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提、葫芦兄弟、

邋遢大王、美猴王、蛋生……

一波来自童年的“回忆杀”

让手持“金箍棒”海报的观众

穿越时空

回到了纯真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新馆在黄浦区威海路48号宣布对外开放。

开幕展览“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是美术馆迁址后的首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依据从“台前”到“幕后”的展示逻辑,设置了“序厅”“绘动之旅”“经典巡礼”“媒介探索”“当代回响”五个单元。

一进展厅,上百个动画形象的投影多媒体装置让观众置身“序厅”的沉浸式互动空间,这些如数家珍的形象带领参观者穿越历史,闪回出童年观影时的美好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持红缨枪、脚踏风火轮、

身披混天绫的大型赛璐璐哪吒剪影,

在第一展厅墙面留下威武的投影,

吸引观众不断探索,

向中国美术电影的“黄金时代”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结合文献、实物和访谈,呈现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场景,展现了美影人的探索和开拓精神。

1983年《金猴降妖》中,身披虎皮裙的孙悟空造型,色彩分层多达18个配色,师徒四人的造型上,每一个配色都用密密麻麻的数字定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横空出世的《黑猫警长》打造了带有儿童科普性的警匪片动画,革新了当时的创作观,并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来自民间创说的《葫芦兄弟》让中国剪纸动画名扬四海,作曲吴应炬用仅靠一部电子琴完成整部故事配乐,放眼全球也是惊掉下巴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鹬蚌相争》等,艺术家受中国非遗木版水印的启发,研发了胶片水墨动画摄制技术,让水墨风格的中国动画在西方国际电影节上技惊四座,别具一格的“中国气派”不断创造着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的“小朋友”,

如今很多已年过不惑。

在现场,

中年观众比小观众看得更认真,

展览将台前幕后的秘密一一“解锁”,

这些彩蛋都是

当年萦绕在孩子们脑袋上的一个个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1960年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确立了动画、木偶、剪纸、折纸四大片种,每一个片种都有自己的生产车间和独有工序。

策展方将工作室场景搬入展厅,泥人木偶的阿凡提和他的朋友们拿捏得惟妙惟肖,皮影造型专家焦达复原经典动画《阿凡提》中的“大巴扎”,立体式呈现了木偶片工作室的制作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渔童》中,原画师设计出丰富的表情剪纸,让刚正勇敢的渔童和奸猾狡诈的洋大人可以不断地换脸换衣换发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出口是所有美术作品的海报墙,琳琅满目。

上百本《电影镜头记录本》静静躺在柜台中,每一本记录本的封面上,都会签署主创名字。这是上海美术电影厂星光熠熠的“名人堂”,里面可以找到万籁鸣、严定宪、戴铁郎、苏秀、丁建华、张元浩等亲笔签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

此次展览由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周二至周日10:00-18:00营业(每周一闭馆,17:30停止入场)。

“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展览将展出至10月8日。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乐梦融

图片:主办方提供,部分源自网络

编辑:小开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