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出生在莫斯科,与19世纪俄国大作家大多出身大贵族家庭的情况有所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出身是比较低微的。他的父亲是一名军医,退伍后来到莫斯科玛丽娅医院工作。这家医院是一家慈善医院,是皇后出资创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出生在父亲工作的这家医院里。在青少年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是比较艰难的,虽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后来挣到了一些钱,用这笔钱买了一个贵族名头,还在莫斯科远郊买了一座庄园。
可能还是出于家庭经济条件方面的考虑,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莫斯科一家私立学校毕业后,尽管他十分迷恋阅读,十分喜爱文学,还是在1837年,也就是他16岁的时候,去了彼得堡,进入军事工程学校。他在这所军校学习了五年,他显然对军事工程学没有太大兴趣,反而在彼得堡这座当时的文学之都里变得更加热衷文学了。毕业之后,作为在军校就读的交换条件,他必须在军中服役两年,他被分到工程部队的绘图部门工作。但当强制性的服役期限一到,他就在1844年主动退伍了,集中精力从事文学写作。
他的成名作《穷人》,这部小说写成后,被交到当时彼得堡的文学编辑、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手中。涅克拉索夫读了小说后欣喜万分,彻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手稿去拜访别林斯基,他一进门就大声喊道:“新的果戈理诞生了!”别林斯基听了很不以为然,他反问道:“你的果戈理像蘑菇一样多吗?”可是当别林斯基自己也读了小说之后,他的印象与涅克拉索夫完全一致。别林斯基赶紧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叫来,当面对《穷人》及其作者予以很高评价,很多年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并称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穷人》后来被收入涅克拉索夫的《彼得堡作品集》,在1846年初面世,陀思妥耶夫斯基由此登上了俄国文坛。他接下来陆续发表的《双重人》《白夜》等中短篇小说,又进一步提升了他的文学地位。
但就在这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乃至他整个世界观的事件。1849年春天,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其他成员一同被捕了。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是一个政治文化社团,由军人、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组成,是19世纪中期彼得堡众多“小组”中的一个。他们经常集会,讨论俄国历史和现实问题,他们信奉社会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主张推翻沙皇制度,建立民主自由的共和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名,就是在一次集会上朗读了别林斯基写给果戈理的信。别林斯基在那封信中批评了果戈理趋于保守的思想立场,公开质疑当时俄国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这封信在当时的俄国就是一份革命性的檄文,被激进知识分子视为战斗的纲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这个小组的其他成员被关押了八个月,他被判处死刑,直到行刑的士兵即将扣动扳机之时,一名传令官才赶来下达了赦免令。原来这是沙皇本人亲自导演的一场假死刑,目的是恐吓这些试图谋反的人,同时也是在恐吓整个社会,但是,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内的囚犯们当时所获得的,却是真真切切的死亡感受。这次死亡经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和精神影响巨大。
在这场假死刑过后几天,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往西伯利亚,在鄂木斯克服了四年苦役,之后又在军中服役四年,将近十年之后才获准回到彼得堡,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在这十年之间,他的思想立场发生了变化,从之前激进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转变成一位具有民族主义立场和东正教立场的保守派人士。因为他在流放期间唯一的读物就是《福音书》,他的宗教意识有所增强,他也更多地接触到了社会底层人士,在他们身上发现了俄罗斯民族深刻的宗教意识。长期的流放生活,当然也会使他对之前信奉的空想社会主义有所反省,感觉到西欧的那些学说未必适合俄国的现实。从文学创作上看,他在流放之后创作的作品,篇幅开始扩大,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从1860年代开始,陀思妥耶夫斯基先后写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群魔》《少年》《白痴》等作品,当然还有我们今天和下一次会讲到的《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与此同时,他还先后创办了《时代》《时世》《作家日记》等刊物,既发表他自己的文学作品,也宣传他的思想观点。他因此不仅成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作家,也被视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成为1860—1880年代俄国文学中最显赫的身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声誉在他去世之前,也就是1880年,达到了顶点。他去世时,成千上万的人赶来为他送葬,送葬的队伍在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绵延了好几公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