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舞雩

“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句话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

众所周知,玉玺在古代是王权的绝对象征,自秦始皇用举世珍宝和氏璧制成玉玺之后,其后诸多朝代都有专属玉玺,以代表帝王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

但是,这都是在秦朝之后,那么,秦朝之前呢?

答案就是“鼎”。

/国之重器:鼎

/国之重器:鼎

在先秦的奴隶制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即祭祀,戎是军事。也就是说,国家一共两件大事,一件是祭祀,一件是军事。

祭祀是沟通人和神的方式,代表着民众的宗教信仰,它是凝聚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力量,进一步构成国家合法性的基石。

因此,祭祀权和祭祀器皿,自然成了国家最高权力之象征。谁掌握了这些东西,谁便拥有了王权

而古代的鼎,用途分两种,一种是被用来做区分贵族身份的礼器,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另一种则是祭祀用器,盛放宰杀的牲畜(这类东西有个专门称呼——牺牲),以供神灵享用。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
《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而升仙。”

可见,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鼎已经作为重要的礼器,被赋予了超自然色彩。

而自西周以来,纹饰精美典雅,造型古朴端庄,气势雄伟沉稳的青铜大鼎,就已是国家统一、政权集中的象征,是抽象的王权威严物质化的具体形象。

宋朝在靖康之乱后,逃到南方的残山剩水间苟延残喘。这个小朝廷为了偷生,一切都可以苟且,哪怕是忍辱含羞地认金人为父,可唯独对鼎这一礼器不敢苟且。

由于宋朝原来的祭祀礼器被金人掳去,而国家残破,刚刚安顿下来的小朝廷无力重新熔铸青铜鼎簋等大型礼器。

可是正如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也不可一日无鼎,因为没了鼎,政权便失去了精神上的凭恃,令他们感到惶恐。

情急之下,他们想出了变通之法,用陶瓷精心烧制了一套,也算别出心裁。

所以在中国古代,一个政权的建立称为“定鼎”,而政权的更替叫做“鼎革”。

那么,历史上关于九鼎的传说,又是如何呢?

/禹铸九鼎的传说

/禹铸九鼎的传说

公共常识层面上讲,九鼎,应该出现在夏朝之前。

作为我国文明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所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2世纪。

夏朝的君主称为“后”,其含义相当于后世的“皇帝”。而夏朝实际的第一代“后”,名号为“启”。

相传启的父亲就是治理水患的大禹。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可见九鼎是大禹用天下九州贡献来的铜铸成的,以象征它们的原材料产地。

随着历史推演,原材料来自天下九州的这九尊大鼎,被赋予了更崇高、更抽象的意义,象征王权至高无上和国家统一昌盛。

而所谓九州,则指冀州(河北、山西、辽宁)、衮州(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处)、青州(山东、辽宁一部分)、徐州(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扬州(淮河以南,东南至大海)、荆州(湖北南部、贵州、广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陕西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北部)、雍州(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

《墨子·耕注》说:“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三国指夏、商、周三朝。意即九鼎铸成之后,曾经流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

而在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势力日益强大,他野心勃勃,意欲取代周王而定天下。

一日,周定王派人为他举行欢迎之礼,典礼之中,楚王公然蔑视周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当即将他的野心暴露无遗。

从此,人们便把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

/九鼎的神奇

/九鼎的神奇

同样是出自这则问鼎中原的历史典故,面对楚王的问话,王孙满的回答被后世研究者分为两部分。

其一,叙述九鼎的来历,以及它的功效。其二,告诉楚王,天命都是有时间限度的,过了期限,天命才会转移。

九鼎神奇之谜就藏在答案的第一部分。

“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铜器,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备在上面了,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

“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魑魅魍魉这些鬼怪都不会遇上,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承受上天的福佑。”

由此可知,九鼎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身上刻有那些奇异的神怪图像。因为有这些图像,鬼怪才不敢危害百姓,人们也自此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夏自此获得天命而治理天下。

