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花开一处景,芬芳淡雅且清新。初夏时节,通辽市科左中旗包罕林场3000亩文冠果树繁花盛放,一团团、一簇簇精巧的花朵密密匝匝、玲珑娇艳。花开时节也迎来了今年的采茶期,成片的嫩芽青翠碧绿,种植户们迎来了最为忙碌的时节。

在科左中旗包罕林场,采茶工人们一大早就来到了文冠果林,迎着朝阳忙碌采茶。大伙儿在一行行文冠果树间来回穿梭,一捻、一挑,一捧捧嫩绿的叶芽便被装进桶里,散发着清香。“我们从5月份开始采茶,每天从早上六点开始采,一天一个人大约能采八斤。”包罕林场村民车志贤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正在采摘文冠茶。包婷婷摄

清晨的叶芽鲜嫩、水分充足,采摘下来充满着文冠果树独有的清香。趁着新鲜,采茶工人还要及时进行二次摘拣。采茶、检茶后,当日就要进行杀青、炒茶、揉茶和晒茶等工序,保证茶叶的品质。进入五月,茶厂负责人王连刚几乎全天候在茶叶车间里工作。

包罕林场职工、达尔罕茶厂负责人王连刚介绍:“我们已经对文冠果茶开发了三年,一年大约能炒三四百斤,按市场的最低五百块钱的出厂价算,一年能有20万左右的毛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连刚正在炒茶。包婷婷摄

文冠果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木本油料树种,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据了解,科左中旗包罕林场文冠果树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其中成林面积3000亩,文冠果亩产可达200—400斤,效益约1000-2000元;茶叶亩产可达10—20斤,效益约5000-10000元。

“我们采摘的文冠茶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山东省以及呼和浩特市,目前还有很多的厂家定购。文冠果进入盛产期后,亩产效益可达到万元以上。”包罕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李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晾晒的文冠茶。包婷婷摄

以茶为“媒”,点叶成“金”。科左中旗包罕林场把文冠果树产业作为壮大林业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拉长文冠果树产业链条,增加农户收入,走出了一条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发展之路。

科左中旗包罕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李博介绍:“我们正在努力地通过招商引资、政企合作等方式积极主动去与外界沟通,和已经有成熟产业链的商家和企业去对接,提升农牧民栽植文冠果的意愿,扩大文冠果栽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助力振兴地方经济。”(包卉、纪祥、杨中凯)

来源:科左中旗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