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秦岭陕西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秦岭生态保护进入“大保护”新阶段,打开了“大山脉”治理的新格局,也在持续探索绿色经济“大发展”的新路径。
最新出版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2023年年度报告》提出这一观点。
12月31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深圳召开《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2023年年度报告》新书发布暨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的专家学者对报告进行点评,并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入研讨。
报告认为,“系统治理”已成为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词。秦岭堪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重点整治走向系统治理”的典型案例和精彩样本。
秦岭覆盖近三成陕西省域,包括西安市、宝鸡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部分行政区域,和商洛市全部行政区域。2023年以来,陕西省及秦岭六市走出一条生态治理各具特色、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生态发展共创共享的大山脉系统治理之路。
具体来看,2023年,西安市持续完善秦岭常态治理机制、数字监管机制、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三大机制”,确保秦岭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数字秦岭走向更高质量的动态互通,走向“智慧秦岭3.0”时代,为秦岭拉起一张数字防护网。
汉中市持续强化秦岭生态保护的跨域协作,与四川广元、甘肃陇南三地生态环境局签订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应急联防联控框架协议,通过定期联席会商机制,跨流域、区域生态环境执法及突发环境事件防控机制,跨流域、区域环境信息共享和协作处置机制为预防跨流域、区域环境污染及突发环境事件奠定了坚实的机制基础。
安康市以模式探索为重,创下了GEP核算体系、“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等多个“第一”。继2022年完成秦岭区域首宗林业碳汇交易后,宁陕县2023年再次完成林业碳汇交易,交易额达600万元。
商洛市持续探索生态价值实现,建成了生态产品价值与碳汇评估平台,实现一个度量标准、一个信息库、一个展示平台、一键自动核算,有效破解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难”问题。
宝鸡市全力做好“以绿色为基底、以生态为特色”的大文章,通过做优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等产业品牌,绿色发展的名片越擦越亮。眉县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太白县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渭南市在“生态+文旅”总体思路指引下,生态与旅游的正向循环加速形成,生态华山建设有序推进,渭南市华山博物馆成功入选省秦岭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基地。
专家点评指出,2023年,是人不负秦岭青山的一年,也是秦岭青山不负人的一年。背靠秦岭的“好山好水好风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秦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秦岭绿色发展进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关键期。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也在不断融入全球生态保护大格局,惠及全球生态大系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