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是我军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领导人,其出身行伍、军功赫赫,早在投身革命之前便已享有 “军神”之美誉。尤其在长征路上,刘伯承指挥部队巧渡乌江、智取遵义城,更是被传为佳话。
下面讲的就是巧渡乌江、智取遵义城的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往下阅读。
1934年12月23日,因反对李德错误的军事路线,刘伯承被贬至红五军团任参谋长。这天,刘伯承刚到在洪州司就得到消息:在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特别会议(黎平会议)上,中革军委已接受毛泽东的建议,放弃原定向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空虚的贵州前进;而他自己,则被重新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
于是重返红军总部,刚到不久刘伯承就接到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尽快夺取遵义,而乌江是通往遵义的必经之路,因此快速通过乌江成为当下首要任务。
刘伯承带领部队到达乌江边后,立刻查看地形,研究如何过江。
眼前的乌江约有250米宽,水深浪高,对于没有船只和相应器材的红军来说,只能设法架桥过江。但是工兵连尝试了多次都未成功,于是刘伯承发动大家献计献策,终于想出了利用竹、石搭浮桥的办法,以竹筐装填重石代替铁锚,以多层重叠的竹筏充当桥墩,中间再以竹筏连接起来,上铺木板作桥面。同时命令第二师第四团在猪场(珠藏)对岸开辟渡口。
猪场是黔军江防司令部所在地,附近派有2个团在乌江北岸扼险固守。红四团以强渡结合偷渡的手段,从江界河突到乌江北岸,乘胜攻占猪场。
过了乌江以后,1935年1月6日下午,刘伯承亲自率领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冒雨西进,袭占距遵义15公里之外的国民党军的一个外围据点,全歼守敌1个营。
并从俘虏口中获悉了遵义城的基本情况。
此时,原本坐镇遵义城的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副军长侯之担已经逃往重庆,尚有3个团据守遵义。
为了减少部队伤亡,迅速夺取遵义,刘伯承决定,让六团团长王集成带领先头分队,化装成国民党溃军,利用夜色掩护,智取遵义。
按照计划,王集成把十几个被教育过的俘虏也编在队伍里,让他们走在最前面带路。
晚上九点钟左右,化装的小分队冒着大雨出发了,由于天黑路滑,队伍里不时地有人摔倒,战士们都快成泥人了,脚上的草鞋陷入淤泥里,一提就坏了,于是很多人被迫光着脚,踏着碎石头和烂泥巴混合成的路,继续前进。
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遵义城门口,这个时候大雨刚好停了,走在前面的俘虏们,悄悄告诉王集成:“到了,前面就是遵义城。”战士们都装成败退下来的样子,慌慌忙忙往城门口跑去。
“干什么的?”城楼上发出一句凶狠的问话。
“自己人!”俘虏用贵州话从容地回答。
“哪一部分的?”城楼上又问。这一次的语气稍稍有点缓和,这时,俘虏的连长就按照王集成事先教给他们的内容,答到:“我们是外围营的,今天叫红匪包围了,地盘丢了,营长也打死了。我是一连连长,领着一部分弟兄好不容易逃了出来。现在红匪还在后面追我们呢,快快开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吧,救救我们!”
敌人听了将信将疑,迟疑地问:“你们营长叫什么名字?”那个俘虏连长一下子就答上来了。
城楼上没了声音,这时,城上照下来几束手电筒的光,看到每个人都特别狼狈,而且身上全是泥,此时,敌人才相信是“自己”人。
当敌人把门把开后,几个虎将把枪口指着那两个敌人的脑袋,严厉地说:“告诉你们,我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那两个敌兵吓得“啊!”了一声,目瞪口呆,像面条一样瘫在地上了。
藏在后面的部队像潮水一般涌入城内,此时敌人也搞不清来了多少红军,早已失去抵抗能力,一部分被俘虏了,另一部分从北门逃走,我军顺利拿下遵义城。
此战,在刘伯承的领导下,我军运用智慧,以最少的子弹,最小的伤亡为代价,成功的夺取了遵义城。
不久之后,决定我党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就是在此召开的。
喜欢的读者,麻烦点赞加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