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记载,20世纪30、40年代,中山路32号,是一家由美国人经营的西餐馆,名曰吉美饭店(上图左侧“Jimmy’s”的店招),一楼经营西餐和洋酒,楼上还兼有客房,饭店以正宗的美式口味著称,冰淇淋是其一大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老建筑拆除前的旧影,中间位置就是曾经的吉美饭店(吴正中摄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老建筑拆除改造后的近景。(吴正中摄影)

二十年前,中山路的这一片建筑被全部拆除,原址处建成了一排四层的仿新建筑。 如今,曾经的吉美饭店早已是鲜有人知,包括那一排消失的老建筑,估计许多人也已记不清它原来的样子了。包括拆除前,这里还曾有过我们熟悉的谷香村饭店、青岛文物商店。

老建筑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许多值得记录的故事,曾经中山路的吉美饭店就是如此。 1937年9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夫人海伦·斯诺(尼姆·威尔斯) 来到青岛,就住在这座饭店,并在这里品尝到了非常美味的美国纯正口味的“圣代”冰淇淋,这些也被记载进了尼姆·威尔斯的《续西行漫记》一书中。

《西行漫记》影响几代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德加·斯诺,美国进步作家和记者,1905年生于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1928年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年来到中国上海。后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成为第一个在陕北红色根据地采访的外国记者。他的到来,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外交大门。

1937年,斯诺写下了驰名全球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该书一问世,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端正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工农红军的看法,被世界上许多评论家看作是“真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的著作”,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书之一。埃德加·斯诺热诚支持中国人民解放事业,长期向全世界宣传和介绍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增进了西方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斯诺夫妇在天安门城楼上

新中国成立后,埃德加·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他在日内瓦病逝,享年66岁。斯诺在病重时曾留下遗言,“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在斯诺去世后,他的遗孀遵从他的遗愿,经过中国政府同意后,将他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前燕京大学的未名湖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诺夫妇

尼姆·威尔斯,原名海伦·福斯特,美国著名女记者、作家,1907年9月出生于美国犹他州的一个律师家庭。尼姆·威尔斯是她的笔名,这是丈夫斯诺为她起的,这个名字也陪着她使用终生。所以,本文的描述中也一直以尼姆·威尔斯的名字展开。

1931年,尼姆·威尔斯来到中国上海,在美国总领事馆当秘书,其间与埃德加·斯诺相识。1932年圣诞节,二人在日本结婚,尼姆·威尔斯成为斯诺的第一任妻子,后随斯诺来到北平定居,威尔斯是《密勒氏评论报》驻北平的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与威尔斯合影

尼姆·威尔斯与埃德加·斯诺一起从事报道活动,他们先后去了陕北边区,分别写下了《西行漫记》和《续西行漫记》两部极具影响力的著作。1949年5月两人分手之后,尼姆·威尔斯一直定居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乡下的一座农舍里直至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尼姆·威尔斯访问陕西。

做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尼姆·威尔斯曾在1972年、1978年两次回访中国,并在八十年代获得两次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证书和证章,感谢她为中国做出的突出贡献。1997年1月11日,尼姆·威尔斯在睡梦中静静地离开人世,享年9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接见美国友人,左二为尼姆·威尔斯,左四是毛泽东。

1937年,受斯诺的影响,尼姆·威尔斯决意去延安采访。从北平到西安,再到延安,这位生性大胆、充满智慧的女记者不仅多次历险,也成就了她一次身体和心灵的壮游。

1937年5月,尼姆·威尔斯克服重重困难抵达延安。在延安停留的四个多月时间里,她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同时广泛接触了陕甘宁边区的战士、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等各阶层人士。震撼之余,她将采访见闻和个人感受撰写成了《西行漫记》的姊妹篇《红色中国内幕》(中译本名为《续西行漫记》),进一步向世界揭开了陕甘宁边区的“神秘面纱”。1939年,以尼姆·威尔斯的名字由美国多兰姆书店出版,1979年美国与新中国建交时,在美国再版。

斯诺夫妇的青岛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诺夫妇

斯诺夫妇的青岛之行,是在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的前夕。此前,威尔斯已与斯诺暂时失去了联系,还好,经过斯诺的努力,二人终于在西安回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的枪声,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对青岛念念不忘的日本帝国主义也早已做出了再次侵占青岛的准备。8月13日,日本关闭了驻青岛领事馆,开始撤离日本侨民。尼姆·威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中写道:

“共产党和北平天津的电讯是切断了,但九月六号八点钟,我终于收到外界的第一次来讯。我的丈夫在天津打来一通无线电报,说:‘你仍可取道青岛而回,欲行从速,否则今年恐不能回。’

“这使我吃惊,在八月初,消息说,一切日侨,都已撤出青岛,因而我想他们(所指日军)一定先封锁那一港口,我们在延安的人都这样想,他们的第一行动,是占据胶济路(即胶济铁路)。但青岛仍然开通着,但也许随时就封闭起来。

