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不少小区,写字楼都装有蒂森克虏伯的电梯,尤其经过一系列电梯事件后,很多人乘坐电梯都会去关注一下品牌名,对这个很熟悉,可是往往把克虏伯和蒂森跟蒂森克虏伯混为一谈,那是不对的。蒂森集团和克虏伯股份在1999年才组合在一起,在这之前它们是德国两家独立经营的钢铁巨头,分布属于不同家族经营,克虏伯成立时间比蒂森早了6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蒂森克虏伯企业徽标

先说说克虏伯。1811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父亲在鲁尔区的埃森建立了克虏伯铸钢厂,其实跟我们说的铁匠铺差不多,中国古代大的铁匠铺也是很多人的。到1826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父亲去世,只有7个员工。经过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和技术人员努力,先后发明了可用于轧制铁轨用的设备,无缝钢管,成为了欧洲鼎鼎有名的钢铁企业。而它真正的飞跃在1860年发明了钢铁大炮,并且在1870年的 普法战争中大发神威,消灭法军主力,实现了德意志统一。各国慕名采购,光是李鸿章在1871年都采购了328门克虏伯大炮,并陆续追加到2000门,世界各地的克虏伯大炮几乎参加了之后的历次战争。因为军工业跨越式发展,克虏伯被称为“大炮之王”。

蒂森于1871年4月1日成立于鲁尔区,创始人是奥古斯特·蒂森。到了1890年才在杜伊斯堡建立了第一座自己采煤与炼钢-轧钢联合企业,此时克虏伯的钢铁,火车,大炮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光是甲午战争,中日双方从陆上到海上都装备了大量克虏伯大炮。1926年弗里茨·蒂森子承父业,之后把几家兼并进来的钢铁企业整合,在冶金行业取得了统治地位,被称为“鲁尔之王”。蒂森比较注重钢铁冶金,也在军火,交通,运输等有很大的发展,到一战前有着德国煤产量的25%、焦炭产量的20%、生铁产量的38%和钢产量的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蒂森克虏伯企业大楼

克虏伯和蒂森作为德国重工业的核心都参与了一战,并且在20世纪30年代纳粹登上历史舞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希特勒上台后,克虏伯的掌门人贝茨·克虏伯有拒绝希特勒参观访问克虏伯工厂这种底气,可见克虏伯在德国的地位有多重要,不仅在工业上,而且在政府和军队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克虏伯的继任者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冯·包伦马哈尔巴赫全程参与了二战,到二战结束,被判了12年,到1951年才被释放。克虏伯的工厂全部被拆,到他出狱时候身价仅有1.5亿美元。并且盟国明令克虏伯只能生产一些普通钢材,其他的优质钢材不能涉足。

而另一边,蒂森公司的掌门人弗里茨·蒂森,是纳粹党员和帝国议会议员,在鲁尔地区的工业家中, 他第一个给纳粹以财政支持。但是在后期与希特勒产生分歧,1939年逃亡瑞士,1940年又移居法国。法国投降后,维希政府逮捕了他,被送往德国,投入达豪集中营。可是蒂森公司在纳粹督促下,源源不断的提供军火和各种军用品。到了1945年,他被放出来时,还因为蒂森支持纳粹被非纳粹化法庭审判,判其交出 15%财产用于支付战争受害者。当然了,工厂设备也被大量拆解运走,没有克虏伯那么彻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白云机场

两大钢铁巨头强强联合。石油革命掀起,以煤炭为能源基础的鲁尔区在经过短暂复苏后开始衰落,克虏伯和蒂森作为鲁尔区核心企业在转型中遇到了困难。到1968年,克虏伯已经负债52亿马克,不得不引入外资,克虏伯从家族企业变成了股份公司。而蒂森也好不到哪里去,相继拆分出售了一些企业。到了1999年,两大钢铁巨头蒂森和克虏伯组合为了蒂森克虏伯。

重组后蒂森克虏伯在钢铁,汽车,机器制造,工程设计等领域继续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尤其其电梯,大家知道的比较多,一直处于世界前五,与美国奥的斯,日本三菱,芬兰通力,瑞士迅达等构成了电梯行业的第一梯队。

不管是克虏伯,还是蒂森,自建厂开始都与中国有良好的合作,组合后也是如此,尤其电梯行业,为我们熟知。2018年4月26日,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蒂森克虏伯为T2航站楼及其配套交通中心提供电扶梯设备共计164台,蒂森克虏伯电扶梯还占据了迎客大厅最显眼的位置,是提供设备数量最多的供应商。2018年10月23日,总长约55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蒂森克虏伯电梯为这项万众瞩目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提供了102台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步道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港珠澳大桥

在工业机械设备制造方面才是其核心业务,因此克虏伯和后面的蒂森克虏伯徽标都是有车轮的徽标,中国与其在这些方面合作也很多,只是我们很多人平时接触少,很少人关注到。2018年蒂森克虏伯与中国的水泥制造企业海螺签订了3套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合同,这是蒂森克虏伯第一次将此技术带到中国市场。氮氧化物危害是很大的,水泥厂周边几公里一般都是重污染区,比如酸雨,该系统能有效帮助海螺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中国的高铁也与蒂森克虏伯关系密切。中国中车很早就是蒂森克虏伯的用户,而中车是中国高铁最大制造商。2018年的中德经济技术论坛上,中国中车与蒂森克虏伯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希望加强双方技术合作,推动现有业务的数字化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高铁

德国波鸿交通技术集团(BVV)成立于1842年,前身可追溯到克虏伯的钢铁制造集团,专注于轨交车轮、车轴和轮对的研发与制造,中国中车就是其用户,而中车是中国高铁主要制造企业。现在我们的高铁,有完全自主研发能力,其实也引用了外国技术,比如车轮制造。一个动车组有超40,000个零部件,核心零部件也有上千种,在动车组九个最高精度的关键零部件中,与行驶安全密切相关的就是高铁动车组轮对。今年三月,华铁股份公告称,拟收购青岛兆盈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100%股权,而多年前其间接控制的德国波鸿交通技术集团也被华铁股份收入麾下。

还有很多方面,比如采矿机器制造,蒂森克虏伯不仅出口了很多先进的采矿设备到中国,还在中国设厂,生产破碎机供应国内矿场,出口到外国的矿场。蒂森克虏伯还与金固股份与鞍钢建立合资企业,生产高质量的轻量化热成型车轮,不但轻于同类型的铝制轮毂,还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相信不久将来国产车轮也会把车轮市场夺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虏伯粉碎机

电梯制造是蒂森克虏伯最盈利的部门,为了筹集资金保持其核心的工业设备制造部门,在2020年7月30日以172亿欧元将这个有5万员工的部门卖给了两个私募财团,蒂森克虏伯将利用其中的12.5亿欧元,购买电梯业务的少部分股权。可以说,蒂森克虏伯财团再也不是蒂森克虏伯电梯的所有者了。

以上就为大家介绍到此,欢迎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