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呈现的是“一超多强”的单中心格局,“一超”是指上海,“多强”是指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等经济重镇,这些城市虽然个个都很能打,但没有任何一个能与上海争锋。

珠三角则是“三超多强”的多中心格局,“三超”是指广州、深圳、香港三个超级城市,三者可谓势均力敌、互不相让,谁也无法像上海那样在长三角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这个差异,当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与历史成因,这里再提供一个从地理维度观察的视角。

最近在南沙新区考察,游览了虎门、蕉门、洪奇门等多个水道,就感叹珠江入海口的复杂。突然想到,入海口一多,就难以形成“单中心”格局啊。

中国有三大河流,长江、黄河、珠江,其中珠江算是一个另类。

长江与黄河定义了国人心中大江大河的标准模板,大河自西向东流,存在一条清晰的干流,其他支流呈鱼骨状分布在干流周边,而且入海口只有一个。

珠江则不同,它更像是一个网状水系,找不到一条特别清晰的主航道,而且入海口有八个,俗称“八大口门”。

所谓八大口门,即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其中前四个门通过广深佛莞等城市注入伶仃洋,后四个门通过珠海、江门等城市注入南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江八门”示意图

南方日报的文章曾指出,世界大江大河中,有多个入海口的,不止珠江一个,比如尼罗河、恒河、密西西比河等,都有多个入海口,但像珠江一样“八门入海”的非常少见,在中国大江大河中更是独一份。

珠江这种网状水系与八大口门的地理特征决定了,珠三角天然适合多中心发展,因为每一个入海口都可以自成一派,无需像长江那样只能从一个地方入海。

所以,珠江三角洲的多中心发展,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八大口门”的发散性,广州、东莞、佛山、江门、中山都有自己的出海口,深圳、香港、珠海、澳门也都在海边,拥有自己的天然良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从河流的形态来看,长江是一个“集装”的河流系统,更容易孕育出“一超多强”的城市格局,而珠江更像是一个“散装”的河流系统,其流经的区域,更容易孕育出多中心的城市群。

当然,地理因素只是影响城市形态的其中一个变量,肯定还有其他因素,欢迎大家到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