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闹市区惊现“亲吻”楼,为何倾斜?居民安全如何保障?

近日,有市民反映,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宝兴路660弄的老小区内,两幢居民楼竟因倾斜问题而“亲密接触”,导致居民们生活受到影响。

这两幢楼,一幢六层,楼号为1-3;一幢七层,楼号为8。记者赶到现场时,从远处便清晰可见这两幢楼六层的屋檐和花架贴在了一起。

十年前开始倾斜,居民家门变形

记者了解到,这两幢楼原本是1994年建造的售后公房,然而从十年前开始,这两栋楼就逐渐出现了东西向倾斜的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楼相向倾斜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居民表示:“原先斜得不厉害,后来越斜越厉害了。现在就是大卡车震动一下,我们这个房子也会有一点震动,尤其是我们上面的楼层震得更加厉害。”

走进1号楼的居民家中,记者发现楼体的倾斜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入。一位5楼的居民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困境:由于门走形,他每次回家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打开房门,甚至需要借助门外人的帮助。为了保证安全,他晚上不敢关这扇门,只能将外面的铁门锁上。

而在卧室中,记者明显感觉到地板的高低不平。为了更直观地测试和展示房屋倾斜的情况,记者还特意放置了一颗乒乓球进行测试。结果,乒乓球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沿着一个方向滚动,而这个方向正是房屋倾斜的方向。

房屋裂缝明显,安全度存疑

记者还注意到,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的居民家中,卧室天花板都出现了明显的开裂现象。而在卫生间,两堵相邻墙壁的瓷砖上更是出现了横向的、连续的裂纹,让人不禁为居民们的安全捏了一把汗。

一位8号楼3楼的居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待在这里就没有安全感,你知道吗?一点安全感也没有!”

房屋为何倾斜?是否是危房?据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于2021年6月出具的评估检测报告,这两栋房屋的倾斜率分别为4.12‰和8.42‰,均已超过上海市现行的《地基基础设计标准》中4‰的限值,但尚未达到《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多层砌体房屋整体倾斜率20‰的危险状态。

这两幢楼分别在2017年和2021年接受了两次房屋检测。对于检测出的倾斜问题,报告中显示的原因是“地基压缩变形相互叠加”,并给出了维修修复的建议。

居民:即使修缮,还是不安全

在随后的居民征询中,仅有大约30户居民表示同意进行修缮加固,而这两幢楼内共有100多户居民。

“这个维修的方案都没有,方案没出来就问我们同意不同意,你说居民同意吗?”有居民表达了这样的疑虑。另有居民担心,即使进行修缮,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影响楼宇内电梯的安装和使用等。

面对居民的疑虑和担忧,大宁路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陈瀚钦表示,街道在得知检测结果后,立即启动了逐户的上门沟通工作,并进行了居民征询。虽然征询结果并不理想,但街道并未放弃对这两幢楼的安全管理。

据悉,静安区房管局已在这两幢楼房周围布置了16个点位,进行定期三个月一次的监测工作。中冶检测认证(上海)有限公司房检事业部质量负责人陈根生介绍,监测工作主要关注沉降和倾斜两个指标,通过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倾斜复合观测点来进行。

在2024年4月25日最新的监测中,对比1月的数据发现,最大的沉降增量为1.66毫米,倾斜的最大增量为0.3‰,均未达到报警值。根据监测方案,如果一年内沉降量达到30毫米或倾斜变化量超过1‰,将启动复核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房屋评估。

陈瀚钦副主任表示,街道将继续对这两幢楼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居民提出的小修小补要求,街道也将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街道也计划进行进一步的征询工作,如果居民同意进行修缮加固,将细化具体的方案。房屋一旦达到危房标准,街道将第一时间向区级房屋管理部门进行上报,研究具体的处置措施。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居民关注自身居住环境的安全状况,积极参与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