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博团队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是中国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在这4个特区中,汕头发展一直比较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网上讨论的话题。

我们最近在整理主要城市“体制内强度指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过去3年里,汕头的“体制内强度”大幅提高了22个百分点,呈现出强烈的“内地化”、回归“体制内”的特征。

所谓“体制内强度指数”,是指体制内人员(包括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缴存公积金人数占所在城市总缴存人数的比重。比重越高,“体制内强度指数”越高,体制内越强大、体制外越弱小,经济活跃度越低。

一般来说,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体制内缴存公积金人数占比往往低于33%。

而汕头的体制内缴存公积金人数占比,从2020年的42.04%,大幅提高到了2023年的64.46%。另外三个特区,深圳珠海厦门的体制内占比则分别只有16.42%、21.89%、29.3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2020年到2023年,广东21个城市“体制内强度指数”的变化情况,汕头大幅跃升了22.42个百分点,向体制内回归的态势明显。

汕头的体制内强度指数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民企缴存人数在大幅减少。

2020年,汕头缴纳公积金的总人数为27.38万人,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53.27%;到了2023年,总缴存人数为29.34万人,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比大幅下降到了27.64%。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缴存人数占比从2020年的32.53%、9.51%,上升到了2023年的45.55%、18.91%。

这意味着,汕头的市场化程度在下降,经济活跃度在降低。

汕头的发展,是否真的越来越慢了?

历史上,汕头也曾繁荣过。

从被动开埠通商到建立经济特区主动开放,繁荣的商贸往来,造就了汕头的活力。

1860年,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汕头正式开埠。华侨、各地商人、商团纷纷前来投资,呈现“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盛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推广市场经济体制。

汕头,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和如今的深圳、珠海、厦门这些一线城市同台闪耀。

40多年过去了,有人说,现在的汕头就是一个三线城市。

接下来,我们用5个指标,其中3个是经济指标,2个是人口指标,进行衡量,过去10年,沿海四大经济特区城市,谁增长得最好?

3个经济指标分别是:GDP总量、一般预算收入、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增幅;2个人口指标分别是:六普到七普的常住人口数据、小学生人数的增幅。

“小学生人数”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没有纳入政绩考核,前者由教育部门全面统计获得,后者由央行系统统计,所以被我称为“客观数据”,也就是真实性比较强,不太会被“人为扰动”的数据。

至于GDP、常住人口、一般预算收入,则属于“主观数据”,是纳入政绩考核的、容易被“人为扰动”的。

1、GD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过去10年,四个经济特区城市的GDP增长情况。

可以看出,厦门的GDP增速最快,达到167%,其次是深圳的155%,当然,深圳的GDP总量是最大的。

汕头,在GDP总量和增速上都是最少的、最慢的。

2、一般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是地方政府财政的最大、最稳定来源,主要由税收构成。此外,地方政府还能通过卖地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发行地方债等,来获得财政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10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最快的,是珠海,一方面是珠海的基数小,另一方面,珠海近些年发力经济建设,加速产业升级,大企业多,税源充足,而且珠海人均个税的表现也不俗。

深圳一般预算收入不仅总量最大,增速也非常快,增幅达到138%。

厦门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为90%,相比之下,汕头19%的增速显得有些不够看,而且一般预算收入的总量仍然在1字头徘徊,经济活力不足。

3、资金总量

资金总量,是“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简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结果,还是下一步发展的基础。资金总量越大,城市竞争力、综合实力越强,未来发展潜力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10年,深圳资金总量的增幅达到了293%,不仅是四大经济特区城市的冠军,也是广东21地市的增长冠军。

汕头的资金总量增长率指标为113%,看似不低,实则这个增长水平,放在广东省内也是倒数。

以下是2010-2020年广东省内城市资金总量增长排名,当时汕头就是最慢的,3年过去了,情况似乎并未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常住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10年,四大经济特区城市中,常住人口增幅最大的是深圳,达到了67%,其次是珠海、厦门。

汕头人口微增3%。事实上,广东省东部的几个地市,如汕尾、潮州、揭阳等,人口增长都比较差,不少城市出现负增长。

5、小学生人数

小学属于义务教育,各地都基本上实现了100%适龄儿童入学,所以具有很强的可比较性。通过小学生人数增幅的比较,可以看出哪里人口增长更为真实,以及哪里的人口更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可以看出,厦门是过去10年小学生人数增幅最大的城市,增幅达到了80%。其次是深圳和珠海。

小学生增长最慢的也是汕头,为20%。

总的来讲,在东南沿海四大经济特区城市中,汕头的发展是明显落后的。

究其原因,最明显的,就是潮汕地区具有三大封闭性:

第一是地域的封闭性;第二是文化的封闭性;第三是体制的封闭性。

从周边资源看,深圳、珠海和厦门分别有香港、澳门和台湾省三个经济发达地区为支撑,而汕头缺乏这个先天条件。

从地理上来讲,山地丘陵占广东全省面积接近三分之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全景历史地理

而这些山地,刚好把广东地理条件最好的三块地完全隔开。

莲花山把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隔开,云雾山和天露山把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平原隔开。

从地图上看,潮汕地区的汕头、潮州、揭阳,偏距粤东一隅,依次被凤凰山、莲花山、南阳山和大南山包围。

离得最近的汕尾,和潮汕三市之间隔着南阳山和大南山,因此也被排斥,没有融入其中。

再看潮汕文化,潮汕文化深得古代汉文化的真传,结合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形成了一个超稳定结构。

潮州话比较难懂,对外来人口构成了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潮汕人宗族意识比较强、比较抱团,“胶己人”的团结,独特的“官-商”关系,对外来者意味着封闭、固化、难以融入。

当然,潮汕文化也有其开放性的一面,比如潮汕人敢于到外地谋生、打拼。

因此,华侨是汕头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之一,目前,海外华人华侨总数超过6000万人,分布在世界的1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祖籍潮汕的华人华侨超过1500万人。

可以说,本土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海内又一个潮汕。但这只是强调潮汕人的性格特质,并不妨碍外地人难以融入其中。

最后一个就是体制的封闭性。

从公积金缴存业务看,2020年,汕头当地缴存职工中: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32.53%,国有企业占9.51%,

城镇集体企业占0.67%,外商投资企业占1.88%,

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53.27%,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占2.14%。

2023年,这些数据发生了变化: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45.55%,国有企业占18.91%,

城镇集体企业占0.39%,外商投资企业占5.17%,

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27.64%,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占2.25%。

三年时间,汕头的“体制外”世界在不断缩小,“体制内”在不断扩张,从42.04%上升到64.46%,也就是说,当地“民间社会”的活跃度在下降。

在广东,除了汕头,其他“体制内”占比越来越高的城市,经济发展也同样较慢。

总的来讲,汕头这个经济特区,初期风光无限,后来逐渐平淡,根本原因还是封闭性偏强、开放度不够。

汕头要想拉近跟另外三个特区的差距,打破封闭性、提高开放度、推进市场化,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