“于是我决定去西安,若是我到的时候,青岛已经不通,我仍可由西安去山西前线去一会,直等到有路从内地出去的时候。我又怕运军的火车,不允许外国人搭乘,因为车是每天都被轰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路“吉美饭店”旧影

1937年9月23日,斯诺夫妇登上了到青岛的列车。战火四起,让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尼姆·威尔斯在书中是这样记述的:

“山东的省城济南,在我们到达的前一天,也受到了第一次的轰炸,——附带还有日本人掷给韩复榘主席的传单。日本人在九月二十二日,初次猛烈地轰炸了青岛所属的山东省以及邻省。在这一天,八十五架飞机分成八队轰炸了铁路沿线各城市,包括孔子的生地曲阜在内。因此我们是正在轰炸之中,时间一点也不容耽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前方的建筑中央位置即为吉美饭店

1937年9月24日,斯诺夫妇到达青岛。他们入住了同为美国人开办的吉美饭店,并在那里享受到了一种久别的纯美国式的冰淇淋。

“在德人建筑的都市青岛的海滩上,我们消磨了几日,在那里我在‘精美馆’(吉美饭店)里尽量地吃了许多美国式的冰淇凌圣旦。这时要预定仍然停靠青岛的几只船舶的舱位,是非常困难的,但终于爱德华(斯诺)到上海去采访战讯,而我回那时已在日人占据下的北平。”

斯诺夫妇的青岛之行,查阅许久资料,未发现有在这里从事其他活动的记载,倒真像是一次中转站似的旅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欧陆风情城市,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青岛度过了难忘的几天后,月底,二人再次分开,斯诺坐船去了上海,尼姆·威尔斯则乘火车回到了北京。此时国内形势愈发复杂,侵华日军与中国守军仍在上海展开鏖战,青岛虽然暂无战事,但随着日本侨民的纷纷回国,城市上空的阴云已是开始堆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40年代的吉美饭店位置

吉美饭店的信息得到的也是不多,除了老照片上的店招,以及民间的一些流传下来的故事,在青岛档案馆西餐登记商号清册中,竟没看到吉美饭店的信息。只是在青岛市志·旅游志(1936年旅游业兴盛时期青岛市主要旅馆、客栈、餐馆、咖啡馆等)条目中,看到一条信息:中山路32号,吉美饭店,美国人经营。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青岛西餐饭店信息表中,中山路32号的商号名称是民生饭店,合资性质,经理马海云,饭店的评定等级是最高级的甲等西餐店。而在四十年代里,吉美饭店的登记地址则一直是广西路41号,饭店性质是独资,经理周会棣。在档案资料中,还看到一家叫“新吉美”的西餐饭店,但除了店名,没找到其他登记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中山路上的门牌号有过数次变化,但不影响商号店名的查找。历史图片中显示的“Jimmy’s”店招,吉美饭店就在此处应该没错。在一篇文章中还看到过这样的介绍,据曾经在这幢楼上居住的老人们回忆,当时中山路上的这家饭店里确实有一个大冰柜,一直用了许多年。这里不光西餐是纯美国口味的,冰淇淋也都是美国式的,品种很多,很受美国旅客的青睐。

关于斯诺夫妇青岛之行入住的吉美饭店的详细信息, 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60年代,造反派在“公私合营谷香村饭店”门前张贴大字报和呼喊口号,勒令饭店改名。照片上方可见中山路32号的门牌。

1949年青岛解放后,此时的吉美饭店已不再经营。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谷香村饭店从潍县路迁到中山路,就在吉美饭店的原址处继续营业,排骨面、熏鱼面、大虾面等招牌品种几十年里长盛不衰,1996年,谷香村排骨面被评为“青岛首届十大特色小吃”之一,随后又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在中山路32号经营的这些年间,也是谷香村最为辉煌的时候。直到老建筑1996年那次改造时,才搬到了保定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路的吉美饭店旧址(李世俊摄)

这座漂亮的德式建筑也是命运多舛,40年代,两端山墙极具特色的山花被拆除,又包括流畅坡面的阁楼,然后增加了一层,成为后来的三层建筑。改造后的这一排老建筑,一楼继续着商业网点的用途,不时变化着的门面,让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渐渐的鲜有人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迁前的中山路老店

2003年,这排已难辩别早期特色的老建筑被全部拆除。 拆除前的建筑图片,中间有着“卡吉娅”招牌的这个门洞,八十多年前,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夫妇来到青岛后,将近一周的时间住在这里,每天就从这个大门进出,两人唯一的一次青岛之行,在青岛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脚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些年中山路发达商厦门前,还专门设立了一尊铜像,雕塑着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夫人尼姆·威尔斯相对而望,他们倚靠的是一个巨大的冰淇淋,底座上刻有“续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的字样。这尊雕塑记载了这段美好的记忆。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