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杨浦以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深化体教融合和学校体育工作”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为抓手,以“课、赛、人、评、合”五大任务为突破口,促进“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让校园中的“小胖墩、小眼镜、小绵羊、小豆芽”越来越少……
日前,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座谈会于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杨浦区围绕深化体教融合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做法,在大会上进行了书面交流。
上足上好体育课
杨浦区实施“每周5天每1天校内1小时运动量”策略,体育课时严格刚性落实。小学阶段做到每天有1节体育课;初中阶段逐步迈向每周5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持续增加课时量,加上体育活动课、广播操与眼保健操,让孩子们在校内外能各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不仅如此,杨浦还使“教会、勤练、常赛”成为体育教学的常态。
在此基础上,杨浦着力推动“人人学游泳”、试点“人人学自行车”,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能够掌握2—3项技能,助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在上海市体育学院附属中学,经过积累20多年的特色办学实践,体育课被上出了“花样经”——从体育精神、体育人文到体育行为、运动技能和运动科学,学校的体育课程丰富又有趣,有“二次元”超爱的体育动漫课程、专业的乒乓球课程、复古的射艺课程、实用的体育摄影和体育运动营养学……学校还将体育运动与体育产业结合起来,开发出时髦的体育赛事策划与推广、奥运经济与文化、未来体育媒体人等课程,让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们能一窥体育产业发展的究竟。
分层分类以“赛”促“动”
从班级到校级,从校际到区级,四个层级的体育赛事把“普及—提高—精英”一网打尽。在杨浦校园,打造了“同育杯”“西可杯”百班百场班级赛,春秋两季的校运会,还有联盟赛、阳光体育大联赛、学生体质健康专项赛……近7万人次、占比70%的在校学生参与每年的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在比赛中,孩子们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通过“学校办训、体校办训、社会办训”人才培养模式,体育后备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
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通过周中营、周末营、夏令营、冬令营的模式,开设羽毛球、轮滑、体育舞蹈、跑酷、篮球、乒乓、田径、击剑、橄榄球、跆拳道、网球、匹克球等12个运动大项,约520名学生经过筛选参与各类体育社团,参与率超过在校学生的40%。
在五角场小学,每天下午四点放学后开展足球训练,每周训练5次,每次训练1.5小时。学校足球队还充分利用寒、暑假进行全天集训,先后培养出10余名学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全国最佳阵容。
在同济第二初级中学,乒乓球是这里的特色。11年来,学校培养出运动健将7人、一级运动员33人、二级运动员33人、国家一队1人、上海一队3人。在校就读中乒院少年班学生有18人,其中周冠宏在2024年年初入选国家青年队,在今年的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取得混双项目亚军、男子单打第四名的好成绩。
今年来,除了巴黎奥运会的3枚金牌之外,杨浦还获得市运会最快进步奖和团体总分第二、奖牌第四,以及上海市学生运动会金银铜218枚奖牌等好成绩。未来,还将有更多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将从杨浦走出。
整合资源拓展体育运动空间
上海体育大学有着优质的教学、科研、医疗资源。杨浦区与上海体育大学签订了“杨浦区—上海体育大学合作共建上体附中”战略协议,聘用上海体育大学专业教练和教师进校园,开展“奥运冠军进校园”系列活动,还联合举办“学校体育教师高级研修班”,挂牌成立“杨浦区体教融合产学研基地”,全方位推动上海体育大学科研项目杨浦“先行先试”, 支持高校优秀毕业生和优秀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校实习,同时选派学校教师到高校学习,共建学生校外社会实践点,让优质的体育资源向全区中小学校辐射。
杨浦整合区域优质社会场地、师资等资源,充分发挥区少体校(青训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白洋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上海绿叶运动联盟、江湾体育场、中国象棋协会等10余家单位专业力量优势,共同实施“体教融合拥抱计划”, 提供篮球、排球、手球、象棋、足球、跆拳道、保龄球等10余种体育活动,为区域青少年提供集技能培养、体育服务、课余锻炼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服务,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多措并举,杨浦区努力推动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收获着学生体质增强、体育素养提升、体育人才辈出等成果。据监测,区域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7.9%、优良率61.9%,近视率逐年下降。今后,杨浦还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成就体育梦想打下坚实基础。
此前,杨浦“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综改项目亦在全国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劳其筋骨、壮其体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文字/图片:焦玉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