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仅是调度长,更是‘馆长’了。"来自申通地铁公司、也是大场居民的朱晨自豪地跟记者介绍,从今后他将挑战"跨界"参与社区美术馆的志愿工作,希望能够为推广和传播艺术尽一份绵薄之力。

原来继宝山社区美术馆·公园里开馆一个月后,第一批"市民流动馆长"及志愿者在五一假期里正式上岗,负责协助运维社区美术馆,并为更多的居民带去艺术的普及和体验。这也意味着,申城首个由社区居民自治的美术馆也将由此诞生。

首批志愿者招募,居民热情远超预期

社区美术馆·公园里位于祁连公园内,周边同时坐拥保利、滨江公园壹号等大型住宅区。自从公园内的废弃茶室变身美术馆以来,不少市民纷纷走进馆内探个究竟。4月初,当大家得知美术馆还在招募"市民流动馆长"时,顿时成为社区微信群里的"热搜"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利叶之林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卢燕华就对此事印象深刻,"我信息一发,不到十分钟就有居民把报名表格发还给我,甚至还专门到美术馆主动‘上门’报名。"市民所表现出的热情有点出乎意料。短短四天的报名时间,就得到了近40名社区居民的积极反馈,他们年龄在20岁-65岁之间,身份包括学生、教师、金融从业者、国企职工,也有退休老人和全职妈妈。此外,他们都是美术馆的忠实观众。参与报名的季芳女士就说,"以前美术馆对我来说是很高大上的地方,虽然很喜欢看各种展览但还是感觉有些距离感;现在美术馆搬进社区,顿时让我觉得很亲切,让我们周边社区的文化底蕴更深厚。"

首创流动馆长制,向更多人传递艺术之美

为确保馆长能尽快上岗,4月以来,主办方已组织了多次志愿者培训,包括带领大家到中华艺术宫,近距离地学习大师之作。经过一轮选拔培训,目前第一批2位"市民流动馆长"及多名志愿者已上岗,"流动馆长"的身份熠熠生辉,令人自豪。他们可按自己的管理方式召开会议,巡查开放服务,接待来访的媒体和嘉宾等,收集访客的反馈,提出自己的管理意见,履行馆长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首批馆长之一的陈淑娟也是卯足了劲,她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在外企工作,对小区周边并不熟悉,如今能回到社区,参与美术馆的各项工作感到非常激动,她就打算在一个月的任期内,为每一位进馆参观的居民尽可能地提供导览服务,这样不仅能用艺术滋养自己的内心,更能带动更多人能了解艺术、热爱艺术、并用艺术丰富社区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牵头创办社区美术馆的社区枢纽站创始人、策展人王南溟介绍道,"推出市民流动馆长制,是希望将社区美术馆打造成全市首个由社区居民自治的美术馆,通过居民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并结合自身所处地理位置的便利积极参与其中。而我们也将邀请更多的高校教师、相关领域的专家、艺术家等一起帮助他们走上‘馆长’的岗位,进入专业领域去体验和实践,了解美术馆的相关知识、功能、运作和价值意义等,让自己有所收获的同时也向更多人传递艺术之美。"

首次尝试居民互动,让艺术融入社会治理

据了解,今年以来,由宝山区文旅局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市美术馆协会等多方携手,在全区范围内打造首批四个社区美术馆,以微改造、微更新的方式,"空降"公园、高校、园区等,形成相对独立的美术馆空间,把艺术的种子植入社区,让居民直面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围绕社会大美育的主题,宝山开始注重开展"艺术家与居民"的定期互动。"艺术社区"的建设就是需要从身边细节开始,把艺术家、策展人等专业艺术力量与社区居民拧成的合力,将艺术的公共性放在交往方式的平台上,达到社区共建共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来,区文旅局还将全程邀请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美术馆的深化和拓展,新的选址地点由居民选、新的展览内容由居民点、艺术的普及成果由居民享,不仅使社区美术馆成为市民喜爱的文化场所,更用文化艺术的方式连接空间与居民、居民与活动、活动与治理,创新形成专属的"社区文化治理力",真正助力宝山人文城区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业界专家也指出,在以共创共建促成艺术社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讨论怎样让老龄化社区的居民过上创意生活、如何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等,或许都将因艺术社区里的种种交流活动而变得不再空洞和无趣。从社区空间出发,以艺术链接人与人的美育活动,让居民有了遇见未知自己的可能,未来可以变得更加多样和美好。

作者:卫中

文: 卫中 图:宝山社区美术馆供图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