不过,有人可能会质疑,所谓大禹铸九鼎辟鬼神怎么看怎么像神话,与历史根本搭不上关系。

但其实,大禹铸鼎象物,大体是夏民族巫术文化的一种反映。

巫术发挥作用的原理,根据弗雷泽的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相似律为基础的模仿巫术或顺势巫术。

另一种是以接触律为基础的接触巫术。

大禹的铸鼎象物属于模仿巫术,运用的是第一种原理。

依据模仿巫术的原理,九州魑魅魍魉的形象既然已经全部被刻画在九鼎之上,那么,只要对这些图像实施法术,就能够伤害到他们的实体。

如此一来,鬼怪便全在夏王的掌控之中,人民自然可以放心安全地出入山林川泽,而不用担心受到伤害。

这种通过图像实施诅咒和攻击敌人的做法,又被称为偶像祝诅术。这一做法曾在世界各民族中广泛流行,在古代中国也不乏案例。

所以,说是神话传说,实则在四千年前的夏初,也未必不是史实。

/九鼎的下落

/九鼎的下落

那么,这么神奇的九鼎,现在有没有传承下来?

答案很显然是否。

其实,关于九鼎下落,司马迁、班固等汉朝史学家,都有过记载。

《史记》载:“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洛阳)掠九鼎入秦。”

但《封禅书》又言:“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宋国是公元前286年灭亡,周朝是前256年灭亡,司马迁这一记载自相矛盾。

而班固在《汉书》中收录了司马迁的这两条之外,还额外记载了一个传闻: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

这一记载对应了史记中的记载:“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秦始皇时代,有一个传言称九鼎在泗水中,所以秦始皇才派人搜寻,却没有得到。

尽管秦始皇没有找到,但现代考古却证实“九鼎沉于泗水”的千古传言可能是真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不止一条泗水,除了徐州的泗水之外,相近区域还有一条。

这就又牵扯出一个历史事件,那便是“王子朝奔楚”。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想要传位王子朝,宣告天下立王子朝为太子,但还没有行动,却突然暴毙。

于是,周朝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最终王子朝杀了竞争者王子猛而获胜。

但王子朝的地位不稳,因为贵族和晋国等诸侯不支持他,又支持了王子匄(gi),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

公元前516年,晋国护送王子匄回到周都,于是王子朝出逃奔楚。

除了携带周朝藏书之外,专家推测王子朝出逃时还带走了包括九鼎在内的不少青铜礼器。

然而,通过史书分析,王子朝并没有到达楚国,而是停驻在河南南阳西鄂一带。

中国先秦学会对这一点给予了确认,授予南阳是“中国先秦史学会王子朝奔楚暨南阳先秦古遗址保护研究基地”。

《三国志》载:“(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氏自谓子朝后也。”
《皇览》云:“王子朝冢在西鄂县西。”

而在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龙窝村夏庄,考古专家发现一座名叫“不见冢”的古墓葬,并推测这就是王子朝之墓。

原因很简单:从古墓位置、规制级别、墓葬时间等来看,极其符合王子朝墓葬的特征。

而且,还有一些细节,比如晁姓起源于西鄂,而“晁”通“朝”等。

更为令人振奋的是,在“不见冢”的旁边,有一条河,而这一条河的名称就叫泗水河。

正因如此,有学者推断:南阳泗水河,才是真正沉没周鼎的泗水,至于徐州泗水,只是以讹传讹而已,原因在于徐州泗水河的名气更大。

相比起这个论断,什么九鼎被下令重融铸钱,或者秦始皇征收天下兵器,连同九鼎,将其全部重融后铸成十二个金人之类的传说显然不是那么靠谱。

毕竟,九鼎之尊,乃是烙印在炎黄子孙血脉深处的印记,想来,即便是始皇帝,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之损毁的。

以上是本期内容,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