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截图,因员工集体“已读不回”深夜工作群消息,负责人“爆粗口”并宣布以后不回复按旷工处理。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也映射出社交媒体时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困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但随着技术发展,劳动者工作模式越来越灵活,上下班的边界也逐渐模糊。对于“打工人”来说,下班时间无法从工作中完全抽离,不能得到充分休息,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对企业而言,泛滥的加班文化和强势的管理容易导致严重的人才流失。下班后工作群消息不断,消耗的不仅有员工的精力,还有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部分特殊岗位需要随时待命,有一些重要工作必须及时处理,做不到一下班就“离线”。但在必须加班的时候,劳动者应得的薪酬不能隐身。在全国首例“隐形加班”案中,法院认定劳动者李某下班后回复工作消息构成加班,判决公司支付加班费3万元。广东一地也曾发布规定为劳动者撑腰,要求下班后微信群禁发工作消息。
打工人不是机器人,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这次的“已读不回”事件也提醒了更多企业和负责人:要对员工多些尊重、少些打扰,建立更健康、规范的职场环境。同时,劳动保障部门和立法机构也应与时俱进,对线上加班的认定和工时补偿作出明确界定,切实保障劳动者权利。
(潘宁 董泽人 罗兰诗)
来源:江苏工人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