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煤矿工人都是高危职业,在还没有现代化采矿设备的清代,那危险性不言而喻了。有个形象的比喻是“每一筐煤上都系着一名死难矿工”。

枣庄地区采煤业历史悠久,早在元代就有人挖煤,至明代时民间开采已形成规模。在1899年,著名的中兴煤矿公司创办之前,这里的采煤仍然是延续了几百年的生产模式:单井,人下去一筐一筐的背上来。所以矿难时有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3年6月24日,早班工人在半截筒子小窑采煤时,打通了老井,古井的积水侧涌窜入。当时在井下挖煤的工人闻声乱成一团,拼命向井口挤,抢抓拉煤的绳子,向上挣扎。人多拥挤,4股拉煤的绳子坠断2根,100多矿工丧命于矿井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照片(摘自网络)

事后,这座煤矿被封填,并在原址修建了一座坟墓,俗称“大坟子”。1911年3月,中兴公司在建造枣庄南大井过程中,挖出了半截筒子煤窑发生透水事故中死难的百余具矿工骨骸。同时,又将其他小煤窑旧址的死难者矿工尸骸收敛到一起,共有三百多具,合葬在了现在矿务局南的煤城路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兴煤矿公司又出资,建造了一座高6米,周长12米的青砖结构六角圆形宝顶状两层纪念塔,塔南面上方镶石镌刻“白骨塔”三个大字。白骨塔建成以后,中兴公司的经理戴理庵逢年过节还常来塔前烧香烧纸以祭亡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白骨塔旧址建造了供市民休息的小公园,公园里植被茂密。笔者冒着小雨,撑伞来到塔前,祭拜了这些死难的矿工。无疑,他们是人类文明史、工业史上的牺牲者。(鲁78,第四批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12月1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