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质量相关分析报告一方面将基本情况和中国人民大学特色内容两者结合,全面展现,让社会公众更全面了解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及定位;另一方面,为全面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当前的就业质量及其竞争优劣势,并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引入“学生”“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作为评估主体,构建就业环境质量、就业主体质量、就业匹配质量等多维指标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毕业生市场需求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3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为保障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中国人民大学畅通渠道、统筹供需,依托各类专场招聘会、大中型双选会、就业信息网等线上线下平台分层分类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力促毕业生顺利就业、优质就业、满意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来校招聘单位所属行业领域来看,反馈招聘岗位数有所增加的占比均处于54.00%以上;其中教育(82·45%)、制造业(80·77%)、卫生和社会工作(80·00%)领域单位招聘岗位数有所增加的占比相对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毕业生就业机会
毕业生求职收获多: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9届毕业生择业过程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获取6家及以上笔试/面试机会的占比为77.31%,获得6家及以上单位接收函的占比达到75.09%。可见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就业能力满足度
中国人民大学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积极融入创新驱动进程中,持续推进教学团队、课程设置、实践资源等专业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经过在校期间的生活与学习,中国人民大学2019届毕业生认为自身就业能力对工作需求的满足度达到了92.77%。从各项能力满足度评价来看,满足度均在88.00%以上;其中,毕业生认为自身“认真负责/毅力等品质”(99·23%)、“组织/管理/人际关系等软技能”(95·89%)对工作需求的满足度相对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毕业生求职信心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统计数据,近八成毕业生认为自己肯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20.09%的毕业生持不确定态度,而仅有不足1%的毕业生对自身找到一份满意工作存在担忧。可见大部分毕业生对求职充满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毕业生职业发展目标清晰度
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目标有利于毕业生明确自我定位,发掘自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9届毕业生择业过程调查”统计数据,毕业生职业规划清晰,近九成的毕业生反馈了解自身将来职业发展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毕业生岗位与专业对口度
中国人民大学2019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对口度为78.99%,可见大部分毕业生均可以学以致用,这既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毕业生发挥自己专业知识技能,促进其职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实际薪酬与预期薪酬度符合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9届毕业生择业过程调查”统计数据,中国人民大学2019届毕业生中,超九成毕业生目前实际薪酬与预期薪酬“持平”或“基本持平”,可见毕业生薪酬期望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择业观较为理性务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毕业生工作稳定性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统计数据,中国人民大学2019届毕业生工作稳定性较好,大部分毕业生均对自己初次就业单位有相对稳定的预期。其中反馈计划在初次就业单位工作5年以上的占比7.67%,计划工作3-5年(含5年)的占比29.21%,计划工作1-3年(含3年)的占比60.34%,而仅有不足3%的毕业生反馈其在初次就业单位计划工作1年及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面试表现的满意度
以逻辑判断、情绪控制、自信心、肢体表达、语言表达和气质仪表这六个方面来测量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的面试表现,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受访用人单位对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各项面试表现的满意度(含非常满意和满意)均在93.00%以上,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对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语言表达(96·63%)、逻辑判断(96·63%)方面最为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