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两表兄弟的纠纷能够调解,全靠你们了。”表弟吴某对法官感激地说道。近日,慈利县人民法院通津铺法庭通过诉前调解处理了一件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的案件,让原本心生怨怼的两表兄弟在法官的调解下最终握手言和。
  据悉,吴某与唐某系表兄弟关系,2022年唐某因房屋偏房损坏需要修整,叫来其表弟吴某修葺房屋,并约定劳务报酬按日结算。9月3日下午,吴某在提供劳务时不慎摔伤头部,唐某马上将其送往医院,先后在三家医院住院治疗,吴某被诊断为双额叶广泛脑挫伤并出血、左枕骨骨折等,共计住院治疗26天,所产生医疗费用6万余元。经司法鉴定所鉴定为十级伤残。在后续协商中,吴某向唐某提出赔偿费用的事宜,但唐某坚持认为吴某的摔伤系其个人原因所致,并强调已垫付医疗费用1.5万元,已尽到人道主义义务,因此不应再承担额外赔偿责任。鉴于双方就赔偿费用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吴某在无奈之下将表哥唐某起诉至人民法院,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详细了解了案件情况,认为本案事实并不复杂,且双方为亲属关系,诉前调解更有利于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保障,也有利于社会亲属关系的正向引导。于是,法庭迅速启动诉前调解机制,并邀请调解员、律师共同参与调解。
  “你们双方即是邻居,又是亲戚,对各自的家庭能力都知根知底,发生事故谁也不是故意的,但对双方都产生了较大的生活与经济压力,所以我一方面希望唐某能够承担起责任,另一方面也希望吴某能够得理饶人,两家人握手言和。”法官耐心的调解道。在调解过程中,法官、调解员、律师等共同努力,从法理、情理的角度给双方做调解工作。经过多轮协商,双方就医疗费等费用达成了一致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
  此案的成功调解,不仅令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更彰显了慈利法院在诉源治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上的坚定决心。接下来,慈利法院将继续以司法为民为宗旨,深化诉源治理工作,积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群众参与、多方联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法治力量。
(来源:慈利法院 作者:吴天鹏 胡语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