有毛细血管的话,这毛细血管就是文章、文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提到,《文脉的演进》有对现代常见说法的质疑,有点疑古派的学思风格。比如在对庄子思想的描述,对王羲之《兰亭序》的分析等,其细微辨别中体现出学者的严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从陈引驰名字谈到新书整体结构:"我理解引驰的‘引’和‘驰’是相反的动词,‘引’指拉着马不让它跑,‘驰’是放开了让马跑。这正好跟讲课的情况比较相似,有点到为止,也有随性反应,‘讲录’结构不平衡是正常的。现在大学课程难度基本上是以高中毕业生能够理解的水平,这与出版的普及性也是相匹配的。"

《文脉的演进》不是一部完整的文学史,但带有通史性质,"是陈引驰教授才、学、识的集中体现,也是想增进才、学、识的读者开卷有益的好书。"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傅杰说。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研究《史记》,对引驰教授提出的司马迁是"现代主义者"印象深刻,一下子就能"通古今之变",举重若轻。"现在学术断代化,段与段之间交流不多。本书通贯线索很清楚,特别是最后一部分,很短却精彩。"

市场上流行的讲义、讲稿基本上仍是老师"写"的内容,而讲录体往往是在课堂上实际生成,有即兴发挥,还会结合学生反馈有所调整,更具现场感,是灵活生动的文体,可以把作者的发挥、札记都放进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詹丹总结,《文脉的演进》始终笔下有人,能看到文章里的人,写文章的人,更能看到作者本人。

作者:许旸

文:许旸 图:出版方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